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阙下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11页).doc
《“课程思政”视阙下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视阙下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思政”视阙下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第 11 页“课程思政”视阙下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提 要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发挥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的同时,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通过以化学专业为对象,从科学精神、环保意识、生命理念、安全规范、学习兴趣五个方面论述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化学;德育;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丁良喜(1985),男,南昌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2、为教育管理、思想政治; 苗 杰(1986),女,南昌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化学工程技术。(江西南昌 33004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着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培养能够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二是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各门课程教学终级目标是共同的,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化学课堂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
3、责与使命。新时代的化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技能,更要训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1。因此大学化学老师在进行化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既育智,又育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探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德育实施方法和途径,为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提供素材,使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科学精神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没有经历过艰苦环境的锻炼,依赖性强,实践和动手能力差,普遍缺乏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要把科学精神渗透到化学教学中。马克思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
4、达光辉的顶点。在化学授课中介绍国内外优秀化学家不畏困难的求知精神、百折不挠的科学研究品质,是我们培养学生素质的目标2。 通过介绍中外化学家的典型事迹,励志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认识并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得到的,它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在探索科学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它更需要孜孜不倦、不畏惧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科学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艰苦的过程,我们需要培养不怕挫折、锲而不舍,愈挫愈奋的勇气与毅力。 比如在讲到元素周期表时,我们可以讲讲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研究化学元素周期律的道路上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在讲原子学说时,可以讲讲它的提出者约翰?道尔顿。他为了把自己毕
5、生精力献给科学事业,终生未婚,而且在生活穷困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在讲结构化学时,不得不说对结构化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卢嘉锡。卢教授满怀“科学救国”的热忱,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从美国回到中国,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科研工作,他不畏清贫、不惧艰险,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投身科学,成绩斐然。 将这些名人轶事穿插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还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他们身上折射的科学精神和做人的品质。学习他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学习他们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学习他们坚守职业、忘我献身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人类整个发
6、展史之中,是人类文明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环保意识不可少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g的进步,科学技术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环保和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护资源,有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3。但有些学生环保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缺乏自我约束力,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认识4。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物,有些学生随意向下水道倾倒,固体废物随手乱丢。有些学生在通风橱内进行的实验没有将通风橱的橱窗关闭,导致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弥漫整个楼层。 高校学生是实验室的主力军,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科研实验,学生都是主体,因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至关
7、重要5。开展实验室环保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告诫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一讲自然环境受到的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的极度破坏,人类健康遇到的极大威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国内外真实案例讲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例如,水体中有机物污染事件、重金属中毒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家化学公司向河谷中填埋有机氯农药、塑料等残余有害废物,10余年后,该地区陆续发生了一些婴儿畸形、人患怪病等现象,在当地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中检测到82种有毒化学物质。虽然时隔多年,我们仍需引以为戒,让历史不再重演。 实验室废液应根据其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不可
8、混合贮存。产生废气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完成,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采用废气吸收装置,将废气吸收浓缩后再处理。固体废弃物要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改变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说起来确实重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干起来往后靠靠,出事才知真重要”的被动局面6-7。关于实验室产生的“三废”,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环保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将实验过程产生的废物做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做到资源化利用。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生命理念的渗透 化学,在为人类生活带来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伤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视阙下 化学 教育 德育教育 渗透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