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docx
《2022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 2022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1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重点: 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
2、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
3、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2022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2 设计说明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4、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小象称重这一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看图、讲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适用于质量较重的物体。 2.注重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不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认识“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40名学生站在一起,体会1吨有多重,同时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丰富学生对“吨”的认识,巩固学生对“吨”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的有关吨的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教
5、材中的情境图。 师:图中的小象在干什么?你能讲讲这个故事吗? (学生看图,明确图意,并讲述故事情节)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对“吨”这个质量单位有了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讨论,体会“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 2.导入:“吨”究竟是多大的质量单位呢?1吨有多重?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板书:1吨有多重) 设计意图:用小象称重这一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认识“吨” 1.掂一掂,想一想。 将准备好的重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掂一掂,请学生说说体会。 师:重1千克的物品在我们手上已经感觉沉甸甸的了,你们知道1吨里面有多少个1千克吗? 课件出示吨与千克的进率
6、:1吨=1000千克。 请学生想象1000个1千克有多重。 2.看一看。 (1)师:我们班有40人,每人约重25千克,现在请同学们站在一起,互相看一看,我们这么多人的体重加在一起大约是1吨。 (学生站在一起体会1吨有多重) (2)课件出示图片: 师:从这些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出每张图片的意思,并明确物体质量很大的时候需要用“吨”作单位) 3.说一说。 (1)出示教材中的实例,请学生说说哪些地方用到了“吨”。 桥梁承重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电梯限重1000千克(1吨) (2)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还见过“吨”。 (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读给全班同学
7、听)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实例,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增加学生对“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4.解决问题。 出示教材47页下面的例题,请学生先理解题意,再与同伴说一说,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一卡车货物重3吨;一桶食用油重2千克;一支牙膏重50克;一头牛重250千克) 2022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
8、行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 ,指名说口算过程.(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 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回答.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 板书课题:6加几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1)板书: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全班进行交流: 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
9、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愿意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板书: 指名回答.(如果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 推算出来的,在此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如果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学生分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板书: , , 师:这几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可能会出现几种做法: 想: ,所以 ) 比较:哪种方法能很快说出得数?(用交换加数的位置, 来推算 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继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师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案设计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