《初中公开课教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公开课教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课思路:古诗积累答题技巧真题阅读+课外拓展学生练习课前准备:把讲解的练习和学生练习题打印出来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以练为主) 教学过程 : 课前古诗积累:1 2010年 5月1日,世博会在上海拉开序幕。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作为东道主,请你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欢迎之意: , ?2王之涣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
2、层 ”写法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3、周敦颐爱莲说当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花喻冬雪的语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往又愁情满怀。请写出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 。一、新课导入:强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占总分20%,桂林市占30分) 二、讲授新课 (一)明确定义和考点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中学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一般选自课外,记叙类文章是初一阶段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命题侧重考
3、查对语知的把握,文章内容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分析,揣摩体味和感知理解等等。 (二)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顺藤摘瓜。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宜快 第二遍: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深入理解文章,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 (三)掌握常见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问语句含义:要从文章主旨中心
4、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问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时间、地点、人物的见闻、事物、情感的变化或某个核心事件为线索问阅读后的体会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紧扣原文观点。三、课堂练习:教师讲解后,学生训练,教师再评点。讲解: 惊 蛰苇岸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
5、言瑰丽的精华,它们所体现的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使我们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有“革命”意味的节气,连阴数日的天况,今天豁然晴朗了(不是由于雨霁或风后)。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
6、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绒绒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而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疑为百灵);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很像一座太阳照看下的幼儿园。“惊蛰过,暖和和。”到了惊蛰
7、,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选自大地上的事情)补充阅读相关课外知识: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就是说上半年的每个月两个节气,前一个节气在6号左右,后一个在21号左右。下半年的每个月两个节气,前一个在8号左右,后一个在23号左右。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中央七套农业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东风 解冻 鱼上冰 雨水:冰雪 融化 桃花开 惊蛰:草木 萌动 鸿雁来 春分:芽茶 播种 燕飞舞 清明:细雨 放飞 柳飘絮 谷雨:雨生 百谷 春盎然 立夏:桑枣 灌溉 遍地谷 小满:蚕丝 畜养 麦起身
8、 芒种:收割 播种 鹭助兴 夏至:棉花 现蕾 照眼明 小暑:知了 风轻 汗如雨 大暑:骤雨 孕育 赏红莲 立秋:寒风 飘叶 寒蝉鸣 处暑:葵花 添衣 遍地黄 白露:秋雨 降露 白如银 秋分:桂花 收获 香满园 寒露:鸿雁 南飞 蟹正肥 霜降:芙蓉 花落 叶满天 立冬:收葱 修剪 地始冻 小雪:生炉 白雾 鹅毛飘 大雪:冰凌 河封 腊梅开 冬至:瑞雪 防冻 兆丰年 小寒:冷气 积久 迎腊月 大寒:岁末 辞旧 过大年1. 根据文意,请概括 “惊蛰”一词的含义。(3分) 2作者认为二十四节气名称令我们骄傲和惭愧的原因是什么?(可联系当今人们运用汉语的实际情况分析)。(3分)3文章第段首句在结构和内容
9、上有什么作用?(3分) 4“清明”、“谷雨”、“白露”等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美,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气,模仿作者对“惊蛰”的解读,以合理的想象加以描绘。(3分) 1. 春雷(1分)惊(唤)醒了(1分)自然万物(1分)。(共3分)2.节气名称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我们因此为先人的智慧感到骄傲(1分);今人运用汉语,存在不够规范、不够简洁(1分)、表意缺诗意美的现象,所以感到惭愧(1分)。(共3分)3. 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1分);内容上:“惊蛰”这一具有“革命”意味的节气,与上文中“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相呼应(1分),同时为下文展开描述“豁然晴朗”的画面做铺垫(1分)。(共3分) 4.描绘扣住季节特征(1分),想象合理(1分),语言通畅(1分)。(共3分)附答案示例:白露微微透着些曦光的清晨,茫茫秋水泛着些许的寒意。一丛丛郁郁青青的芦苇凝着一层细细密密的白霜,摇曳在清寒的秋风里。-第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