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设计-公开课(5页).doc
《《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设计-公开课(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设计-公开课(5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设计-公开课-第 6 页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09/12/30 授课教师:财经职中 彭 韵一、学生分析 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EXCEL的基本知识的运用。本课程特别强调“要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素养”,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教师除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考虑到学生学习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差距,个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习任务的梯度,有针对性地采用自主学习
2、、小组协作、组际交流。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作表排序、筛选的概念;(2)掌握工作表数据的排序、筛选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设置的情境,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导向,明确处理的方法。(2)能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究,采用合适的信息处理方式来处理信息。(3)能归纳出排序和筛选处理信息的方法,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信息活动习惯,增强信息素养。(2)培养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强成就感与自信心。(3)激发
3、主动关注我国的基本情况。三、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主要是处理工作表中的数据,所以我将掌握数据的排序和筛选的方法作为本课时的重点,而将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筛选视为本课时的难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在探求“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筛选”时,通过四个任务,以小组协作形成完成,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再引导学生互相检查学习成果,进行思维碰撞,大大降低了难度。以上的阐述是前提和基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才是决定本课学习
4、质量的关键一环。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演示提出任务探究任务总结评价”。老师把“排序与筛选”进行多任务练习,在适当的演示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用实际操作进行任务的探究,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评价。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向学生展示“2009年10月19日沪市换手率最高个股的资金流向”表格,吸引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请学生在30秒内说说,换手率最高是什么,成交量怎么排?观看并思考,讨论对排序的认识:为了提高查找效率,需要重新整理数据,对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数据进行排序。由财经方面问题入手,符合学生的专业,激发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数据 排序 筛选 教学 设计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