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考试管理规定.docx





《学院考试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考试管理规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本规定的宗旨与依据考试是检验教师的工作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 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学、规范、严格的考试管理,对促进 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考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 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的适用范围凡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 形式,下同)的各门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 计、毕业论文等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为课程)都 应当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的规定,按学期进行考试。本规定所指的考试,包括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而进行的 各种考试、考查、考核。第三条考试
2、管理的体制全院的考试工作在主管教学副院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组 织制订有关考试的具体规定及管理方法并全面实施。各系的考试工作由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根据学校有关 规定组织实施。第二章考核的形式与计分 试的科目,一般安排在每学期该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周 内随堂进行。考查和分散考试的考表,由学生所在系与开课单位协调 后制订,报教务处备案后执行。第二十七条试室的准备在考试开始之前,参加考试的学生所在的系,应当负责 考试所用试室的清理。监考员按照规定时间到达所监考试室时,应当协助主考 教师对考场的清理状况进行检查。如发现试室不符合考试要 求,应当清理试室,使之到达要求。无法及时清理的,应当 及时向参加考试的
3、学生所在的系请求帮助。无法清理时,应 当及时向教务处请求另行安排试室。课程考试均要安排单人单桌,并由学生所在系(必要时 由教务处)对全体参加考试的学生编排座位,并要求学生持 学生证(或身份证)进入试室并按号入座。第二十八条主考教师每门课程的考试必须至少安排一名主考教师。主考教师 由系或教研室领导从主讲教师中产生,主考教师要对课程考 试全面负责,并到有关试室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考教师同时担任监考员的,还应当履行监考员的职责。第二十九条监考员开课单位应当派任课教师担任其所任课程考试的监考 员,任课教师担任多个班级的同一门课程,且该课程多于1 个考场时,由教务处指定该教师的监考试室。除任课教师
4、担任监考员外,学生所在系负责派出考试所 需的其他监考员。每个试室都要配备足够的监考员。以参加考试的学生为 基准,15名以下的配备1名或2名监考员,15-60名配备2- 3名监考员,60名以上每增加30名学生增加1名监考员, 缺乏30名的以30名学生计算。监考员应认真执行监考员守那么,并对考场纪律负主要 责任,学生在考试中有违纪、作弊行为,监考员要及时、准 确、详细地记录,并及时报告学生所在系。考毕,监考员在考场登记表上签名后,连同试卷一 起交主考教师或开课单位教学秘书,经开课单位主管教学的 副主任负责审查后,考场登记表应当存档。第三十条考试的进行每门课程的考试时间长度一般为二个小时,上午和下午
5、 可以各安排一门。各单位和每个主考教师、监考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 规定的时间安排课程考试。考试进行期间不得安排休息,未 经开课单位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批准,不得延长或缩短考试时 间。考试期间,各单位均应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考试纪律(见附件)第三十一条各系对考场纪律的执行考试之前,学生所在系应当在新生入学,或学校考试纪 律及违纪处分条规修订时,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考试纪律并 让学生明了违纪处分。考试过程中,学生所在系的系领导应当及时派人协助主 考教师、监考员、巡考员,调查和处理违纪、作弊行为。考试结束后,学生所在系应当及时向教务处书面报告考 试违纪、作弊的调查结果,并提出处理意见。第三十二条缓考的安排
6、经批准缓考假设干门课程的学生,学生所在系应当及时给 学生发缓考通知书,并通知缓考学生在假期认真复习功课, 务必按规定时间回校参加考试。各系教学秘书应在每学期开 学之前,将汇总整理的缓考学生姓名和科目,送教务处教务 科。缓考集中在开学的第一、第二周内进行,每门课程缓考 的具体时间、课室、监考员由各系提出建议,经教务科统一 协调后,由各系负责通知其所属学生参加考试,教务处负责 巡考。各系、任课教师不得擅自安排学生缓考。缓考使用的试卷、试室、监考等各项要求,与正式考试 相同。第三十三条重修考试参加重修的学生,应当跟随听课编入的班级同时参加考 试。因故申请缓考的,应当跟随听课编入的班级同时参加缓 考。
7、因特殊原因,以上两次都无法参加的,经教务处批准, 可以将缓考推迟到第三周安排。第七章试卷的评阅与归档第三十四条阅卷教师假设课程只由一位教师任教,那么试卷由任课教师评阅,但 试卷批改后,该教师所在系(部)必须组织抽查;假设课程是 由两名以上(含两名)的教师承当,由主管教学的系主任(或 教研室主任)组织评阅小组,在课程的负责人的领导下集体 阅卷,流水批改。第三十五条试卷的评阅试卷评阅小组或任课教师要在课程考试结束后三天内 完成试卷评阅。试卷的评阅应到达以下要求:(一)按照事先拟定并经过审批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评阅,不得有随意扣分和送分的现象;60分的试卷应慎重复 查,杜绝人情分和错判等现象发生。
8、(二)试卷中所有试题都要评阅,杜绝漏改现象;(三)试题完全正确的打勾(/),完全错的打叉(x), 否那么打半勾(/)。以试卷中的小题为单位,每道题必须有标 记,且只能有一个标记;打半勾标记的试题,对于错误的局部用下划线标出,不完整的用省略号标出,必要时以文字予以批改、点评。(四)保持试卷批改整洁,不得在试卷上写与试卷批改 无关的字迹。批改标记和分数应书写工整,易于识别;对于 在批改试卷中的误笔,批改教师在其错误的标记上打双横杠 后改正,并在其下方签名。(五)阅卷教师要认真记分和进行分数统计,小题可将 扣分情况(或得分情况,但同一张试卷不应二者混用),写在 该小题的右边结尾处(或该小题题号的左边
9、,但同一张试卷 不应二者混用),大题记录(或统计)正分,写在题号的左边 或规定的栏目内。批改完试卷所有试题后,阅卷教师再将每道大题的得分 填入试卷首页得分汇总栏中,计算出总分并写入得分汇总栏 的总分格中,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整数。(六)教师在试卷批改过程中,对出现的新问题不得擅 自处理,应及时向所在教研室主任汇报。在评阅试卷中出现 重大问题、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关人员,学校将按教学事故 严肃处理。第三十六条试卷阅卷的复查与抽查批改小组的阅卷教师必须进行交叉复查,对复查出的阅 卷错误,应当予以改正并由改正者签字。试卷批改结束后,教研室主任对试卷的批改质量要进行抽查。各系负责本系开设
10、的各门课程阅卷质量的抽查。教务 处、校教学督导组对全校各系的试卷阅卷质量作抽查。对出现误改误评、批改潦草、不按规范标记、统分错误 等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并对有关教师进行批评教育。重大 问题的责任教师,要按教学事故相关条例进行严肃认真处理。第三十七条阅卷后的试卷存档阅卷之后的试卷、答卷等考试资料,应按照学校的规定 存档(见附件)第八章考试成绩的登记、使用与更改第三十八条考试成绩的登记试卷批改结束后,任课教师要按有关规定,将每位学生 的考试成绩填入学生成绩登记册,经开课系认可后作为档 案材料备查。缓考(或重修)课程考试的成绩,主讲教师应在课程成 绩册的备注栏标注“缓考”、“重修”等字样。第三十九条
11、课程成绩的评定课程学业成绩的评定学期考试成绩(约占60%),平时的考查成绩(约占40%)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等教学大纲(或学院统一的评分标 准)另有规定的,按教学大纲(或学院统一的评分标准)执 行。课程成绩评定的结果,应当填入学生成绩登记表,并 据此填写绩点等栏目。第四十条成绩的报告成绩评定完成之后,任课教师应将完整填写学生成绩 登记表各栏目,并一式三份交到教师所在系。经教研室主 任、主管教学系主任审核并加盖公章后,一份向学生所在系 通报成绩,一份交教务处存档,一份留开课单位存档。第四H 条成绩的公布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学生所在系的系办公室向学生 公布。任课教师在阅卷期间不接待学生查询,不向学
12、生泄露 考试成绩。课程的开课单位,负责在该考试之后的五天内(最后一 科三天内),将经过审核的各门课程每名学生的课程成绩,如 实输入网上教务管理系统。未经开课单位审核之前,任课教 师输入教学教务管理系的成绩,不应向学生公开。教务处开通网上教务管理管理系统,并赋予学生查阅其 本人成绩的权限,以方便学生及时查阅并校核成绩。第四十二条成绩证明的出具在校生需要学校出具成绩证明材料的,应当向所在系提 出申请,由学生所在系根据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的成绩档案, 如实完整地打印该生的成绩单,经手的教学秘书签字并经审 核后加盖系的公章。成绩证明材料的使用单位指明由教务处 出具的,持学生所在系出具的成绩证明,到教务处进
13、一步审 核,并加盖公章。往届生需要学校出具印章材料的,应当向学校档案室提 出申请,由档案室复印该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成绩档案,并加 盖公章。成绩证明材料的使用单位指明由教务处出具的,持 档案室出具的成绩证明,到教务处加盖公章。第四十三条成绩的更改成绩一经评定,不得随意更改。如学生对考试成绩有异 议,可以提请核查试卷。提请核查试卷的学生必须在下一学 期开学第一周内向开课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XX学院 学生复核成绩申请表”,经开课单位主管教学的领导批准, 由教研室主任(或指派的另一名教师)和任课教师一起复核 原始试卷。逾期提出申请的,不予受理。评卷确有失误或成绩录入出现失误,应更正成绩的,须 由经
14、办人填写“XX学院学生课程成绩更正审批表”,经复核人员签名 确认,报主管教学系主任同意,附上相关证明材料,送教务 处审批后,予以更正。第九章考试与课程成绩的分析第四十四条考试质量分析考试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在考试结束后四天内,填写XX 学院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见附表)等表格,完成书面总结。各教研室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对本教研室开设课程的考 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内容包括:命题的内容、覆盖面、 难易程度、阅卷的程序、评分标准、考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等,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供有关课程改进教学和今后命题参考。各系(部)在教研室考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本单位的 全面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书面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考试 管理 规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