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doc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程 标 准文件编号ZJIC/C6/0101014版本05修改状态0名称道路建筑材料页码17/17生效日期2012-09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钢结构制作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 时:88 学 分:5.5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道路、桥涵、隧道等工程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质量检测方法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分析解决道路、桥涵、隧道等工程材料实训相关问题的能力。在道路、桥涵、隧道等工程建设领域中,工程质检员及工程实训的中级工、高级工是本专业的
2、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工种,该工种考试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都是本课程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本课程是本专业的证书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达到具有解决工程建设材料技术性能和实训的能力。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工程地质与土质土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高等数学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测量技术、土建力学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二、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根据交通土建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情况,通过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质检、实训、检测岗位能力要求与素质、知识结构关系,重
3、新构建了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原有分散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情境化,实现了所学知识与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材料实训与检测能力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等要求出发,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学生对材料实训操作、计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1)设计五个学习情境即:钢筋混凝土材料;砌体工程材料;路基填筑材料
4、;路面基层材料;路面面层材料。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可分别采用课堂讲授、行动导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任务引领教学、理实一体化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3)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课程设计思路(1)目标设计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
5、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2)内容设计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五个学习情境:钢筋混凝土材料;砌体工程材料;路基填筑材料;路面基层材料;路面面层材料。钢筋混凝土材料包括道路、桥涵、隧道等工程中常用的水泥、集料、水泥混凝土以及钢筋等材料;砌体工程材料主要针对道路、桥涵等工程中的砌筑结构或构件,主要包括砌筑石料、建筑砂浆等材料;路基填筑材料包括用于填筑路基的各类土质材料和土工合成材料;路面基层材料主要为半刚性基层材料;路面面层材料主要包括沥青、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按照以上五个情境进行教学设计,不但涵盖了路基
6、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建设的常用材料,更是通过改变知识与能力在课程中的排序,达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有效合一,即达到教学内容与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一致。(3)项目设计基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从事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分部分项工程为特点,依托分部分项或单位工程来设计课程教学项目,以真实或模拟的任务为载体来组织道路建筑材料的教学过程,根据每个情境的内容不同,分别构建课程的项目和任务,通过每个具体任务开展基本的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道路与桥梁工程实训能力。(4)考核评价设计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考核依据,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
7、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即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即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自主学习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考核方案以学习情境为序,考核目标按教学任务分为理解(A)、掌握(B)、操作(C)和综合运用(D)四个层次进行。三、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引领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道路、桥涵、隧道等工程建设常用材料技术性能及要求,具备常用材料的实训能力。即掌握水泥、集料、水泥混凝土、钢筋、钢绞线、石料、建筑砂浆、石灰、土、稳定土、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掌握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等配合比设计,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常用
8、材料的实训操作,并能够依照现行标准、规范或规程对实训结果进行正确评价,能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教书育人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1专业能力目标: 能正确描述常用道路桥梁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与技术要求; 会进行路桥梁工程常用材料的实训操作; 会进行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会进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组成设计; 会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能够依照现行规范、标准及规程完成实训报告。具体要点如下: 水泥的技术性能及实训; 集料的技术性能及实训;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水泥混凝土实训
9、; 普通钢筋的技术性能与实训; 预应力钢绞线的技术性能与实训; 石料的技术要求及实训; 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能和实训; 土的技术性能与实训; 石灰的技术性能及实训;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技术性能及实训;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组成设计; 沥青材料性能及实训;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实训; 熟悉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特性与应用。2.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学生与人协助工作的良好品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
10、、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3.方法能力目标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规划组织工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统化思考的能力。四、学习情境设计1.学习情境划分表1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学习情境划分表序号学习情境任务(项目)单元参考学时1钢筋混凝土材料1水泥混凝土材料32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2砌体工程材料1砌筑石料82建筑砂浆3路基填筑材料1路基填筑用土82土工合成材料4路面基层材料1石灰材料122水泥稳定类材料5路面面层材料1沥青路面材料282水泥路面材料2.学习情境描述表2 学习情境1描述学习情境1
11、 钢筋混凝土材料学时32学习目标能对水泥、集料、水泥混凝土、钢筋和钢绞线的常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能进行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掌握集料、水泥、水泥混凝土和钢材的技术性质,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性质与使用方法。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项目1水泥混凝土材料任务1 :课程导入(4学时)1. 课程介绍2.拌制水泥混凝土,并制成抗压强度试块(先做后学)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任务2 :水泥材料性能及实训(8学时)1. 水泥性能和技术性质;2. 水泥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实训;3. 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
12、、任务驱动、实训任务3: 集料性能及实训(8学时)1.集料性能和技术性质2.细集料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含泥量实训;粗集料及混合料筛分、密度及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和磨耗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任务4 :普通水泥混凝土性能、实训及配合比设计(6学时)1.水泥混凝土性能和技术性质2.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拌制、工作性和表观密度实训(水泥混凝土按设计强度配制)3.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实训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项目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任务5 :钢材性能及实训(6学时)1.钢材性能和技术性质2.钢材洛氏硬度实训、钢筋拉伸、冷弯实训3
1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4组以上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实训室1.实训操作能力2.数据处理能力3.编制报告能力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2.具备丰富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实训经验。表3 学习情境2描述学习情境2砌体工程材料学时8学习目标能对石料和建筑砂浆的常规技术指标进行实训,能进行建筑砂浆的组成设计。掌握石料和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建筑砂浆的组成设计方法。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项目1砌筑石料任务: 砌筑石料性能与实训(3学时)1.岩石性能和技术性质2.石料抗压强度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
14、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项目2建筑砂浆任务:建筑砂浆性能与实训(5学时)1.建筑砂浆性能和技术性质2.建筑砂浆稠度、抗压强度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4组以上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实训室1.实训操作能力2.数据处理能力3.编制报告能力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2.具备丰富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实训经验。表4 学习情境3描述学习情境3路基填筑材料学时8学习目标能对土的和土工合成材料常规技术指标进行实训。掌握土和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性质,了解特殊土的技术性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项目1路基填筑
15、土任务:土的工程性能及实训(5学时)1.土的性能和技术性质2.土的界限含水量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项目2土工合成材料任务:土工合成材料性能及实训(3学时)1.土工合成材料性能和技术性质2.土工合成材料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4组以上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实训室1.实训操作能力2.数据处理能力3.编制报告能力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2.具备丰富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实训经验。表5 学习情境4描述学习情境4路面基层材料学时12学习目标能对石灰和无机结合
16、料稳定土的常规技术指标进行实训,能进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组成设计。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技术性质和组成设计方法。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项目1石灰任务1:石灰的性能及实训(4学时)1.石灰性能和技术性质2.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项目2水泥稳定类材料任务1:水泥稳定类材料性能、实训及组成设计(8学时)1.稳定土性能和技术性质2.水泥稳定土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影像资料4组以上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实训室1.实训操
17、作能力2.数据处理能力3.编制报告能力1.讲师或工程师以上职称;2.具备丰富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实训经验。表6 学习情境5描述学习情境5 路面面层材料学时28学习目标能对沥青-沥青混合料和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常规技术指标进行实训,能进行道路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掌握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掌握道路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项目1沥青路面材料任务1:沥青材料性能及实训(8学时)1.沥青性能和技术性质2.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实训3.实训成果计算和分析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实训任务2: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实训及配合比设计(16学时)1.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建筑材料 道路 建筑材料 课程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