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学习复习资料(2页).doc
《《中医学基础》学习复习资料(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学习复习资料(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学基础学习复习资料-第 2 页人间Chinese Medicine四月中医学基础第一章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典籍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1)含义: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整体观念是对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2)主要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恒动观念1)含义:研究人的生命活动、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2)主要内容
2、:生理上的恒动观。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防治的恒动观。(3)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3、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1)司外揣内(2)援物比类(3)心法和顿悟(4)试探和反证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元气论:(1)气的基本概念:气: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元气:即原气。是产生和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乃先天之精化生,后天营养滋生,是人体生命动力的源泉。精气:即精。是一种构成人体生命和精神的物质。(2)气的基本特征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2、阴阳的概念、特征、属性特点:(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3、属性的概括。阴阳既可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代表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2)基本特征: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3)属性特点阴阳的抽象性。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相对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相互对立。(2)阴阳的相互依存。(3)阴阳的相互消长。(4)阴阳的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3)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5)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5、五行的基
4、本概念、特性:(1)五行:“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行”,指行列、次序及五种物质要素的运动变化。“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人间Chinese Medicine四月(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研究五行的概念、特性、归类方法及生克制化规律并用以阐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相互关系和运动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属于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3)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土的特性:“土爰稼
5、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4)事物的五行归属方位: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中部属土。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6、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2)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
6、3)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4)五行相乘与相侮: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第三章藏象学说1、藏象的基本概念:(1)藏:是指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2)象:征象、形象。(3)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2、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1)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2)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3、藏象学说的主要
7、特点:(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4、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1)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神志: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主宰人体心理活动。2)心的系统连属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心在液为汗:“血汗同源”。(2)肺: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主持、调节全身之气。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司呼吸
8、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人间Chinese Medicine四月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通调水道: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2)肺的系统连属肺在志为悲忧。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液为涕。肺开窍于鼻。(3)脾: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主统血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9、。脾气主升:指脾气以升为顺。包括:升清和升举内脏。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以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2)脾的系统连属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液为涎: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4)肝: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肝主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2)肝的系统连属肝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5)肾: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主水,主纳气肾藏精:肾贮存、封藏精气。肾主水: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即肾
10、的气化作用。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生理功能。2)肾的系统连属肾在志为恐。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在液为唾。5、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1)胆:“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府”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胆主决断:指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2)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以通畅下降为顺。(3)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糜,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主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将经过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糜,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由小肠吸收
11、;浊者下送大肠,剩余的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渗入膀胱。(4)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主转化糟粕。病理:传导功能失常大肠湿热腹痛、下痢浓血、里急后重;大肠实热便结、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人间Chinese Medicine四月热、腹满硬痛;大肠虚寒腹痛、肠鸣、腹泻。(5)膀胱主要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膀胱的开合受肾的气化作用调节。病理:开合失调尿频、尿急、遗尿、尿失禁;小便不利、癃闭。(6)三焦1)六腑之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2)部位之三焦的划分及其生理功能特点:上焦如雾: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中焦如沤:中焦包括脾与胃;消化、吸
12、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下焦如渎: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下肢排泄糟粕和尿液。6、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1)脑主宰生命活动及精神活动:“脑为元神之府”。生理: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病理: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狂燥易怒、甚或昏愦等。主感觉与运动。(2)女子胞主月经:与天癸、肾中精气、冲任二脉的盛衰及心肝脾三脏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主孕育胎儿。7、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功能:(1)精1)概念: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
13、精的生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3)精的功能:繁衍生命,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生殖之精)。濡养脏腑,促进机体生理功能。化血化气。(2)气1)概念: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肾封藏。水谷之精气脾运化。自然之清气肺呼吸。3)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温煦作用:气具有产生热量、驱除寒冷的作用。防御作用:气既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又具有驱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的作用。固摄作用: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作用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气化作用: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
14、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3)血1)概念:循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血的生成: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精能生血:“精血同源”。3)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版权所有,侵权必究!4人间Chinese Medicine四月(4)津液1)概念: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生成:来源于水谷,与脾、胃、小肠、大肠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有关。输布: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的综合协调作用。排泄:汗液、呼气、尿液和粪便。3
15、)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8、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1)精与气血:精能化气、气能生精、气能摄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2)气与血: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3)气与津液: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4)血与津液:“津血同源”相互渗透,相互转化。9、体质:(1)概念:是指人类个体,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综合方面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2)形成因素:先天因素、后天因素(3)分类:阴阳平
16、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第四章病因病机1、六淫的基本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1)概念: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为“六邪”。(2)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侵犯人体,肌表、口鼻而入。季节性:春多风病,夏多署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地域性:西北多寒病、燥病,东南多湿病、温病。环境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区域和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既可单独致病,也可多种邪气结合致病。转化性:所致症候性质转化。2、风、寒、暑、湿、燥、火的概念及各自致病特点:(1)风:风是春季的主气。
17、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其性主动: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2)寒:寒为冬季的主气。伤寒寒邪伤及肌表;中寒寒邪直中于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主收引。寒性清澈。(3)暑:暑是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暑多挟湿。(4)湿:湿为长夏主气。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燥为秋季主气。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6)火(热):热为
18、夏季主气。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耗气伤版权所有,侵权必究!5人间Chinese Medicine四月津。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致肿疡。3、内伤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1)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七种不同情志反映(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情志活动,不会致病。七情致病的特点: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影响脏腑气机。影响病情转归。(2)饮食失宜: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酸、苦、甘、辛、咸)偏嗜、种类偏嗜。(3)劳逸失
19、度:过劳: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过逸:安逸少动,气机不畅;阳气不振,正气虚弱;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4、痰饮、瘀血的含义、形成及致病特点:(1)痰饮1)含义: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2)形成:六淫、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水津停滞。3)致病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影响津液代谢。易扰乱神明。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2)痰血1)含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2)形成:外感六淫
20、、内伤七情、跌扑损伤心、肺、肝、脾等脏腑功能失常血液运行不畅/血离经脉而淤积体内淤血。3)致病特点:疼痛:多为刺痛。肿块:外伤局部间青紫肿胀;积于体内者固定不移。出血:血色紫黯或血块。望诊:面唇甲舌青紫。脉象:脉涩或结代。第五章四诊1、四诊的含义及四诊合参的意义:(1)四诊含义: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2)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可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为辩证论治提供充分依据。(3)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
21、面结合分析,为准确判断病症提供依据。2、望神的临床意义及常见表现:(1)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望神可知正气存亡、脏腑盛衰、病情轻重、预后善恶。(2)常见表现:得神:“有神”,多见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言语清晰,反应灵敏,精神充沛,面色明润含蓄,两目灵活明亮,呼吸顺畅,形体结实,肌肉丰满。少神:“神气不足”,多见精神不振,动作迟缓,少气懒言,思维迟钝,面色少华,两目晦滞,目光乏神。失神:“无神”,多见神志昏迷/烦躁狂乱/精神萎靡,目睛呆滞/晦暗无光,反应迟钝,呼吸气微,甚至目闭口开、手撒尿遗,或搓空理线、循衣摸床。版权所有,侵权必究!6人间Chinese Med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 基础 学习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