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范文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2、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
3、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 学生汇自己的体重。 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 说说自己的感受。 感受1吨 (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
4、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 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 (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 (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 三、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
5、吨。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
6、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
7、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
8、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
9、个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
10、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
11、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案设计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