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4古诗三首主备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 .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2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卜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 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集体智慧)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 .会认“径、斜” 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2 .通过看注释,
2、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 累理解诗意。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 受诗歌美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大自然的花草树 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 得更加奇妙。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占诗。(学生自由交 流)2 .(课件出示)描写四季的古诗,鼓励学生阅读积累。3 .导入课题:深秋的一天,诗人杜牧乘着马车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 美景所吸引,他触景生
3、情,挥亳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一一山行。这节再创及反思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山行(杜牧)4 .(课件出示)古诗山行,学生自由朗读。5 .简介作者。(课件出示)二、诵读古诗,探究初成。(-)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 .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 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 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课件出示)2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3 .检查交流情况。(课件出示)(-)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由字格课件)1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径、斜”是左右结构的字,“径”要写得左窄右
4、宽;“斜”要写得左右 等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是上宽而扁,下长而宽;“寒”上窄 下宽。2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一)初解诗意。1 . “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你知道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是什么 季节吗?(深秋)诗中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季节呢?(霜叶、寒、晚表示季 节)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霜叶)2 .正是美丽的枫林晚景使得作者难以抑制自己的惊喜之情,作者的什 么动作让我们感受到这份惊喜?(停车)3 .诗人为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二)深入体会
5、。1 .教师导言:深秋时节,天气已经转冷。远处山林中诗人杜牧乘坐的轿 子正慢慢走来,首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什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 有人家。)2 .(课件出示)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片,学生认真观察说说看到的景物。结合图片小组交流景物的特点。3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4 .教师导言:正当轿子缓缓前进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发生了 什么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5 .(课件出示)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片。结合图片小组交流景物的特点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6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7 .引导体会:“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句
6、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 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 加淋漓尽致,以至作为名句千古流传。(三)检查背诵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第二课时赠刘景文【课时目标】1 .会认“赠、文等8个生字,会写“赠、刘”等7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 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3 .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秋 天的景色吗?2 .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 常常吟
7、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一一赠刘景文(课 件出示)知道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吗?认读生字:赠、文IJ,读准平舌音“赠”, 边音“刘二3 .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课件出示)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课件出示)(二)学习前两句诗。1 .指名朗读古诗赠刘景文,教师评议: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 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2 .指名说,板书:荷菊3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课件出示)荷 花荷叶图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引导理解一一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古诗三首 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古诗 集体 备课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