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案设计(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植树问题》教案设计(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树问题》教案设计(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植树问题教案设计-第 5 页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它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整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以“植树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的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抽取数学模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
2、题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探索,发现两端都栽和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尝试探索、实验、直观演示、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来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
3、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4个)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 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比如:在马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把这一段距离叫做一个间隔,楼梯、锯木头等。 3、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 今
4、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课前活动中,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利用问题情境“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们镇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理解题意。 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5、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200+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200+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树问题 植树 问题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