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听断》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听断》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听断》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听断阅读练习及答 案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太平兴国六年,上不欲天下有滞狱,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 事二十日,小事十日,不须追捕而易决,无过三日。四月。上亲躬听断,京城诸司狱有疑者,多临决之。是岁自春涉夏不 雨,上意狱讼有冤滥。会归德节度使推官李承信市葱有烂者,笞园户, 病创数日死。承信坐弃市。先是诸州罪人皆铜送阙下道路非理而死者 十常六七所在或寅缘微小情可惘惘,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左拾遗张齐 贤上言:“刑狱繁简,乃治道弛张之本。州县胥吏皆欲多禁系人,或 以根穷为名,恣行追扰
2、,租税逋欠至少而禁系累日,遂至破家。请自 今外县罪人五日一具禁放数白州。州狱别置,历委长吏检察,每月具 奏,下刑部阅视,有禁人多者,即奏遣朝官驰往决遣。假设事涉冤诬, 故为淹滞,那么降黜其本州官吏。或终岁狱无冤滞,那么刑部给牒,得替 日,较其课旌赏之。”先是,开封府女子李击登闻鼓,自言无儿息,身且病,一旦死,家业 无所付。诏本府随所欲裁置之。李无他亲属,独有父,有司系之。六 月己丑,李又诣登闻,诉其父被系。上颇骇其事,谓宰相曰:“此事 至小,岂当禁鞠?辇下尚或如此,天下至广,安得无滥枉乎?朕恨不 能亲决四方之狱,固不辞劳耳。”即日诏遣殿中侍御史李范等十四人, 分往江南、两浙、西川、荆湖、岭南等
3、道审问刑狱。上录京城诸司系囚,多所原减,决事遂至日阡。近臣或谏以劳苦过甚, 上日:“不然。傥患及无告,使狱讼平允,不致枉模,朕意深以为适, 何劳之有? ”因谓宰相日:“中外臣僚假设皆留心政务,天下安有不治 者?古人宰一邑、守一郡,使飞蝗避境,猛虎渡河。况人君能惠养黎 庶,申理冤滞,岂不感召和气乎?朕每自勤不怠,此志必无改易。或 云百司细故,帝王不当亲决。朕意那么异乎此。假设以尊极自居,那么下情 不得上达矣!”(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听断)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先是/诸州罪人皆锢送阙下/道路非理而死者/十常六七/所在或寅 缘细/微情可悯恻B.先是/
4、诸州罪人皆锢送/阙下道路非理/而死者十常六七/所在或寅 缘微小/情可悯恻C.先是/诸州罪人皆钢送/阙下道路非理/而死者十常六七/所在或寅 缘细/微情可悯恻D.先是/诸州罪人皆锢送阙下/道路非理而死者/十常六七/所在或寅 缘微小/情可悯侧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推官,宋朝时三司下各部设置的官职,主要负责案件审判,文中指 关心地方州县长官处理政事的属官。B.路,创始于宋代,是当时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属于直辖于中央的 一级监察区,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C.登闻鼓,北宋司法制度之一,朝廷在各州行政官署门前立鼓,接受 百姓的上诉、举告、请愿、建议等。D.
5、录,即“录囚”,亦称“虑囚”,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在押犯的 状况进行审核,防止冤狱和积案。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宋太宗不希望发生案件积压的状况,要求各级官员准时进行处理。 他亲自审断案件,对殴打百姓至死的官员李承信公开施以极刑惩办。 B.张齐贤认为司法是治国的关键环节,他建议禁止外地的州县羁押罪 犯超过五天,在州府另设狱司,依据官吏的表现赐予相应的奖惩。C.开封李姓女子申诉没有子嗣且身体患病,家业无人托付,而父亲因 小事被官府羁押,宋太宗因此受到震撼并立刻分派官员到各地巡查。 D.宋太宗勤于政务,不辞辛苦。他认为古代贤臣在治理政务上特别精 彩,朝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听断 通鉴 长编 纪事 本末 阅读 练习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