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本工程结构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开工前根据公司 下发的合格分供方中选取一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以保证 工程顺利施工。 1、材料要求 水泥:必须合格分包方产品,进场要有产品合格证及认 证书,经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石子:选用直径 0.5-3.15cm 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1%, 针片状含量按重量计不大于 10%。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砂子:宜用细度模数 2.3 以上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 于 3%,复试合格后使用。 2、坍落度要求 根据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及我公 司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在申请配合比时,要求坍落度为 140160mm。 3、混凝
2、土的浇筑 在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 做好预检和交接检,把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模内不得有 积水。 砼浇筑应按施工段连续进行,浇筑厚度为 100-200mm, 按图施工。 振捣棒采用不 50 棒,其插点间距为 40cm,振捣棒应快 插慢拔,布点均匀一致,不得漏振、过振,洞口两侧应同时 浇筑振捣,以免造成洞口模板位移。 或采用平板振动器与振捣棒配合振捣,平板振动器的 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盖过振实部分的边缘,原 则是较薄的如 100 mm 左右的就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在砼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架的情况,当 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混凝土的养
3、护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结 合当时气温情况) ,开始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 不少于 7d,养护期间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5、施工缝的留设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砼的抗压强度不小于 1.2MPa 时, 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砼表面应 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 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 土紧密结合。 6、回填灰土施工 6.1 材料和机具准备 1.材料准备:土样内不含有有机杂质,过筛后粒径小于 15mm,新熟化白灰粉。 2.机具准备:蛙式打夯机,张筛网(网眼1.5cm,用 于素土过筛) ,以及铁锹
4、、串筒、人工木夯等等。 6.2 作业条件 1.回填前,对路床、基坑进行验收,素土压实系数要达 到要求,并要办好隐检手续。 2.作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率试验,以此来确定每层虚 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试验测得数据上报监理通过。 在具体施工中通过环刀法取样测得的回填土的干容重达到 最大干容重的 90%即认为合格。 3.回填前,抄好水平标高,以此来控制回填土厚度。 4.回填前,把基坑底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基底清 洁无杂物。 6.3 施工顺序 基坑(槽)底清理检查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 实试验合格验收 6.4 施工方法 回填前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最优(检验方法为:用 手将灰紧捏成团,两指轻捏即
5、碎) 。若含水率偏高,可采用 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若含水率偏低,可采 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厚度控制在 200mm- 250mm。按三七,或二八灰土拌制,按图要求,隋拌隋铺,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并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由 于场地狭窄,在一些打夯机进不去的地方,采用木夯人工 夯。人工夯虚铺厚度为 20cm, 人工夯要求“夯高过膝,一 夯压半夯,夯排三次” 。 打夯前应对回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 分布,不留间隙。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 连,纵横交叉。夯打次数由试验确定。 6.5 质量要求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清洁无杂物的要求。 回填
6、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用环刀法取样,取样 方法为在每夯实厚度表面下 2/3 范围内进行,检查数量每 2050m 范围内取一处。 在现场配备环刀法试验设备,及时测定环刀取样后灰土 的干容重。 严格控制回填土标高和平整度。 加强对天气的监测,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做到雨天 停止回填土施工和拌制,当出现“橡皮土”时,必须挖出换 土重填。 7、快速取水管道安装 7.1、土方工程施工 a、土方开挖 开挖前必须查明地下设施情况,开挖方式采取1m3 反铲 机机械开挖为主,在挖至设计基底高程以上20 厘米时,改 为人工清理,若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超挖时,用砂填补。如 无特殊要求,管槽全部土方开挖采取右岸弃土,弃
7、土内脚 距同侧沟口不小于11.5 米,堆土高度不小于2.0 米。一 般情况下弃土侧在供水方向的右侧,遇有弃土困难时由甲 方指定弃土位置,开挖出来的石头石碴运离施工现场。严 禁土石混合堆放,给回填和场地清理造成困难。做好坑侧 的止水和坑底的降排水工作。 开挖出沟槽后,利用控制桩将中桩引测到沟底,用经 纬仪校正中桩并按50米一个加密,并将管底高程测设到中 桩上。在中桩上挂线,人工清理至设计管底高程。人工清 理应在管道安装前进行。 地下管线通过地区,采取局部人工开挖。清理沟底时 应加深150mm,做为回填砂子垫平沟底的砂垫层。管线沟基 处理:对于沟基土质情况良好含水量较少的沟段,管沟开 挖至设计标高
8、后,修平沟底,用蛙式打夯机反复夯实直至 沟底基础达到压实要求。 b、填砂层、土方回填 采用分层对称的原则组织回填,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土方场外运输,在开挖各段间灵活调配。在土方开挖完毕 后,进行200mm柔性细砂垫层的回填施工。管线铺设施工完 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及时回填沟槽,管线上部200mm范围内 有补偿区域回填中砂或细砂,无补偿位置填中砂。回填采 用人工与机械配合回填的方法,在管道两侧对称分层回填, 铺土层厚20cm。回填时应注意: (1)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 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 部分。 (2)当管道敷设在炉渣杂物等腐蚀性较强的土
9、层内时, 管道周围应换以腐蚀性小的土壤,换土部分应予夯实。 (3)回填土时,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 范围内,不得含 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 (4)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 范围内的回填材料,由 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到管道上,且采用轻 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回填其他 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5)回填压实逐层进行,不得损伤管道,压实时,管 道两侧应对称进行,且不得使管道移位或损伤。 (6)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的搭接处不得形成陡 坎,应随铺土将夯实层留成阶梯状,阶梯的长度大于高度 的二倍;管顶以上填土夯实高度达1.5M以上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工程施工 方案 方法 技术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