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总 复 习总复习目的及内容(第1课时)一、复习内容 1、数及代数(1)第一单元“加及减”。(2)第三单元“数一数及乘法”。(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4)第七单元“分一分及除法”,第九单元“除法”。(5)第二单元“购物”。2、图形及几何:X|k | B| 1 . c|O |m(1)第四单元“图形的改变”。(2)第六单元“测量”。3、综合及理论:本册教材支配了“班级旧物市场”和“找寻身体上的数学隐私”两个理论活动。二、 复习重难点:1、加及减2、表内乘除法。3、平移、旋转及轴对称4、元、角、分三、复习目的:1、“加及减”。通过复习,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利
2、用竖式娴熟.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仔细.细心.耐性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2、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局部的名称;能依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娴熟的计算表内乘法。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娴熟地求商。3、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相识数学及生活的联络。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精确地分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娴熟地运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4、图形及几何“图形的改变”。学生经验视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阅历;在观赏及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
3、计的乐趣。通过视察活动,初步开展空间概念。“测量”。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相识了厘米和米,相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学问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5、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依据详细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课后小结: 加及减的复习(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97第1题、P98“相互启发”、P100第6题、P101第13题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娴熟驾驭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展
4、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实力。教学过程:一、根底学问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留意什么?2、学生小组内沟通。3、全班反应,归纳小结。w W w . K b 1.c o M4、稳固练习,P97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二、开展练习1、完成P98页第1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的。2、完成P101第13题:先估算再笔算。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赐予他们辅导和时机,培育他们学习的自信念。3、练一练。(补充练习题)3619
5、17481623132710三、实际应用1、完成P100页第6题,101页第10题的第一小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沟通。2、小挚友跳绳:小明小红小东小丁45下36下53下60下(1) 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课后小结: :/w ww.xkb1. com随 堂 练 一 练 (一)1、 学校有15只白兔,37只黑兔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拿走了18只兔子,学校如今有多少只兔子? 2、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成功街车站有17人下车。(1)车上还剩多少人?(2)又上来19人,如今车上有多少人?3、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
6、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4、学校合唱团原来有36人,有17人毕业,又新参加9人,合唱团如今有多少人? 5、(1)70减去24,差是( ),再减去27,得( )。(2)26加上53和是( ),再减去39,得( )。(3)在73+18-25中,先算( )法,在80-47+33中,先算( )法。(4)在里填上、或=。 63-2515+15 36+3035+25 91-2582-39 6、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32+49-17= 45+26+29= 85-37-28= 7、填表格班级分类舞蹈美术英语合计一班322536二班234090三班281887四班3523858、猜动物年
7、龄(1)小熊说,我的年龄等于24加上36再减去26.小熊今年多少岁? (2)山羊说,26加上42再减去59,就是我的年龄。山羊多少岁? :/w ww.xkb1. com 9、试验小学足球队有42人。有8名队员已经毕业了,新参加17人,如今足球队有多少人?“表内乘除法”的复习(第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97页第2、3、4、5、6,P99102第5、7、8、9、10题第2小题.11、12、第16题。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及各局部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娴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2、学生会依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3、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实力。教学重点、难
8、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依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根底学问1、同桌相互背乘法口诀。2、沟通反应: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娴熟吗?还存在什么问题?3、教师抽查。4、先把口诀补充完好再依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三五()六九()()四十二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根底上驾驭计算方法。二、开展练习。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97页的第5.6题。2、沟通反应。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99页第1题然后校对。三、实际应用1、独立完成99101页第4.5.7.8.11.12题。先在小组内轮番提出问题
9、并解决。全班沟通反应。(教师多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时机。)2、102页的16题。(1) 读题,扶植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配花方案。(3)全班沟通。激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留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展描绘,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X k B 1 . c o m课后小结:随 堂 练 一 练 (二)一、填空。 67=( ) 94=( ) 427=( ) ( )( )=24( )7=14 48=( ) 284=( ) ( )( )=8279=( ) 5( )=35 ( )7=63 ( )7=2246=( ) 122= ( ) 366=( ) 48( )=6二、接力赛24 8
10、5 3 7 7 4 28 7 9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得数不是4的算式是( )。 A、123 B、164 c、246 D、364 2、得数是1的算式是( )。 A、99 B、88 C、81 D、1-1 3、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4267、5775C、4978X|k | B| 1 . c|O |m四、你能写出几个得数是6的除法算式6 五、你知道吗?1、一共有( )辆小汽车。(辆)2、假如把这些小汽车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辆。 (辆) 3、假如9辆小汽车排一行,可以排( )行。 (行)六、在表格里填上适当的数。有几个盘子2每个盘子放几个桃子9七、一只 要5元,调皮
11、有14元,可以买3个 吗?八、看图编除法题。“米和厘米、图形的改变、人民币”的复习(第4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103页。教学目的:新|课 |标| 第 |一| 网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学生进一步娴熟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3、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精确地分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娴熟地运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4、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实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培育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的实力。教学打算:图,尺子等。教学过程:一、米
12、和厘米的复习1、回忆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学问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沟通,答复。2、表象及进率(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学生理解表象及进率,教师主动评价学生的方法。(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3、估计及测量(1)下面这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2) 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刚好发觉出现的错误。(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上册 数学 复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