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最新.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最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2022最新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22最新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8页例1和做一做,5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页练习十的第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小数的性质,1,2,3题。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些小数化简或进行改写; 2.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学校门口的两家文具店,左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
2、8元,右边一家的三角板套装售价是2.80元,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的价格比较起来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样比较的? 2、为什么2.8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性质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教师投影米尺图),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以0.1米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图: 关于0.10米、0.100米,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 (3)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
3、把形成的一致意见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图: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图: (4)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把道理讲出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5)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
4、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2、验证性质 (1)同学们自己完成58页“做一做”。 (2)让学生从直观图上比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运用性质 1、教学例2 (1)教师对学生说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板书:化简) (2)学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学生讨论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全班交流、强调小数的性质中说的是“小数的末尾的0”。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1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2、教学例3: (1)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
5、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2)学生自己完成。 (3)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4)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的右下面点上小数点。 (5)完成59页做一做第2题。 A、学生自己完成。 B、全班订正答案。 3、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讨论下面的3个问题: A、0.70,去掉0, 小数的大小变不变? B、4.08去掉0,会怎么样? C 、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吗? (2)全班齐读小数的性质,强调性质中的“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
6、0”. 四、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课本58.59页,提出质疑,大家交流解决。 五、巩固练习 1、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不正确的请举出反例。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练后问:你认为在小数性质的表述语中,哪几个词语最重要?(教师在"小数"、"末尾"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2、做64页练习十第1、2、3题。 第1题让学生练习后说说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数中的0不论何处都不能去掉;(2)小数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课总结 1、
7、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评价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学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22最新2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 激兴导入 1、学生
8、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
9、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上往下观察 (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10倍。 分别把3式与1式、4式与1式作比较再研究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整理并总结出右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2、推导左移规律。 (1)猜测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会变大,猜一猜小数点向左移动小
11、数有什么变化? 共同验证 整体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越变越小。 (2)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下往上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全班交流)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数学语言讲究精确,师强调缩小到原数的 ) 分别把2式与4式、1式与4式作比较研究提出的问题。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整理并总结出左移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3)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
12、小)到原数的(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4)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3、记忆规律。 (1)用最短的时间记忆规律 (2)和同学们分享记忆小窍门。 (3)、一起总结小数点歌谣 小数点,真调皮,右移一(位)二(位)三(位)扩大十(10倍)、百(100倍)、千(1000倍);左移一(位
13、)二(位)三(位)缩小十()、百()、千() (4)选择性地提问规律。 4、解答课始提出的疑问。 我们课始的疑问有答案了吗? 擦掉问号改成感叹号。 质疑: 小数点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用数字“0”补齐。 三、巩固应用 内化新知 1、帮助师徒四人闯过数学王国的关卡。 2、帮助小猪快餐店解决困难。 快餐店价格中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让价位变低。 (设计意图:多层次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并利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一
14、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思维习惯)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22最新3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616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组数的比较,观察各数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探索及掌握。 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
15、解及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挂图(小数点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1)把5米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米?(2)把5000厘米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0.004 0.4 0.04 (二)导入新课 1.师:出示小黑板下面是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纪录。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据对不对? (小明14.5米,小红1.38米,小李0.14米) 2.师:你们笑什么呀? 生:小明的身高不对。14.5米太高了。 生:用手比小李0.14米也不对,0.14米只有这么高 师:两个错的数据错在哪里?小数点写错了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一 单元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案设计 2022 最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