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工程边坡支护设计.doc
《某某工程边坡支护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工程边坡支护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工程勘察院二一*年*月*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法定代表人: 单位技术负责: 项 目 负 责: 审 定:审 核:项目技术负责:校 对:勘察单位:*工程勘察院勘察证书资质等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级勘察证书编号:*营业执照:*电话:* 传真:*提 交 日 期 :201*年*月*日目 录0 前言10.1任务由来11、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11.1设计依据11.2设计标准11.3设计范围11.4设计原则22 边坡概况23 设计思路24 设计方案34.1 挡墙工程34.2 排水工程44.3 监测工程45 质量与施工要求55.1 挡墙施工要求55.2 排水沟施工要求65.3 其他施工要求
2、76 施工工序与工期77 工程概算7附件:11、22剖面稳定性计算书附图:1、*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工程平面布置图 1:5002 、1177剖面结构图 1:1003、板肋式锚杆挡墙断面图 1:504、截水沟、防护栏网示意图 1:10、505、监测点示意图 1:10某某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0 前言0.1任务由来201*年*月,受*市电力设计院委托, *工程勘察院承担了*新建工程边坡支护设计工作。1、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1.1设计依据(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
3、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6)*新建工程边坡支护勘察报告(*工程勘察院);(7)其它现行设计施工规范、规定。1.2设计标准拟支护边坡为岩质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类,边坡高度H15m,如果边坡出现失稳,将严重影响*的正常运行,因此,将本边坡工程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二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1.3。板肋式锚杆挡墙设计使用年限50年。1.3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新建工程用地红线周围及进站道路两侧边坡,总长约*m。1.4设计原则(1)通过本次治理,确保边坡稳定,消除安全隐患。(2)遵循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4、(3)治理工程应尽可能减少对山体的破坏,确保坡体经过治理后景观与周边自然生态相协调。(4)边坡设计为动态设计,在实际施工中若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部分地段设计有变更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调整设计。2 边坡概况*新建工程边坡位于*,地貌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单元,自然地形坡度3050,山最高高程为*m,最低高程为*m,山脚下地貌属山地丘陵地貌单元,地形略有起伏,区内出露基岩为白垩系下统馆头组粉砂岩。场地周边及道路两侧开挖平整后将形成长约*m的人工边坡,坡向42313,坡度约73。经现场调查及揭露分析,现状边坡稳定性较好,但边坡开挖后,坡度较陡,边坡基岩易风化,在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5、,潜在崩塌、滑坡等隐患,危害威胁坡脚建(构)筑物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须及时对削方边坡采取支护措施。3 设计思路依据变电站新建工程场地自然斜坡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情况结合拟开挖边坡的特征,在确保边坡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具体思路:首先按建设场地设定标高及围墙线外推2m作为坡脚线进行削坡,其次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确定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对削方边坡进行支护削坡边界线后缘设置防护栏网及截水沟等综合治理措施。4 设计方案4.1 挡墙工程边坡按1:0.3坡率自上而下削坡,坡面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支护,挡墙高度28m,总长约263m。挡墙肋柱间距4.0m,断面宽0.4m,厚度0.
6、5m,壁板厚度0.3m,挡墙内设双层钢筋网,竖筋与水平分布筋均为HRB400直径16mm,间距200mm,混凝土强度C30,钢筋保护层厚度5cm。肋柱部位挡墙基础深度0.8m,宽度0.6m,基础纵筋HRB400直径18mm,箍筋HRB400直径16mm,间距150mm;无肋柱部位挡墙基础深度0.4m,宽度0.4m,基础纵筋HRB400直径16mm,箍筋HRB400直径8mm,间距200mm。基础底部设0.1m厚C25素混凝土垫层。挡墙锚杆水平间距2m,竖向间距2m,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锚杆孔径110mm,入射角20,锚杆钢筋HRB400直径25mm,长度4m、6m。端部弯折与肋柱竖筋焊接。锚头
7、处增设2根HRB400直径18mm附加吊筋。砂浆强度M30,灰砂比0.81.5,水灰比0.380.5,注浆压力0.30.5MPa。肋柱间壁板设泄水孔,底排泄水孔距地面0.3m,水平间距2m,竖向间距2m,孔径50,采用PVC管制作,外倾坡度5%,进水侧设砂砾石反滤包,并用透水土工布或棕丝网绑扎牢固。泄水孔优先设置于裂隙渗水点处。4.2 排水工程削坡边界外推5m设置一道截水沟,断面矩形,净宽0.5m,净深0.4m,两壁及底厚0.15m,总长250m,地形坡度大于10%时应设置跌水台阶。4.3 监测工程(1)施工过程中监测在削坡开挖整个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建议做如下的监测:施工时
8、指派专人对边坡开展巡查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工,立即安排施工人员撤离,并向有关单位上报。施工阶段每天至少监测1次,非正常情况下增加观测次数。施工期间每天有专人收听气象预报,提早做好预防大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准备。(2)完工后监测支护工程完工后,在墙顶及边坡后缘平台共设置13个监测点,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监测点的布设详见平面图,具体制作见监测桩大样图。完工后监测周期不短于1个水文年,以宏观巡查观测为主,GPS精确测量为辅。宏观巡查观测正常频率34次/月,雨季56次/月,遇强降雨应加密监测频率,应作详尽记录。GPS精确测量每1次/2月,共6次。边坡工程施工过程及监测期间遇到下列情况
9、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a)有软弱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有水平位移迹象或支护结构受力裂缝有发展;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或支护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允许值;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500或20mm,以及其水平位移速度已连续3d大于2mm/d。(b)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曲、断裂、松弛或破坏的迹象。(c)边坡底部或周围岩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边坡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d)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已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5 质量与施工要求5.1 挡墙施工要求 坡体开挖应采用逆作法施工,自上而下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工程 支护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