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模板.docx
《最新初一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一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模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初一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设计模板 最新初一数学教案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 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2.提出
2、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 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 重叠比较
3、法 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 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p="">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如图1-6. 教师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 数量比较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
4、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 因为 量得AB=-cm,CD=-cm, 所以 AB=CD(或ABCD). 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较线段的大小,还会比较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比较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较?(数轴)再问:比较线段的大小与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数的大小. 三、应用实例,变式练习: 1.如图1-7,量出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比较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图1-8,根据图形填空. AD=AB+_+_,AC=_+_,CD=AD-_. 3
5、.如图1-9,已知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找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4.如图1-10,根据图形填空,(1)AB=_+_+_.(2)AB-a=_+_. 四、小结 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 五、作业 p.18,1.2题.p21,2.3.4题.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
6、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 3.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 4.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5.为避免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出现悬念.如:开始的
7、提问“线段是几何图形,它与数字有什么联系?”“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比较大小?”等.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6.如果感觉课堂密度小,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题.如: (1)量一量老师的大三角板中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再量一量自己手中同样的小三角板各边的长,算一算相等的角所对的边长度的比值,是否相等.(为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做一些铺垫) (2)量一量课桌四条边的长,再量一量课本四条边的长,算一算长边与长边的比、短边与短边的比.(得到角相等的图形,边不一定成比例) (3)在同一时间下,两棵高矮不同的大树的影子的长度自
8、己量出,然后比较大小,想一想这两棵树哪一棵高?(对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的三个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很好的认识数学世界的实例.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最新初一数学教案设计模板2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等概念的区别. 2.理解射线及其端点、线段及其端点、延长线等概念. 3.掌握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对学生继续进行几何语言和识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几何语句.准确区别直线、射线和线段等几种几何图形.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射线、线段的概念、性质、画法的教学,使学生体验到从实践到理论,
9、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敢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射线、线段的具体实例体验形象美;通过射线、线段的图形体验几何中的对称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学:直观演示、阅读理解与尝试指导相结合. 2.学生学法:以直观形象来理解概念,以动手操作体会画法及性质的比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线段、射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二)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三)疑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四)解决办法 通过学生小组内的讨论,针对直线、射线的概念、图形性质进行对比归类,教师根据学生回
10、答整理,从而解决三者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疑、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软盘)、直尺.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知识,阅读书本相应段落、自己动手操作等,使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射线、线段的概念、表示、画法等. 2.通过反馈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射线、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及与直线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画图题,增强对知识点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整体感知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发现的模式进行教学,再辅以练习巩固.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1、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直线的实例,上节我们也举出了很多实例.我们知道,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手电筒或探照灯射出的光束,只向一个方向延伸(可用电脑显示),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一种新的几何图形射线. 板书课题: 板书 1.2 射线、线段 探索新知 1.射线的概念 师:通过演示,我们发现射线向一方延伸.其实,它是直线的一部分,我们给它一个定义(板书射线的定义). 板书射线: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 如图1,直线 上的一点 和它一旁的部分就是一条射线,点 就是这条射线的端点. 图1 【教法说明】关于射线,教师可更形象地解释:“
12、射线”就是像手电筒或探照灯“射”出的光束一样,因此,取名“射线”.这样可使意义与名词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此印象深刻.对于定义只简单提一下;不作发挥,并告诉学生:我们以后还要学很多图形的定义. 2.射线的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13页,射线的表示方法这一自然段,并在练习本上表示一条射线,并注意射线的表示方法中应注意什么. 【教法说明】学生看书能看懂的问题,教师就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自己支配自己,而不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 学生看书后回答射线的表示方法,教师演示画出图形. (1)用射线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表示,但端点字母要写在前面.如图2,记作:射线 . 图2 (2)射线也可以用一个
13、小写字母表示.如图3: 记作射线 .注意“射线”两个字要写在 的前面. 反馈练习:出示投影1 如图3:射线 与射线 是同一条射线吗?射线 与射线 是同一条射线吗?射线 与射线 是同一条射线吗? 图3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练习,强调射线的方向性.端点相同,方向相同的射线才是同一条射线. 3.射线的画法 由学生看书后,在练习本上练习画图,找同学到黑板上画一条射线并表示出来.由学生说出画射线的要领.如图,画射线 一要画出射线端点 ;二要画出射线经过点 ,并向 一旁延伸的情况.请同学们说出:射线 与射线 的端点,并画出这两条射线. 4.线段的概念 教师由射线定义引出线段定义,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
14、叫射线.我们研究了其表示方法,画法.那么,在直线上取两点又该怎么样呢?画出图形 . 我们叫这两点间的部分为线段.(板书定义) 板书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如:长方体、正方体的棱等就是线段. 【教法说明】介绍线段定义后,可让同学们说出我们周围线段的实例,以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想像力.同时,也帮助理解线段的概念. 5.线段的表示方法 师:像直线和射线一样,线段也有两种表示法.你能依照直线和射线的表示方法,试着说出线段的两种表示方法吗?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线段的两种表示方法:如图4, 、 为端点的线段,可以记作线段 或线段 ;也可以记作线段 . 图4
15、 【教法说明】有直线、射线表示方法的基础,对线段的表示方法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教师不必强加给他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出其表示方法,体会其中的成就感.教学中一定注意,只要是学生自己能够理解、能够通过自身垢体会悟出的知识,教师就不要一味地“灌”,要使学生学会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思考:线段 和线段 是同一条线段吗? 6.线段的画法 学生自己画线段,体会其画法,总结画线段的要领. 学生活动:在练习上画线段,同桌讨论画线段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注意问题. (1)画线段时,要画出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不要画出向任何一方延伸的情况.(在这里可提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回答会说出:向两方
16、延伸则成了直线,向一方延伸则成了射线.定会领略出射线、直线、线段的区别.) (2)以后我们说“连结 ”就是指画以 、 为端点的线段.说明:“连结”是几何的专用名词,专指画出两点间的线段的意思. 7.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师:上节我们研究了直线的有关问题,这节我们又研究了射线和线段,通过我们的学习,你能试着总结一下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吗? 学生活动:同桌间相互讨论,在练习本上小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教法说明】学生总结一定不会有层次,但要放手让他们讨论,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这也是学习几何中常用的方法,对一些概念、图形性质等往往需要对比归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7、教师从开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联系: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直线的有限部分. 区别:直线无端点,长度无限,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教法说明】对于练习中的第1题要让学生把图形和几何的语句统一起来;第2题也可问以 为端点有几条射线;第3题要注意所填的词应恰当. (四)总结、扩展 由学生填写下表,归纳本节知识点. 八、布置作业 看本节所讲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最新初一数学教案设计模板3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 2、 会
18、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 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究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则的探索及运用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展示足球赛图片,你知道足球赛中“净胜球”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口答,教师介绍净胜球的算法:只要把各场比赛的结果相加就可以得到,由此揭示课题。) 二、 探求新知 1、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 (1)、如果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又赢了2球,那么全场累计净胜几球? (2)、如果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那么全场累计净胜几球?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若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初一 数学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案设计 设计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