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进阶加时练(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教材】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进阶加时练(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进阶加时练(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 .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推崇伦理美德,以德为先,强调人性的修养;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内容以 理为先,追求科学理性,”以探求自然界与人类奥秘”为重要内容。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在 于()A.办学体制的差异B.教育目的的不同C.经济水平的差异D.选官制度的迥异.晚清民国时期,由于梅州市松口镇华侨踊跃捐资助学,当地学校不但收费低廉,甚至免费并聘请 名师硕儒或留洋归来的学子做老师,出现了 “乡村虽偏僻,但无一二里无童声”的盛况。据此可 知()A.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B.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C.当地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D.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开展3.1953年以后,中共上海
2、市委先后开办了 11所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以及各类专业干 校。至1955年底,从各级党校毕业的干部就有25300多人。上海的这一做法()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保障C.完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D.提高了广大干部的科学素养4.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列举了两宋书坊名称22个。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 录后等处,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名称。该现象说明()A.两宋已有版权保护意识B.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普及C.商品经济促进书坊繁荣D.技术革新推动文化传播5,自16世纪以来,欧洲国家的藏书逐渐从修道院图书馆的狭小空间里解放出来,阅读开始走向大 众,各类经营性质的图书馆兴起
3、并繁荣。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 后,公共图书馆逐步消除了对读者阶层、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据此可知,近代欧洲图书 馆()A.满足了宗教改革的耍求B.推动了社会教育不断开展C.表达了工业革命的兴起D.服务公众的职能逐渐强化6.200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是1949年的51.3倍。博物馆1893个,是1949年的90.1倍。共有广播电台257座,而1949年只有49个;电视台从无到有,到达277座。全年生产故 事影片406部,而1978年仅生产故事片4部。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这 说明()A.经济开展促进公共文化建设B.国家政策左
4、右百姓精神生活C社会需求决定民生建设取舍价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7.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由国家为大英博物馆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在实际中多为一纸空 文。19世纪开始,英国议会愿意花费公共资金来扩充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也得到 向;原那么:由所学知识可知,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原那么是:切实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合理开 发,适度利用;提高保护技术。19.答案:例如一长城。长城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伴随中国长达两千多年;长城是人类文 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堪称世界建筑奇迹长城又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 族的象征。古往今来,围绕长城留下的诗词歌赋、民间文学
5、等表达了丰富内涵的文化遗产,具有 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并且也是长城内外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见证,有其较高的历史和战略价值。 例如二雅典卫城。它是古希腊文明的标志,是欧洲文明诞生地之一;其是希腊最杰出的古代城市 建筑群;是古希腊城邦社会繁荣兴盛,强大富足的表达,阐释了古希腊繁荣兴盛的城邦文明;其 神话和宗教为代表的古希腊艺术文化特色,闪耀着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例如三佛罗伦萨城市中心。它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繁荣的 商业重镇的历史见证;是近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杰作。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教堂雕塑和绘画 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光芒。例如四德文特河流工厂群。是18
6、19世纪早期工业文明开展的发祥地之一的历史见证;见证了人 类工厂系统的诞生;表达了英国工业革命依靠水利开展的水利棉纺织业新技术;是具有历史和科 技影响力的工业景区;其工业建筑群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见证了该地区工厂生产形式下的工业 文明经济的开展。解析:根据题意要求,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局部)简表中任选两项遗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分别说明它们被列入世界遗产转录的理由。如选择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历 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伴随中国长达两千多年;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 一,堪称世界建筑奇迹长城又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围绕 长城留下的诗词歌
7、赋、民间文学等表达了丰富内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并且 也是长城内外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见证,有其较高的历史和战略价值。如选择雅典卫城,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它是古希腊文明的标志,是欧洲文明诞生地之一;其是希腊最杰出的古代城市建筑 群;是古希腊城邦社会繁荣兴盛,强大富足的表达,阐释了古希喈繁荣兴盛的城邦文明;其神话 和宗教为代表的古希腊艺术文化特色,闪耀着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光芒。如选择佛罗伦萨城市中 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繁荣的商 业重镇的历史见证;是近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杰作。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教堂雕塑和绘画作 品闪耀着人文主
8、义,文化艺术的光芒。如选择德文特河流工厂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1819 世纪早期工业文明开展的发祥地之一的历史见证;见证了人类工厂系统的诞生;表达了英国工业 革命依靠水利开展的水利棉纺织业新技术;是具有历史和科技影响力的工业景区;其工业建筑群 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见证了该地区工厂生产形式下的工业文明经济的开展等等。改进。这一变化反映出()A.博物馆建设举步维艰B.工业化促进了文化事业开展C.博物馆设施日臻完善D.民主化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8.阿什莫林博物馆是英国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其中东方收藏品有陶瓷、纺织品、雕塑、金属制 品、油画、版画和其他的装饰艺术品,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集合了五千
9、年的文化和艺术。 这说明,阿什莫林博物馆()A.属于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B.具有传承和保护文化的功能C.见证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D.展示了英国传统的优秀文化9.1874年,在普法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批准了 关于战争法律及惯例的国际宣言,宜称;“文化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艺术财富一旦被毁就无法弥补,他们的文化价值对所有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不只属于他们所属的国家。”这一宣言() A.符合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化的要求B.提高了民众对文物保护的自觉性C.防止了文化遗产遭受战争的破坏D.确立了世界文物保护的基本规那么.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对个人所
10、有的历史古迹通过税收优惠政 策鼓励其对外开放;设立免费参观日、文化遗产日、25岁以下的公民以及教师可免费参观文化遗 产等等。这些做法()A.突出对遗产原有价值的保护B.开发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C.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D.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保护网10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苏州的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 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 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据此可知,苏州园林属于()A.文化遗产B.自然遗产C.双重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11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78年将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描述道“在戈
11、雷岛上,既能看到奴 隶住的简陋的屋子,也能找到奴隶贸易商居住的优雅的庭院,两类建筑物形成鲜明比照。今天的 戈雷岛,依然能使人们记起那段人剥削人的历史。”这一遗产旨在()A.控诉欧美国家的恶行B.宣传近代的建筑艺术C.传承非洲的特色文化D.促进平等对话与和解13.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2004年8月,中国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 遗产公约;2006年中国审议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法;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说明,中国()A.传承文化走在世界前列B.完善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C.通过立法保护世界遗产D.具有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14 .秦
12、始皇陵兵马持1号坑的出土文物以车兵为主体,车兵、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九个过洞(俑 坑内陈列事物的特殊结构)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这些文物()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局面C.代表了秦朝民营手工业成就D.成为陵墓雕塑艺术的发端15 .下表所示为三星堆遗址的假设干史事记录。由此可知,我国()A.科学考古历史悠久B.文物保护法律完备时间史事1987 年三星堆考古遗址工作站成立2010 年三星堆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1 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四川
13、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将三 星堆遗址申遗正式列为国家“十四五”申遗重点培育工程C.文化产业高度繁荣D.重视文化遗迹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1917年,黄炎培、张骞等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职教社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 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全日制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该校设立之旨趣曰:“鉴于我国今 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缺乏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不屑为,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 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惟有提倡职业教育,以沟通教育与职业。故特设此职业学校。”该 校之办学主旨在于“一方面在使无力升学之学生得受适切之教育,以为职业之预备;一
14、方面在辅 助各种实业,以增进其生产能力。”据统计,仅1929年这一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人员就组织 进行了各种职业谈话1521人次。与此同时,职教社还与南京、重庆等地青年会联合设立职业指导 所,在当地展开了大量的职业指导活动。摘编自吴国荣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展材料二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多个救济机构中都有涉及职业培训,并在联邦资金上给予支持, 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失业者更好更快地获得工作,有尊严体面地拿到薪水。国会也看到了职 业教育在保障社会就业和社会稳定方面所具有的经济优势,因此对乔治埃利泽法案和乔 治一迪恩法案的通过最终给予了认可。在大萧条期间,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教育
15、培训,极大的丰富和补充了学校的职业教育,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培训课程在时间更既 具有灵活性,通过开设非全日制和夜校课程,保证了学员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再培训,提升 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这些职业培训课程也更加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学校内的职业课程偏向理 论和学术型课程,受学校场地和设施所限,实践性的训练较弱。摘编自李纯童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职业教育开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美两国当时开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美国大萧条时期与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开展的不 同特点。(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开展情况
16、。16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英国历史上有多种形式的图书馆,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但用户都需要直接或间接 地支付费用,因此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 派议员的据理力争,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 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开展资金,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民众教育的 基地,成为“人民的大学”,成为广大技工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重要渠 道。公共图书馆在普通借阅外,还开设游戏室、台球室、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和针对儿童、老人、 残障人士的特殊阅读室。20世纪初,局部英国公共图书馆
17、还致力于将图书传递给不能前往图书馆 的读者,如住在偏远地区、长时间工作的人。摘编自郑永田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其启示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建设、馆藏文献修缮、文 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工程。在政府资金投入和扶持下,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设施条件不断 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有所提高,社会效益显著增强。但随着经济社会开展,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长,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总量缺乏、地区开展不平衡、经费缺乏 等问题。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十五”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2023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文化交流 传播 能力 进阶 加时练 文化 传承 保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