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复习学案(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桃花源记》复习学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复习学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桃花源记复习学案-第 4 页桃花源记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复习本课知识,了解常识,积累文言词句,阅读理解,比较阅读,背诵默写。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教学重点:复习本课相关知识点,形成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正确进行比较阅读,联系课内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一、 课前自主复习归纳1、学生根据过往复习方法自主归纳。2、教师检查。二、 课堂合作研究重点:1、师生合作呈现重点。2、 完成课内知识考查:(1)、常识: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 ,字 ,又名 , 代 (2)、解词:缘:
2、缤纷: 俨然: 属: 阡陌: 具: 要:叹惋: 延: 扶: 向: 志: 及: 诣: 遂: 规: 津:(3)古今异义:交通: 妻子: 无论: 不足: 绝境: (4)、一词多义: (5)、同义词:(6)、句子翻译:1)林尽水源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便扶向路 9)寻向所志三、中考链接(一)、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3、论魏晋。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二)、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4、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江天一传(节选) 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
5、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13、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 。(1分)1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2分)15、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甲 )晋太元中并怡然自乐。(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
6、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渔人甚异之( ) 阡陌交通( ) 颖脱不羁 ( )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25.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26.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7、3分)27.翻译下列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皆叹惋。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阅:查看。上:指唐太宗。炀帝:指隋炀帝。乂():安定。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
8、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帮帮你可回忆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四、 作业:(一)、阅读回答。【甲】复行数十步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6解词。(3分)(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17翻译下面句子。(4分)(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