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与角》优秀教学案例(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与角》优秀教学案例(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旋转与角优秀教学案例-第 8 页四年级上册: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 和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一、教学内容认识平角、周角。(课本第2223页“旋转与角”)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2、通过教学活动,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
2、力。4、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体验到数学美极了。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形成过程。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大尺子。学具:活动角,尺子,圆形纸片。五、教学过程(一)图案引入,复习角的有关知识。1、观察图案的组成。出示由角组成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指出有锐角、直角和钝角,教师指名学生上前指出发现的角。师小结:这幅图由直角、锐角、钝角组成的,这些看似普通的角组成的图案美不美呀?(美)真是美极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美丽图案,这本身就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再加上要寻找其中的数学密码,更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2 复
3、习角的静态定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师: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呢?认识哪几种角?能不能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前面引出了角,紧接着复习角的定义和学过的几种角,过渡自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非常有效的铺垫。】3 观察钟面,发现运动着的角。师:刚才我们从一幅图案中发现了美丽的角,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你也有信心寻找到数学密码吗?(此时全班学生兴致盎然)(教师出示动态钟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在时针和分针不停地旋转的过程中,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寻找到这个数学密码的同学请举手。生1:形成了角。师:而且
4、组成的角是像这幅图案上的角静止不动的吗?生1:不是,是不断变化的。师:看来,生活中除了静态的角,还有这样不断变化的角,它也会和静止的角一样美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研究旋转变化中的角。板书课题:旋转与角【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物钟面模型引发学生发现除了静态的角以外,还有不断旋转变化的角,即动态的角。】(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操作活动,引出平角。(1)师:请同学们拿出刚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桌交流。学生动手动手操作,教师帮助指导。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是在变化的,名称也随之变化。(2)让学生说说活动结果。(3)师:你能摆一个锐角吗?怎样验证它
5、就是锐角?锐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学生摆一个锐角,并用三角板验证。(4)师:请你摆一个直角,并验证它是否是一个直角。学生摆一个直角,并用三角板验证。(5)师:你能摆一个比直角更大的角吗?教师指名学生上前展示所摆的角。2、认识平角。(1)认识平角的特征。教师和学生一起旋转活动角,逐步得到平角。师:现在活动角转成这样了,想一想,它跟前面的几个角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生1:它比前面几个角都大。生2:角的两边是平的。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出了它这么多特点,那这个角的两边平平的,成了一条直线,没有其它角那种尖的感觉,它到底是不是一个角呢?引导学生讨论。师:现在明白了吧,这也是一个角,只不过它有点特殊,两
6、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能说它是一条直线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它的两边刚好成一条直线)师:像这样的角数学上称它为平角。(板书:平角)师:平角有什么特征呢?生1:它的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生2:它有一个顶点。(板书:平角:有一个顶点,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摆学过的锐角入手,在循序渐进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平角,但教师不急于告知学生这样的角是平角,而是鼓励学生去怀疑“它是角吗?”,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角的已有经验去判断和讨论,最后肯定它是角,这样就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平角,理解了平角的特征。】(2)画平角。师:我们认识了平角,想学会怎样画平角吗?(教师板演画平角,指出做上角的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
7、一条半圆形的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并标出旋转的方向。)(学生练习画平角,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画角的方法。)3、认识周角。(1)教师演示教具。师:(把刚刚旋转得到平角的活动角继续旋转)现在我们接着转。这个角比平角要怎样?(大)(旋转到两条边完全重合)那现在呢?它还是角吗?它是什么角?(根据前面判断平角的经验,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认同这是一种角。学生说出名称后,教师说明,这是周角。板书:周角)师:它比平角怎样?(大)它是怎样形成的?生1: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师:周角有什么特征呢?生2:它也有一个顶点。生3:它的两边重合。生4:它的两边是完全重合。(板书:周角:有一个顶点,两边完全重
8、合)(2)学生用活动角旋转形成周角。同桌之间摆一摆,互相说说周角的特征。【设计意图:周角的认识是由教师演示得到的,所以这里安排了让学生旋转自己手中的活动角得到周角,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旋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周角是怎样形成的。】(3)画周角。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画周角。(教师板演画周角,指出周角的记号,从角的一边画一个圆圈,回到起始的位置,标上箭头符号,表示另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学生画周角,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画法。)【设计意图:平角和周角的画法不是本课的难点,同时它们的画法必须规范化,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先演示画法,再让学生画,在学生画的过程中教师细心检查指导,发现学生都掌握的很好
9、,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4、小组互相摆一摆,说一说。师:下面再请同桌两人一小组,互相演示旋转中形成的所有的角,并说说它们的特征,好吗?(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更多地到学习比较困难的小组去了解他们操作的情况和说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旋转活动角依次得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使学生体会到在这里所有角的形成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并且把以前学习的角和新认识的角合起来复习了一遍,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系统化。】(三)巩固练习,逐步提高。1、看一看、说一说。(1)教师用芭芘娃娃来演示芭蕾舞蹈演员“大跳”和“旋转一周”的动作,引导学生欣赏舞蹈中平角和周角的动态美。【设计意图:教师
10、用可爱的芭芘娃娃展现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平角和周角的动态美。】(2)说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师:你能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角和周角吗?生1:电风扇的开关在旋转的过程中形成了平角。师:怎样形成的能具体点说吗?生1:比如说旋转开关使它和原来的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生2:电风扇的扇叶旋转一周就形成了周角。【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画一画:师: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上画出学过的五种角,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一下队。(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2)指名一学生板演角的排列顺序
11、。(学生板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设计意图:在学生练习画角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是提高了对他们的要求,因为逐步提高难度的联系才能持续地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3、操作活动:折一折。师: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对折两次,你发现了什么?(发现折成了一个直角),再展开一下,又发现:平角和直角的关系(1平角=2直角),接着再展开成原来的样子,又发现了什么?(通过集体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的操作活动,因此在折一折的活动能够主动探索进而发现直角、平角和周
12、角的关系。】(四)课后小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它们美吗?(美)原来我们数学也能这样美丽,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仔细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美极了的数学知识,好吗?五、总评本节课教学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实践运用,拓展延伸总结反思,评价体验”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应用过程,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数学思想,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综观全课,有如下特点: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数学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
13、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引入的设计新颖,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发现其中的数学密码,即学过的角,这一过程也使得学生复习了以前认识的静态的角,紧接下来通过观察钟面模型上的指针,学生发现了旋转变化的角,这是以旋转为切入点,使学生认识角的一个新的途径,即动态的角。在享受数学美的过程中,又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耳目一新,主动性大大提升。2、自主探究,经历过程。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将教学置于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设计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折一折”等系列活动,使学生经历操作、探究、体验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3、指导学法,感悟方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学会”走向“会学”。 本节课还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