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体育及健康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及复习资料套装.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级中学体育及健康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及复习资料套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中学体育及健康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及复习资料套装.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育及健康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体育学科的知识及能力。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体育及健康课程实施中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了解初中体育及健康课程的性质、内容与基本理念,能够运用义务教育体育及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制定与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与过程进行合理选择及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能合理选择与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及学习过程。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掌握初中体育及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程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手段,具
2、备准确讲解、示范与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引导与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与突发事故的能力。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了解体育及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一)学科知识及能力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与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及规律。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与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与特征、肌纤维类型及运动的关系;
3、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与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与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掌握体育的本质及功能、目的及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及结构。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及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与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及特点、资源开发及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及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
4、动、训练及竞赛的特点、组织及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及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及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及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与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及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与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健美操与武术等)的起源及发展,了解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及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项目的主要技术
5、结构、动作要点与练习方法;体操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与练习方法,并能正确运用保护及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与足球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及练习方法;健美操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及分类体系、组合及成套动作创编方法与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及持器械(如初级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与练习方法。(二)教学设计1.能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运动技能水平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初中体育及健康教材进行梳理与分析,选择教学内容。2.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与技巧
6、,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4.能够合理选择多种体育及健康教学资源。5.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三)教学实施1.能够按照教案设计的要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2.能够创设合理的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的感悟与体验。3.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4.能够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掌控教学过程。5.能够适时地对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归纳与总结,合理布置课后练习。6.能够实施课堂教学安全措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7.能够合理利用多种体育教学资源。(四)教学评价1.能
7、够对学生学习体育及健康课程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知识、技能、体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能够对运动技能与体质进行评价。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与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类型,初步掌握定性与定量评价方式及方法,并能够在体育及健康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与措施。三、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约47% 非选择题:约53%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教师应该强调动作的哪个环节?A.次要环节.细节结构.主要环节.全部环节。2.简答题简述运动营养补充
8、有哪些误区。3.案例分析题小明是某校初二男生,学习成绩在班级为中等,平时很喜欢踢足球,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问题:(1)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提出解决的方案。4.教学设计题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提供的条件,请设计出15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法及组织。某初中二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6人,学习内容为跳远的腾空步动作(新授)。现有田径场一个,内有标准沙坑一个、起跳板两块。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及健康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体育锻炼促进骨的生长及下列哪一项有关?( )A骨外膜B骨内膜C骺
9、软骨D关节软骨2发展肱二头肌力量可采用的练习法是( )。A负重弯举B负重深蹲C悬垂举腿D俯卧撑3下列选项中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是( )。A心脏B脾脏C肝脏D肾脏4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适合从事的竞技项目是( )。A马拉松B跳高C短跑D铅球5过度训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及下列哪一结构损伤有关?( )A气血屏障B胃黏膜屏障C滤过屏障D血睾屏障6800米跑的过程中参及的供能系统主要是( )。A乳酸能系统B磷酸源系统与乳酸熊系统C有氧氧化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与乳酸能系7下列哪种离子参及肌肉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 )A2十B C rD8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A支气管B骨骼肌C胸腺D前
10、列腺9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A心脏的泵血功能B心脏的内分泌功能C肌肉利用氧的能力D骨骼肌的分泌功能10气体交换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呼吸肌的舒缩供能B气体的分压差C肺的弹性回缩力D胸内压11有氧耐力训练常采用的方法除持续负荷法与间断负荷法外,还有哪一种方法?( )A低氧训练法B热环境训练法C高氧训练法D冷环境训练法12真稳定状态时,机体供能形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A无氧代谢供能B乳酸供能C有氧代谢供能D脂肪分解供能13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采用( )。A高糖高脂B高糖低脂C低糖高脂D低糖低脂14闭合性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应立刻采取哪种处理方法?( )A热敷B冷敷C按摩D擦红花油15
11、前臂出血,有效的压迫止血的部位是( )。A尺动脉B桡动脉C肱动脉D腋动脉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16简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特征。17简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18如何评价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19某中学初一(3)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王教师在这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组织学生围绕圆周(10m)进行慢跑热身,引导学生沿着圆周做行进间徒手操。在课堂的运动技能教学部分。王教师站在圆周直径的三分之二处,面向多数学生讲解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了一次示范。王教师还安排
12、了学生做原地双手无球前掷的动作训练,以掌握技术要领。(教学组织形式见图l)问题:(1)请分析该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5分)(2)请指出该教学组织形式的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5分)20某中学初三(1)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胡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四列横队站立,进行完整的镜面示范,让学生散开进行原地徒手模仿练习;其次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投篮模仿练习;然后又将学生分成四组,在两块篮球场上分别进行投篮比赛(教学组织形式见图2)。胡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王同学投篮动作正确连贯,准确性高,就安排该同学进行示范。王同学第一次投篮没投进,第二次又没投进,引起“嘘”声一片,胡教师也面露
13、不悦。在大家的期盼中,第三次终于投进,这时胡教师露出了微笑。问题:(1)请分析胡教师的教学组织过程及方法存在哪些问题?(5分)(2)当学生“嘘”声一片时,作为教师你认为应如何处理?(5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0分)21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15分钟的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初二(3)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新授课。教学条件: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挂图1张,传球手形图1张,排球40个,排球场2块。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常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脊椎骨的发育以及四肢骨骼的生长。从医学角度来讲,长高关键在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14、特别是下肢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的生长有赖于骨端骺软骨的增生,运动能够对骺软骨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因此,持久的锻炼能够使个子长高。故选C。2D解析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俯卧撑可以锻炼肱二头肌。3C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与肛门等器官。消化腺有小消化腺与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分散于消化道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与胰脏。4A解析慢肌纤维在力量及爆发力方面逊色于快肌纤维,但其拥有很好的耐力。比如鸟类主要由慢肌纤维组成,因此可以做长时间的飞行。故本题
15、选A。5C解析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及滤过屏障功能异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6A解析人体内有三大供能系统:一磷酸肌酸供能系统、无氧呼吸供能系统与有氧呼吸供能系统。(1)在肌肉中的含量低,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供能时间仅能维持13秒。(2)之后的能量供应就要依靠的再生。这时,细胞内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将能量转移至,生成。磷酸肌酸在体内的含量也很少,只能维持几秒的能量供应。人在剧烈运动时,首先是一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供能,通过这个系统供能可以维持68秒。(3)这两项之后的供能,主要依靠葡萄糖与
16、糖元的无氧酵解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无氧酵解能维持2 3分钟。(4)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易导致肌肉疲劳,所以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靠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合成。综上所述,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如100米短跑,主要依靠一磷酸肌酸供能;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较短时间的中强度运动,如400 米跑、800米跑,则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也即乳酸能系统。7A 解析肌肉的收缩是由肌膜的动作电位触发的。肌肉收缩时,三联体结构处兴奋的传递引起终池释放2+离子参及肌肉的兴奋缩耦联过程。8B解析抗阻训练是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克服一定外界阻力的运动,是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的主要手段。9A解
17、析最大摄氧量是指在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状态下,当机体出现无力继续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作为耐力运动员的重要选材依据之一,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心脏的泵血功能,外围机制是肌肉利用氧的能力。10B解析气体交换属于物质交换,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各种气体的扩散主要取决于各种气体分压差,因此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11A 解析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负荷法、间断负荷法与高原训练法。其中,间断负荷法又分为间歇训练法与重复训练法。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是中低平原地区的34,故又称为低氧训练。12C解析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
18、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与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13B解析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摄取高糖低脂的食物,例如面食、米饭、水果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消化,又能在消化分解后提供糖类作为运动的能量。14B解析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初期采用热、冷敷法。损伤在24小时内,用湿毛巾包裹冰块在伤处冷敷;超过24小时的患者,用湿热毛巾热敷,二者每次敷30分钟,每日34次。15C解析肱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手、前臂与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二、简答
19、题16参考答案(1)运动员心脏的形态: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两肺之间,胸骨与肋骨之后,横膈之上,食管与脊柱的前方。心脏的外形像个桃子,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心脏上边宽的部分叫心底,下面窄的部分叫心尖。心底由于被大血管固定,因此不易活动,而心尖可自由活动,在左侧乳头附近可触到心尖搏动。心脏的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右侧。运动员的心脏由于发生了生理性增大,所以会出现心尖冲动向左下方移动。(2)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与左右心室之间均由膈肌隔开,不相通。心房及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3)功能特征:
20、心脏是一个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中空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心肌的生理特征是心脏功能的基础。构成心肌的生理特征有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与收缩性,其中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与传导性是心肌的电生理特征。在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房与心室始终不间断地交替收缩及舒张。当心室舒张时,静脉血液返回心脏;当心室收缩时,将血液射入主动脉与肺动脉,并促使其流向外周与肺部。心脏的活动就是以心房与心室机械性舒缩活动为周期而循环复始的。17参考答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热爱体育这门课程,就必须培养他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只有有了兴趣,体育教学才能顺利地开展。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的方法,应该
21、如下:(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2)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3)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与教学水平;(4)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18参考答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都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教学效果才是体育课教学的根本。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1)从获得知识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身体锻炼;(2)从学习方法、技术掌握的角度看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能力;(3)从寓德于教的角度看是否促进了学生情意的发展;(4)从心理体验的角度看是否娱乐了学生的身心。三、案例分析题19参考答案(1)优点:学生绕圆周做行进间徒手操,既能节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中学 体育 健康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考试 大纲 复习资料 套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