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教案(5页).doc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其三)教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其三)教案-第 - 5 - 页归园田居(其三) 教学设计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 周 锦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重点:朗读成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意境。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预习:回顾之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进一步了解陶渊明。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同学们,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官服加身,名利双收;朝九晚五,平淡恬静。你们会怎样选择呢?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予点评)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
2、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与得之间充满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他选择的是做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学习陶渊明精神的舍与得。(板书课题作者)二、作家简介: 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散文桃花源记,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个人资料。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世称 “靖节先生”,又因为他的宅边种有五棵柳树,所以又号“五柳先生”。归园田居共五首,该诗是其中的第三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选自陶渊明集。三、解读题目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是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
3、往能够向我们传达或暗示许多的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大家从这个字想到了什么? 明确:“归” 从何而归? 官场 为何而归? 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归向何处? 田园 归去如何? 那么,诗人归隐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读。强调易读错的字: 秽(hu) 荷(h) 长(zhng)2、学生划分诗歌的节奏,并试着朗读背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步骤:(1)带着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读。 (2)小组内轮读,组长要组织各组成员做好评价。 (3)班级内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园田居 园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