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教案(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构成教案(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大构成教案-第 38 页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 案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学部信息工程教研室课 程 名 称三大构成授 课 班 级08多媒体与游戏开发主 讲 教 师高飞职 称使 用 教 材设计构成教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制二九年五月修订 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高飞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08多媒体与游戏开发 共 2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基本教材:设计素描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1、
2、西方古典主义大师素描集人民美术出版 2001年10 版。2.大师速写素描新选系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版。3.设计素描董春欣 编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4.现代素描 刘建平 编著 上海人民美术版 1998年10月版。 教学目的要求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使学生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与造型规律;认识视觉现象的本质,掌握平面造型中的视觉认识规律,及基本构图法则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形态构成的概念,掌握视觉认知的一般规律与形态美的法则。点,先,面构成为课题训练重点。难点:比例分割,错觉构成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3、 月 日)课次1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形态构成的理论基础知识要点:1)认识形态 2)形态的知觉与心理3)形态构成美的法则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 讲授知识要点二) 看图片三) 布置作业 四) 指导学生作业五) 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应用形式美的法则做3张课堂练习课后分析与小结:这堂课是设计素描的延续,大部分学生能够领悟基本知识点,但在作业时不能很好的运用,对抽象构成不是很熟悉,停留在
4、具象的理解层面上。第 页教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一课时)1)认识形态:存在方式 构成方式 2)形态的知觉与心理:视觉的识别产生 视觉完形 视错3)形态构成美的法则:稳定 比例 律动 整体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二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第 页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高飞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
5、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使学生了解造型的造型规律,培养构形能力,培养逻辑性的艺术创造力;学习运用平面造型的视觉平衡原理,掌握平面造型规律与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运用逻辑构思与视觉平衡的造型能力难点:逻辑构思与视觉平衡的课题训练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3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基础构成知识要点:一) 构形二) 逻辑构成三) 视觉平衡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
6、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应用基本构形的法则做4张课堂练习课后分析与小结:这堂课知识点比较少,容易理解,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比上堂课有进步教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一课时)1)构形:简化构形 组合构形2)逻辑构成:重复 近似渐变发射特异3)视平衡构成:对比 集结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二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
7、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使学生认识具象形与抽象形的实质,培养抽象造型能力;掌握意象构成的基本设计思路与方法,培养造型创新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抽象造型能力,培养科学的,开放的思维方法与空间造型嫩能力难点:抽象视觉化表现,联想构成,矛盾空间的课题训练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6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8、):第三章 形态构成的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 一)抽象构成二)联想构成三)空间构成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一) 抽象构成/联想构成/空间构成各两张课堂练习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一章节内容比较重要,所以要多练习,学生课堂作业完成还不错。第 页教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2课时)1)抽象构成具象形的抽象演变抽象视觉表现2)联想构成重复位移重复复合形变转化分
9、解重构3)空间构成空间基本表现空间的开拓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4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使学生通过体验性的学习,研讨,掌握肌理的概念及创造肌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肌理构成的基本方法,深入体验材料特性并开拓技法难点:肌理对比与偶然技
10、法的课题训练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3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4章 机理构成与技法开拓知识要点 : 一)肌理构成二)技法开拓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肌理构成两张课堂练习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一章节内容比较简单且有趣,学生兴致比较高,学生课堂作业完成还不错。第 页
11、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一课时) 1) 肌理构成 肌理的性质 肌理对比 肌理的创造 2)技法开拓 有机形与偶然形 材料工具体验与技法开拓 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二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此章的学习,对色彩的基本原理,色与光的相互关系,色彩的三
12、要素,色彩的表述和色彩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色光的物理原理;色彩的三要素及不同的混合形式的原理及特征难点:色彩的混合原理和特征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3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5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知识要点 : 一)色彩的三要素二)色彩的混合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
13、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色相环一张 课后做一些色彩混合练习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一章节内容比较简单且有趣,学生兴致比较高,学生课堂作业完成还不错。第 页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一课时) 1)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 2)色彩的混合 加色法混合 减色法混合 中性混合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二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
14、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力求从人对色彩的视觉生理与心理反映的角度,较系统的了解人的视觉与色彩的有机联系,了解色彩的诸种知觉现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色彩的易见度,明暗度,颜色适应,色的同化性以及错视等难点:色彩的同化性及视错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四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3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6章 色彩与视知觉知识要点 : 一)色彩知觉现象二)色彩与空间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
15、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色相环一张 课后做一些色彩混合练习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一章节内容比较少且有趣,学生兴致比较高,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了。只是部分同学制作较粗糙。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一课时) 1)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的(明暗)适应 色的易见度 色的同化性 恒常性 2)色彩与空间 色彩均衡 色彩的层次 色彩的呼应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二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16、: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深入探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原理及表现形式,理解其相互的关系与有机的配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最基础的色彩明度,纯度,色相,冷暖,面积等要素的视觉表现训练范围内,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和表现技能,同时鼓励学生的独特立意和个性发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练习,基本元素的明度,纯度,色相的构成练习难点:色阶推移,九调明度调性构成 课程
17、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9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5章 色彩与视知觉知识要点 : 一)明度推移与九调构成二)色彩的变调三)色彩的组调四)色彩的调性构成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明度推移与九调构成,色彩的变调,色彩的组调,色彩的调性构成各两张作业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一章节
18、内容比较多且很重要,有一定难度,作业也比较多。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了。只是部分同学制作较粗糙。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3课时) 1) 明度推移与九调构成 高长调 高中调 高短调 中长调 中中调 中短调 低长调 低中调 低短调 2)色彩的变调 定图变色 定形变调 3)色彩的组调 定色变图4)色彩的调性构成冷调与暖调 鲜调与浊调亮调与暗调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6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
19、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此章的研习和课题训练,挖掘学生潜在的色彩想象力和艺术表现才能,拓宽对理性色彩的表现范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着重训练对色彩的心理联觉,抽象联想的表达,以更好的理解色彩的性格与表情的含义难点:理解色彩的性格与表情并能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理解。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6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6章 色彩与视知觉知识要点 : 一)色彩的联觉二)色彩
20、的联想三)色彩的肌理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色彩的联觉与色彩的肌理各两张作业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一章节内容比较多且很重要,有一定难度,作业也比较多。大部分学生作业很不错,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2课时) 1) 色彩的联觉 色彩与音乐 色彩与味觉色彩与重量 色彩与年龄 色彩的节奏 2)色彩的联想 色彩的抽象联想(理智 热情 高贵 朴
21、实等) 3)色彩的肌理构成 实物与喷绘结合废品的结合视觉与触觉结合综合材料结合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4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此章的学习认识立体构成的概念及特征,进而认识构成的本质。认识实体与虚体的空间作用,建立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观念。掌握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等造型要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
22、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及理解这些要素传达的感情,难点:理解立体与平面的区别,运用点线面体在造型表现上的语义做课题练习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节( 年 月 日)课次13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3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知识要点 :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与特征二)立体的本质三)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及语义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
23、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运用立体构成要素做一件作品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一章有点难度,学生对空间及负空间理解不够。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1课时) 1) 立体构成的要素 立体构成的概念与特征 2)立体的本质平面的本质立体的本质立体的联想 3)立体构成的语义 点的语义线的语义面的语义体的语义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4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
24、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高飞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07多媒体与游戏开发 共 2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此章的学习了解立体构成的要素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中对比调和,节奏和韵律,稳定与轻巧,量感与空间等美学要素难点:理解立体构成美学要素并做这方面的课题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6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2章 立体构成的美学要素知识要点 : 一)对比与调和二)节奏与韵律三)稳定与轻巧四)量感与空间感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
25、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运用立体构成要素做一件作品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章节比较重要,学生的作业情况很不错。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2课时) 1) 对比与调和材料质地 实体与空间 2)节奏与韵律重复与渐变交错与起伏特异 3)稳定与轻巧 物理稳定与心理稳定影响稳定与轻巧的的相关因素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4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26、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半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和块立体形态进行剖析,掌握创造合理形态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实践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和掌握半体构,线立体,面立体和块立体的表现形式。难点:半体构,线立体,面立体和块立体的课题训练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
27、时安排6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3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知识要点 : 一)半立体二)线立体三)面立体四)块立体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运用立体构成造型的方法要素做两件作品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章节比较重要,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很不错。有些很有创意。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2课时) 1) 半立体构成半立体的抽象构成 半立体的具
28、象构成2)线立体构成线材的排列硬线的构成软线的构成 3)面材的构成4)块的构成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4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编码总计: 学时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学 分3课程类型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核心课:是,否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否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班级: 共 个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分析不同材料的属性和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了解材料的选择与加工所达到的效果。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不同材料在三维空间的物理和化学属性以便更合
29、理的选择材料难点:材料的课题训练 课程教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次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6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第4章 立体构成的材料要素知识要点 : 一)材料的特性二)材料的质感与肌理三)材料的加工技能要点:教学步骤:一)讲授知识要点二)看图片三)布置作业 四)指导学生作业五)学生讲解自己的作业,相互讨论,老师点评 教具及教学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多媒体讲解 图片欣赏作业和思考题:运用立体构成造型的方法要素做两件作品课后分析与小结: 这章节比较重要,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很不错。有些很有创意。 学 内 容(含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一)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2课时) 1) 材料的特性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有形材料与无形材料2)材料的质感与肌理肌理的组织形式肌理的运用软线的构成 3)材料的加工材料的形与力材料的选择与加工二)课件讲解欣赏并讲解图片三)课堂作业(4课时)1)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2)讲评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