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子教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支配一、全册教学目的:能根据已有的生活阅历并通过视察和试验,对四周的变更过程和特点进展视察、记录,能通过多种形式获得事物变更的信息,利用简洁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更进展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绘、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更,并能通过分析数据图表,找出变更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更的有关资料,并尝摸索究、说明变更的缘由。能从自己日常生活入手,细致视察四周常见的变更,并有爱好提出自己向探讨的问题,情愿参及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敬重生命、真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主动开动脑筋,创建性的完成设计任务。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绘天气变更,列举
2、天气变更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绘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更,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分,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更。通过试验发觉物质的变更有的可逆转、有的不行逆转,能说出有一类变更仅仅是形态的变更,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更则不仅是形态的变更,还会产生新物质。能开场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更的,情愿尝试运用所学学问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更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绣、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开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产生的影响。二、教材分析及学生状况分析:科学四年级下册由“变更的世界”、“天气”、“物质的状态”、 “生长
3、及变更”和“好玩的变更”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根底上,本册教材将接着引领学生经验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实力。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7个学生,学生整体学习比拟细致,但缺乏敏捷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教师牵着走,而不擅长设法自主去获得学问并在生活中敏捷运用学问。因此学生对根底学问的驾驭往往只停留在理解上,理解不甚深入,运用实力差。2、已有学问、阅历: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实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实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侧重于语、数、英教学,
4、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时机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刚好、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视察、试验、调查等理论活动中获得学问、开展实力、培育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四周世界有着猛烈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深厚的爱好。三、施行教学的主要措施: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2.细致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打算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鼓励学生的探究爱好。3.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料。教
5、化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索行动支配,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平安措施4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细致倾听别人的意见。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5、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展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视察相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验、体验每一个活动。6、发挥学科学问及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亲密联络的特点。留意引导学生运用学问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及学生关系亲密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四、课时支配:根据义务教化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试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支配了3
6、4课时的教学内容。各局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支配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状况适当敏捷驾驭。一、天气(6课时)二、物质的状态(6课时)三、生长及变更(6课时)四、好玩的变更(8课时)五、农业及技术(4课时) 总复习(4课时)四、教学进度周次起 止 时 间教 学 内 容课时数说 明一二三四五六日13月234567变更的世界 多样的天气2 1.本学期从2010年3月1日始2010年7月11日止,共19周(高中延长至7月18日,共20周)2.第9周实行期中检测。3.节假日:1)清明节:公休3日,4月3日4月5日。2)五一劳动节:公休3日,5月1日5月3日。3)端午节:公休3日,6月14日6月1
7、6日,6月12、13日(周六、周日)上班。4)暑假:从2010年7月12日开场至2010年8月31日止(高中7月19日始至8月31日止),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289101121314观测天气 发布天气消息2315161718192021天气及生活 2422232425262728固体、液体和气体 冰、水和水蒸气252930314月234 水到那里去了 雨的形成26567891011四周的生物 种茄子2712131415161718植物的生长 2819202122232425养小鸡2926272829305月 2小动物的生长2103456789期中检测21110111213141516毛毛虫不
8、见了 我在长大21217181920212223让瘪乒乓球归纳起来21324252627282930盐到那里去了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更214316月23456燃烧的隐私 变色嬉戏21578910111213生锈 21614151617181920农业及生活 将来农业21721222324252627展示会2182829307月234复习219567891011期末检测2第一单元:天气 单元教学目的:通过对以前科学课运用过的各种视察记录的回忆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探讨物体变更过程中做好记录的意义,能初步驾驭记录的要领和方法,并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各种记录形式进展分类。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的起始课
9、,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学问及生活阅历的分析,扶植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更的,变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更是有规律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初步的根底。单元重难点:本单元重难点是指导学生初步建立变更的概念系统,并学习记录物体变更的根本方法。课时支配: 6课时第一课:变更的世界课 题:变更的世界 授课时间:2010年3 月日1 星期:一教学内容:变更的世界 教学目的:探究目的1能用各种感视发觉到四周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更。2能从物体变更现象中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3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物体变更的方法。情感目的1情愿及其他小组沟通本组视察到的各种变更现象。2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变更的奇异。3能坚
10、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展长期的视察,并能将视察女诫国用两种以上的方式记录下来。学问目的1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更。2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视察到的变更进展分类。3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STSE目的开场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更。教学重点:能用各种感视发觉到四周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更。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视察到的变更进展分类。教学方法及手段:师生互动探讨沟通及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具打算: 教学过程: 引入1(师有感情朗读引言):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更着的世界。探究活动一活动:“我知道的变更”生看图体会生活中的各种变更。说说我们知道的变更。把自己知道的
11、变更记录下来。 小组沟通我们的记录。5 给这些变更分分类二视察各种的变更 师示范一些化学变更。生视察(提出质疑)分组探讨分析这些变更。互相沟通说说我们找到的生活中的物体变更。三探讨“说明什么叫变更” 请生根据自己找到的各种物质变更试着说明什么叫变更。探讨:自然界中有没有恒久不变的事物。四活动:“记录物体的变更” 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分析我们对一种植物的长期视察的方法。分组设计一种记录方式。拓展一活动“找寻我们身边的变更?”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四周物体的各种变更。二选择自己感爱好的变更进展视察并记录。板书设计: 变更的世界我们知道的变更:火山爆发、铁钉生锈、四季变更、天气变更
12、按大小分类 : 按时间长短分类: 课后反思:第二课: 多样的天气课 题:多样的天气授课时间:2010 年 3 月 2 日 星期:二教学内容:多样的天气 教学目的: 探究目的1. 能用文学词语描绘天气现象。2. 能用文学和科学并仿照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绘天气变更。3. 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情感目的情愿关注、搜集及天气变更有关的信息。能说出自己最喜爱的天气及其缘由。3情愿观赏天气变更的漂亮。4情愿搜集各种预料天气变更的谚语。学问目的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绘天气变更的要素。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教学重点: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绘天气变更的要素。 教学难点: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13、。教学方法及手段:复习稳固 引导视察 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 课时支配: 一课时教具打算: 教学过程:引入1(创设情景):师:今日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觉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出门要打算什么?生自由谈感受 探究活动观看课件:“天气变更”引导学生视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更。活动:“描绘天气”1、请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描绘天气的词语。2、回忆我们学过的及天气有关的诗歌。活动:“我最喜爱的天气”谈话:1、“你最喜爱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沟通”2、记录我喜爱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分组沟通我们的记录。4、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怎样知道天气变更的消息1、谈话:古代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变更的消息
14、的? 2、谈话: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更?活动:“天气谚语”用图文方式记录搜集到的谚语。(填写书上图表)拓展:1.课余搜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 2.说说利用谚语来预料天气变更的优点和缺乏(创设情景)教师扮演预报员先给大家播报今日的天气状况探究活动谈话:“现代人是怎样知道天气的?”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2、小组沟通,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二沟通:“ 播报天气消息”三活动: “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1自主设计 2、分组沟通。3、相识标准的图形符号。拓展一相识天气自学“科学在线” 2、介绍自学成果。板书设计: 2多样的天气文学词语:细雨纷飞、春暖花开、白雪皑皑、
15、秋高气爽。我喜爱的天气:天气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课后反思:第三课:观测天气 课 题:观测天气授课时间: 2010 年 3 月 8 日 星期: 一教学内容:观测天气教学目的: 探究目的能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状况的观测支配。能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更的仪器。3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展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更的曲线图。情感目的能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的天气变更状况。能逐体会到利用简洁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探讨。3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特别有用的。学问目的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绘。2能说出各种风向的含义。教学重点:能设计和制作
16、简易的观测天气变更的仪器。教学难点: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展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更的曲线图。教学方法及手段: 引导视察 师生互动 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课时支配: 1课时教具打算: 教学过程:引入一谈话:“你知道气象员的工作吗?想不想试着做一个小小气象员,观测一下天气状况呢”活动:“制定观测支配”1分析课本第8页的支配表。2。说说要支配什么?3。分组支配,完成支配表。活动:“制作简易观测仪”1说说须要哪些材料? 2。学习制作方法3。自主制作。(互相扶植完成)活动:到室外检测我们制作的风向仪课余改良我们制作的风向仪引展示我们改良后的风向仪1上台介绍 。 2。说说改良的方法。活动:“制作雨量筒”1。说说须
17、要哪些材料? 2。看图自主制作。3。分组沟通我们的作品。活动:“实地检测”仪器1学习运用方法。2。到室外实地测量。沟通展示改良后的风向标和雨量筒活动:“建立小小气象站”1说说气象站要测量哪些数据。2。说说气象站须要哪些测量仪器。3。分组建立气象站。探讨:“怎样放置测量仪器”1引导探讨:“测量仪放在不同地方测得数据一样吗?”。2。说说测量仪放在什么地方最好,为什么?活动:“设计记录表” 拓展把我们的测量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板书设计:3观测天气观测时间 天气温度风向风力雨量典型植物变更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课后反思:第四课: 发布天气消息课 题:发布天气消息授课时间:2010 年 3 月 9
18、日 星期:二教学内容:发布天气消息教学目的: 探究目的能以探探讨文和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的观测和探讨结果展示出来。能对其他同学的观测和探讨结果提出客观的评价和主动的建议。3 能从图片中归纳分析出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情感目的1能在发布天气变更消息的过程中,获得胜利感。2能体验到科技开展能给人们带来更精确的天气消息。3体验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的意义。4情愿及其他同学沟通自己观测探讨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学问目的1能从图片中分析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开展对进步天气预报程度的影响。教学重点:能对其他同学的观测和探讨结果提出客观的评价和主动的建议。教学
19、难点:能从图片中归纳分析出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教学方法及手段:复习稳固 引导视察 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课时支配: 一课时教具打算: 教学过程:引入一课件演示天气预报1引导观看,说说天气预报的作用。活动:“天气消息发布会”1小组沟通我们两周来搜集到的关于天气的数据资料。2。小组商讨如何发布天气消息。(如何分工、合作、用什么方式汇报)3。分组扮演天气预报员向大家播报天气消息。4引导互相评价。(说说优点、建议)沟通活动1及同学沟通观测天气的体会。 2。将我们的记录及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进展比拟。3。比拟哪组的预报更精确,为什么。4。把同学们对我们小组的评价意见记录下来。拓展利用课余时间
20、搜集有关天气的资料谈话:“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吗?”生自由发言活动:“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 1。自由猜测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2。看图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边看边思索用到什么仪器)3。分阶段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并记录在课本上。4分析在天气预报制作的全过程中运用到哪些科学技术,说明了什么。沟通活动1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天气预报资料及大家共享。2举例说明科技开展对天气预报的影响。自学科学在线1自己阅读科学在线内容。2。沟通自学状况。拓展课余时间接着观 接着观测天气变更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4发布天气消息课后反思:第五课:天气及生活 课 题:天气及生活授课时间:2010 年 3 月 15 日
21、 星期: 一教学内容:天气及生活教学目的: 探究目的1. 可以举例说明天气的变更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的影响。2可以对图表记录的数据进展简洁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3可以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更造成影响。情感目的1情愿把搜集到的天气及人类关系的资料图片及其他同学沟通。2能通过对天气及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及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学问目的1能举例说明猛烈的天气变更造成的严峻自然灾难。2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教学重点:可以举例说明天气的变更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教学难点:能通过对天气及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及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及手段:引导视察 师生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科学 下册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