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教材2015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教材2015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新教材2015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一、单元教学内容运算定律PP二、单元教学目的1、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展一些简便计算。 2、理解和驾驭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性质进展简便计算。 3、会应用运算律进展一些简便运算,驾驭运算技巧,进步计算实力。 4、在经验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发觉过程中,体验归纳、总结和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5、在经验运算定律的字母公式形成过程中,能进展有条理地思索,并表达自己的思索结果。 6、经验简便计算过程,感受数的运算及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并在活动中学会及别人合作。 7、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加应用数学
2、的意识。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展一些简便计算。 2、理解和驾驭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性质进展简便计算。四、单元教学支配运算定律10课时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二、教学目的: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觉并驾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在探究运算律的过程中,开展分析、比拟、抽象、概括实力,培育学生的符号感。3、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概括实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发觉并驾驭加法交换律、结合律。难点:由详细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
3、加法结合律。四、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师生沟通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安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获得信息。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答复)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二)探究发觉第一环节 探究加法交换律1、课件接着出示:“李叔叔今日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0
4、+56=56+40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单独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沟通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2、视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觉?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沟通。从这些算式可以发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3、假如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觉的这个规律呢? a+b=b+a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4、初步应用:在( )里填上适宜的数。 37+36=36+( ) 305+49=( )+305 b+100=( )+b 47+( )=
5、126+( ) m+( )=n+( ) 13+24=( )+( )第二环节 探究加法结合律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生沟通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88+104)+96=88+(104+96)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6、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小组探讨。先比拟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拟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集体沟通,使学生明确:三个算式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也没变,运算的依次变了,它们的和不变。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3、假如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a+b)+c=a+(b+c)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4、初步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适宜的数。(45+36)+64=45+(36+ )(560+ )+ =560+(140+70)(360+ )+108
7、=360+(92+ )(57+c)+d=57+( + )(三)稳固发散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填写,组织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1)470+320=320+470(2)a+55+45=55+45+a(3)(27+65)+35=27+(65+35)(4)70+80+40=70+40+80(5)60+(a+50)=(60+a)+50(6)b+900=900+b(四)评价反应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沟通后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发觉的规律。(五)板书设计加法
8、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例1:李叔叔今日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例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 (88+104) +96 88+(104+96)56+40=96(千米) =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40+56=56+40 (88+104)+96=88+(104+96)a+b=b+a (a+b)+c=a+(b+c)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六、教学后记第2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的:1、知道简便运算
9、的根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展简便计算。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及生活的联络,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育学习数学的主动情感。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驾驭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计算。难点:能正确快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四、教学打算实物投影、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依据运算定律,在 上填上适宜的数或字母。 (a+b)+ = +(b+c) 125+38+75=(125+ )+382、计算并验算。 480+547 456+358 789+457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展加法的验算。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
10、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局部学问。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二)探究发觉1、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忆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接着行驶并支配好了骑车的行程。李叔叔是如何支配后四天的行程支配的?依据支配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2、解决问题。教师出示问题:依据支配,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答。依据学生答复板书:115+132+118+85。3、组织沟通。沟通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汇报预设:方法一: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千米)方法二:115+132+118
11、+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4、比拟算法。比拟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拟发觉: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变更其运算依次,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视察题目,分析是否可以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 方法:“用运算律”)5根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718+57+82 57+62+138(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遇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
12、“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展简便计算。视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无,按依次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6、凑整训练。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 283 1597 253 47 164 317 403确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快速地做出确定,必需加快我们辨别凑整数的速度。(三)检测评价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沟通,集体订正。沟通时让学生说清晰应用了什么运算律。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60+145+40+355 372+42+258 146+143+54+257(四)评价反应这节课
13、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明确只要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就可使运算简便。(五)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例3:依据支配,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关键:“凑整” 方法:“用运算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六、教学后记第3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的:1、理解并驾驭从一个数里连
14、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展简便计算。2、培育依据实际状况敏捷选择算法进展计算的意识及实力,进步视察比拟实力和思维的敏捷性。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爱好,感受数学及现实生活的联络,学会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驾驭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展简便计算。难点:学会依据实际状况敏捷选择算法进展简便计算。四、教学打算实物投影、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嬉戏。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及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师生嬉戏。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
15、中比拟常用的方法,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二)探究发觉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日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2、列式计算。组织学生独立思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沟通各自的算法。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 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日看的34页,最终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日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
16、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终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日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终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234-34-66 =200-66 =134(页)4、拓展进步。 提出问题:你最喜爱用哪种方法进展计算?为什么?234-66-34及234- (66+34)哪种计算方法更简便? 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假如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组织学生自由探讨,发表各自的意见。5、发觉、总结规律。 (1)发觉规律。 师:你
17、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如:251-30-70=251-(30+70)或154-68-54=154-54-68。 (2)总结规律。 沟通讨沦:通过刚刚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在小组内沟通一下,在计算连减时怎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依次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依据数字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算法,进展简便计算。 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 沟通后出示:a-b-c=a-(b+c)。6、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展简便计算的。(三)
18、检测评价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字。146-55-45=146(4545) 624-172-328= ( )a-b-c=a( )213-= (6832)2、想一想,不变更运算依次,谁会计算得快一些?(1)126-48-52 126-(48+52)(2)364-(153+47) 364-153-47(3)685-(228+272) 685-228-272(四)评价反应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师生沟通后总结:学习了减法的简便计算,知道了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五)板书设计连减的简便计算例1: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日又看了34页
19、,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234-66-34 234-66-34 234-66-34=168-34 =234-(66+34) =234-34-66=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在减法里: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六、教学后记第4课时 练习六一、教学内容:练习六P22P23二、教学目的:1、完成加法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练习,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和驾驭。 2、培育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及实力,开展思维的敏捷性。 3、感受数学及现实生活的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新教材 2015 第三 单元 运算 定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