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案(18页).doc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案(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案(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案-第 18 页课 程 教 案学院、部 计算机学院系、所 计算机基础教研所授课教师 韩坚华课程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时 32实验学时 16教材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2007年 7 月 16 日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理论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史、特点、分类及应用;数制的概念及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
2、法、例题等):基本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类型;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进位制的概念、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的原因、常用的进位制,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计算机的编码概念、ASCII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组成、各功能部件的作用、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所使用的语言,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信息的存储方式及存储容量;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特征分类、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的预防。重点:进位制的要素,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难点: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如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及用途等以自学、讨论为主。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点
3、主要以多媒体幻灯片教学为主,学习完后做适当的练习予以巩固。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计算机内部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形式存储数据和进行运算?3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各部件的功能如何?4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八、十六进制数。5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八、十六进制数。(1)11001101(2)0.11011016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八、十进制数。7在某种进制数下 2*3=10,这是一个(1)_,根据这一规则3*5应等于(2)_。 (1):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六进制 (2): A. 15 B. 17 C.
4、 21 D. 23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大学计算机基础,陆志峰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张海笑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上机时可阅读:“”、“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htm”等资料。网上资源:http:/222.200.99.123:5151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理论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中文Windows XP管理文件和文件夹、Windows的设置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本次授课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Windo
5、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indows XP的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功能;Windows XP的设置操作)。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包括图标、桌面的组成、窗口和对话框的组成;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包括鼠标的使用、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等;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包括任务栏的功能、开始菜单的使用、建立快捷方式、“启动”“搜索”“帮助”菜单的使用、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设置;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排列、文件的类
6、型、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创建文件夹、设置文件文件夹的属性、回收站的使用;剪贴板的功能及使用;Windows中显示属性、键盘、鼠标等设置操作;输入法的设置及使用;磁盘格式化、磁盘扫描与碎片整理等磁盘的维护及管理操作;多媒体的使用;管理用户帐户、任务管理器的使用。重点: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剪贴板。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主要以多媒体幻灯片教学为主,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说明,根据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初步掌握这一情况,授课时,重点介绍开始菜单的“启动”、“搜索”、“帮助”菜单的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功能;控制面板(对显示属性、键盘、鼠标等)的设置操作。对于
7、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如: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都有多种操作方法),可通过自学并结合上机实验,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什么是快捷方式,如何创建快捷方式?2什么是剪贴板,如何进行文字的复制移动,如何将当前窗口或屏幕作为图片保存?3如何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4如何查找文件或文件夹?5如何使用控制面板作各项设置?6如何创建和管理用户帐户?7任务管理器有何作用,如何使用?8上机内容:实验。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大学计算机基础,陆志峰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张海笑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网
8、上资源:http:/222.200.99.123:5151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实验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Windows基本操作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本授课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Windows XP的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功能;Windows XP的设置操作。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实验2-1 Windows XP的初步操作,实验2-2 应用WindowsXP进一步管理计算机重点:实验2-2本授课单元
9、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记录实验室里面在登录提示窗口输入的用户名、密码,或在欢迎屏幕选择的帐户。2、验证实验室里面以下程序的路径是否正确:记事本程序的路径是否为“”?写字板程序的路径是否为“C:Program FilesWindows NTAccessories ”?画图程序的路径是否为“c:windowssystem32mspaint.exe”?计算器程序的路径是否为“c:windowssystem32calc.exe”?媒体播放器的路径是否为“C:Program FilesWindows Media Player ”?音量控制器的路径是否为“c:wi
10、ndows”?3、记录主键盘上的各个符号键(都有上下两个符号)所对应的英文符号、中文符号。4、记录全角符号、半角符号的区别,并分析原因。5、记录写字板、应用程序“Microsoft Word”、记事本窗口界面的异同,并分析原因。6、若“我的电脑”没有显示文件扩展名,应如何处理?7、若在“我的电脑”双击某些文件却不能打开它,应如何处理?8、如何查找光盘中扩展名为“.doc”的所有文件?9、如何查找光盘中文件名第三个汉字为“的”的所有文件?10、请写出你在网上找到的目前流行的文字编辑软件和QQ工具软件各一个,对它们的功能和安装过程进行简单的说明,解释你为什么选择安装它们,并提供网址。本授课单元参考
11、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大学计算机基础,陆志峰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张海笑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网上资源:http:/222.200.99.123:5151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理论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Internet技术第四章 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2文本创建、编辑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本授课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接入方式,Internet的简单应用,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处理系统(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
12、,文档的建立及编辑。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Internet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概念、Internet的发展史、Internet的应用、TCP/IP协议、Internet地址等;Internet的接入方式、接入技术;IE浏览器的使用,包括浏览网页、文件的下载、获取文字图片的操作、历史纪录、收藏夹的使用、Internet选项设置;电子邮件的使用,包括电子邮件格式、邮箱类型、申请免费邮箱、邮箱的使用;网络的资源检索,包括搜索引擎的分类、使用、使用技巧;网络交流与通信;网络安全。文字处理系统(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运行环
13、境、启动和退出;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保护和关闭操作;文本的选定、插入、移动、复制、删除、查找与替换等基本编辑操作。重点: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文本的编辑。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主要以多媒体幻灯片教学为主,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说明(其中:网络资源检索(因有相关的课程)、网络交流与通信、网络安全以自学为主);Internet部分大多学生已有些基础,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何谓统一资源定位器?它能够给用户提供哪些信息?2、对于Internet的个人用户来说,连入Internet并在网上遨游,除了需要基本的硬件设备之外,还需要哪些基本软件?3、连入Inte
14、rnet的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4、如何输入键盘上没有的特殊符号?5、说说你所知道的选定文本的各种操作。 6、上机内容:实验3-13-3,4-14-4。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大学计算机基础,陆志峰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张海笑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网上资源:http:/222.200.99.123:5151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实验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Internet应用Word的基本操作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本授课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
15、分类,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接入方式,Internet的简单应用,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处理系统(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建立及编辑。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实验3-1 网页浏览、实验3-2 电子邮件收发、实验3-3 搜索引擎的使用、实验4-1 建立一个简单的Word 文档、实验4-2 文本的编辑重点: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文本的编辑。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总结出如何把所需要的网页内容保留下来。2、除了用这里使用的文件下载方式外,你还知道有什么
16、其他的下载方式?有什么不同?3、总结本次实验,谈谈你对上网的感受。4、简单描述邮箱申请、发送、接收查看的过程。5、总结本次实验,总结使用电子邮箱的好处,谈谈你的感受。6、除了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外,你还懂得用POP方式收发电子邮件吗?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7、简单描述搜索实验的过程。记录并统计每种搜索方式出来的不同结果,包括搜索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搜索结果数量有什么不同?8、改变搜索用的关键字,对你所设计的关键字搜索的结果进行分析。9、总结本次实验,总结使用搜索引擎的好处,谈谈你的感受。10、除了用这里所提到的搜索引擎外,你还懂得其他搜索引擎吗?比较各不同搜索引擎有什么不同?11、选定文
17、本的方法有多少种?你个人常用的方法是什么?12、移动和复制文本很短距离时(一页中),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13、移动和复制文本很长距离时,用什么方法较好?14、比较查找和替换功能的不同。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大学计算机基础,陆志峰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张海笑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网上资源:http:/222.200.99.123:5151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理论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第四章 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2格式编排、表格、文档中插入对象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本授课单
18、元应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系统(中文Word)的格式编排基本操作、掌握Word文档中表格的操作、对象的插入。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文本的字体格式化、段落格式化、分栏、样式、模板等格式编排操作;表格的创建,表格的编辑(选定、内容的移动复制、行列单元格的增减、合并拆分单元格)、表格的格式化(字体段落格式化,行高列宽调整,边框底纹的设置)、表格和文本的转换、表格中数据的计算和排序;对象的插入(包括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绘制图形、公式)、对象格式的设置(包括线条、填充颜色、大小、环绕方式、图像控制等)。重点:文本的选定、编辑、格式
19、化;表格的编辑、格式化;对象的插入及格式化。难点:编辑中的查找与替换,样式、模板的使用。使用例题:以“”、“”、“”等实例进行针对性的讲授。“”文件用于表格的介绍;“”“”“”等文件用于介绍对象的插入。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实例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知识点,使用不同实例予以说明:文本的编辑、样式等使用“”文件进行说明,字体格式化、段落格式化分别使用“”、“”实例进行针对性介绍。“”文件中包含了表格的所有实例,利用文件中的一个个操作要求来介绍Word中表格的操作;“”“”“”等均是些综合性的文件,既包含了字体段落格式编排,又包含了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等不同对象,通过这些实例,可让学生学习到
20、格式的编排和Word的各种插入对象功能。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字体格式化、段落格式化分别可以实现哪些编排操作?这些操作大多有多种方法(工具栏、菜单、组合键),请进行归纳总结。2、Word中插入的对象有嵌入式和浮动式,它们有何区别?3、实验4-54-8、4-15、4-16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 大学计算机基础,陆志峰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参考,张海笑 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网上资源:http:/222.200.99.123:5151如何排版出书、制作板报.htmWord长篇文档排版技巧.htmWord排版应
21、用之设置样式.htm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实验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Word的基本操作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本授课单元应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系统(中文Word)的格式编排基本操作、掌握Word文档中表格的操作、对象的插入。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内容:实验4-3 表格、实验4-4 文档中插入对象、实验4-5 字符格式化、实验4-6 段落格式化、实验4-7 表格格式化、实验4-8 插入对象格式化重点:文本的选定、编辑、格式化;表格的编辑、格式化;对象的插入及格式化。难点:编辑中的查找与替
22、换,样式、模板的使用。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1、请归纳总结出字符有多少种格式?2、格式刷使用的好处是什么?如何使用格式刷?3、分散对齐与两端对齐效果的差别在哪?4、用鼠标设缩进时,怎样可以精确设置并在标尺栏看到缩进数据?5、写出取消段落边框和底纹的操作步骤。6、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有几种方法?简述之。7、表格在页中的对齐方式和文字环绕方式有哪几种?8、你是如何按要求为表格设置边框的?写出做法。9、你对图片做过缩放吗?请写出缩放后图片的高度和宽度。10、请写出你对文本框对象所做的格式化操作及其做法。11、你如何取消文本框的边框线?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 文化 基础 教案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