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最新例文.doc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最新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最新例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最新例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最新例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 2.能将已知数在上表示出来,能说出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画,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
2、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动手画,动脑概括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师生同步画,学生概括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大家知识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 生: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 (出示投影1) 三个温度计.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0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
3、度是多少? 生:2,-5,0. 我们能否用类似温度计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从温度计用标有读数的刻度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这个事实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再从温度计这个实物形象抽象出来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培养了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的画法 与温度计类似,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 原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为正方向 那么相反的方向(从原点向左)
4、则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相当于温度计上每1占1小格的长度). 【教法说明】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一起画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把类比作为一种重要方法贯穿于概念形成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领悟这种思想方法.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1)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4)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 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思考
5、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都画出什么?然后归纳出的定义.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相互叙述,互相纠正补充,语句通顺后举手回答.大家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纠正后板书. 2.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 向学生提出问题:上为什么要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呢?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结合温度订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从而知道三要素的重要性,了解三者缺一不可,认识和掌握判断
6、一条直线是不是的依据.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讨论.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2) (1)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对不对?为什么? (2)下列所画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不准讨论,想好后举手回答. 让其他学生对其回答进行评判,对确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给予讲解.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的概念. 答案:(2)缺原点,缺正方向,不是射线而是直线,缺单位长度,提醒学生注意在同一数轮上必须用同一单位长度进行度量.是,同时为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基础. 4.有理数与上点的关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所
7、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上的点来表示. 例1 画一条,并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5,0,-2.5, . 学生练习: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然后在上标出各点,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教法说明】让学生动手自己画,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例1是把给定的有理数用上的点来表示,完成由“数”到“形”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出示投影4) 例2 指出上 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先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学生举手回答 解:A表示-3;B表示 ; C表示3;D表示 ;E表 . 【教法说明】例2是让学生说出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完成了由“形”到“数”的思维过
8、程.例1、例2从各自不同的两个侧面,体现出数形结合,渗透了数形之间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 5.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5) 说出下面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将-3, ,1.5,-6, ,2.25,-5,1 各数用上的点表示出来. 【教法说明】题由点读数练习,题由数找点练习,进一步巩固加深本节所学的内容. (三)归纳小结 师: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章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进行的. 掌握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
9、不成立,即上的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以后再研究. 八、随堂练习 1.判断题 (1)直线就是( ) (2)是直线( ) (3)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上的点来表示() (4)上到原点距离等于3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 ) (5)上原点左边表示的数是负数,右边表示的数是正数,原点表示的数是0.( ) 2.画一条数轮,并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5,0,+3.2,-1.4 九、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56页1、2. (二)选做题:课本第56页及第57页B组l. (三)思考题: 在数轮上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 在数轮上表示-6的点在原点的_侧,距离原点_个单位长度,表示+6的点在原点
10、的_侧,距离原点_个单位长度. 【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他们都能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并使部分学生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十、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答案 1. 2.略 作业 答案 (一)必做题 1.(1)依次是 (2)依次是 2.依次是 (二)选做题: 3.略 B组1.(1)-6,(2)-1,(3)3;(4)0 (三)思考题: 左,6,右,6 探究活动 (1)在上表示出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和4.5个单位长度的点,并用“”号将这些点所表示的数排列起来; (2)写出比-4大但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 分析:画时,
11、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1)在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和4.5个单位长度的点各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关于原点对称.画出这些点,这些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就排列出来了; (2)在上画出大于-4但不大于2的数的范围,这个范围内整数点所表示的整数就是所求.“不大于2”的意思是小于或等于2. 解:(1)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的点是+3和-3,距离原点4.5个单位的点是+4.5和-4.5. 由图看出: -4.5-334.5 (2)在上画出大于-4但不大于2的数的范围. 由图知,大于-4但不大于2的整数是:-3,-2,-1,0,1,2. 点评:利用,数形结合,是解这一类问题的好方法.
1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最新例文2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
13、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 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 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七年 级数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案设计 最新 例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