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全).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全).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3第八单元第25课灰雀12第八单元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22第八单元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32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37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请教45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49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 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 革命家。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老实的孩子,对工作 极其负责的白求恩,一心为他人的赵一曼,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其中,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2、”。本单元在二 年级的基础上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结 合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 意思。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 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思考:司马光做了什么事?(课件)1.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情况。)(3)情景感悟:请一名学
3、生上台做动作。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 “击”的意思吗?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起 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课件)(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7) 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2 .学习思考: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学生动脑筋想 方法。).学习感悟: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想对他说什么话?(课件)生1:司马光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人
4、。生2:我想对司马光说:“你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生3:司马光,我真为你骄傲。3 .交流总结:刚才,我们讨论了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话讲 一讲这个故事吧!讲故事要生动形象,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乏味,那么我们怎 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既生动又形象呢?(课件)(1)学生交流经验。(2)教师提出建议。补充想象的内容。(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融入故事中。)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的故事会更生动形象。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3)学生在小组内试讲故事。(4)指名学生到讲台上讲故事。4 .指导背诵。同学们故事讲得真精彩!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记住呢?下面,就 请同学们熟读成诵,背一背这篇文
5、言文吧!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活动,引导学生演示司马光砸缸救人时的动作, 在演示中理解词语。学生将凝练的文言还原成画面,辅以想象,再将画面转换成 具体生动的故事,不但认识了一个机智的司马光,也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为背 诵文言文做好了铺垫。、拓展延伸。1 .拓展延伸: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善于思考,所以他后来成了宋朝一位非 常有名的人,主持编纂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 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2 .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司马光,感受司马光善良、机智勇敢 和热心助人的品质O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板
6、书设计起因经过结果一儿没水中聪明睿智沉着冷静聪明睿智沉着冷静(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教学反思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 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异,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 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 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 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 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说 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第八单元第2
7、5课灰雀内容分析灰雀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 里寻找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 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表达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 重、保护,以及男孩的老实和天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 病”等12个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3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过程与方法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找出表达列宁和小男孩喜爱 灰雀的语句。情感态度价值观2 .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
8、孩的老实与天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3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4 .能找出表达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教学难点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 护、男孩的老实与天真。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视频、音频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 养病”等12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交流资料。1 .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请学生利用课前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列宁 的了解。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2 .简介列宁。(课
9、件)列宁(1870-1924)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 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缔造者。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认同为“全 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 伟大的人物之一。创办了火星报,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 不平凡的故事。(板书:课题).理解“雀”字:“雀”字的下边局部右边是四横。“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 而造出的象形字。(课件)乐小 J雀:甲骨文八二1 (小)+ 个(隹,鸟),表示体型小的鸟类。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在居民区活动的体型小巧的鸟, 喜
10、欢在地面连飞带跳。3 .过渡: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 宁和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去读 一读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课前预习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列宁的了解,目 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而“雀”这个字是会写字, 直接结合鸟的外形和象形字来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字形,理解字义。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1 .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2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正确认字小组。(3)认读
11、词语。(课件:我会认)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重点指导“宁、仰、诚”都是后鼻音。形近字区分:“仰” “或”在字形上分别容易和“迎、柳” “成”混淆, 可让学生在词语中辨析字形,如“仰望一一欢迎一一柳枝” “或者一一成功”。 3.分类写字。(1)认读本课生字:(课件:我会写)(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粉、粒、冻、冷、惜、诚左宽右窄:郊半包围结构:或、者(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易错字。(课件:书写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郊”,上下结构的字“男”和半包围结构的字“或”。学生 练习书写。交R: “郊”中的“交”最后一笔由捺变成点,左右局部可以写得紧凑些。男:“男”字中“田”中间的一竖
12、与“力”的一撇要分开,是两笔。或:第一笔横要短,稍向上斜,斜钩要舒展,最后一笔是右上角的点。养:羊字头的三横长短有变化,间距要均匀。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 课本对照,及时改正。4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课件:词语认读).理解词义,并说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记忆的。(课件)胸脯:指胸部。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欢和保护。严寒:(气候)极冷。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老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同桌讨论后回答。生1: “婉转、老实、自言自语”我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比方:“婉转”, 公园的小树
13、林里小鸟的叫声就可以用“婉转”来形容;“老实”,生活中经常用 到,要做一个老实的孩子;“自言自语”,我的同桌就经常自言自语。生2:我遇到不太理解的词语,经常请教字典这位老师。5 .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6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找一找,画一画。(课件)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谁能找出来?(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2)填一填,梳理分段。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局部,想一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根据课文填空。(引导学生概括每一局部的意思。)(课件)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O一天,那只 的灰雀,列宁遇见了,并 与
14、他交流。第二天,列宁又看到 O(3)总结课文内容。尝试把三个时间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指名说。 (4)小结: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局部,读懂每个局部的意思,再把 三个局部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主要内容是一个难点。精心 设计“画一画、填一填”的步骤,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能 力。三、学习首段,体会喜爱。1 .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 .汇报、交流、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 唱,非常惹人喜爱。(1)课文是怎
15、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课件)(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2)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3)借助动画,理解“来回跳动”。(课件: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的视频)师:想象一下,这三只灰雀,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 从那边的树枝跳回这边的树枝,这就是在树枝间“来回跳动”。(4)感受“婉转地歌唱。”(播放鸟儿婉转的鸣叫声)师:你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抑扬 顿挫、变换调子。这就叫“婉转”。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让人看了就喜欢,真是一一(引导说)惹人喜爱。3 .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列宁喜爱灰雀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课件)
16、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 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2)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要”“仰望” “经常”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每次” “都要”“仰望” “经常”表达了列宁对这三只灰雀喜爱的程度 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的歌唱,还给它们带来了食物,进一步写出了列宁对灰 雀的喜爱之情。).引读感知:教师引读表达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 受,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4 .指导朗读。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5 .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 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
17、 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词语的学习要联系文本并结合实际生活, 所以在第一局部的学习中,聚焦“列宁喜欢灰雀”,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 感悟。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他对灰雀的喜 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创设情境想象、还原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地感受。作业设计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2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 呵护、男孩的老实与天真。3 .能找出表达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 .听写词语:2
18、 .教师相机订正书写错误的字词。3 .过渡: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 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 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课件: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设计意图: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灵活运用听写这一教学手段,既能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又能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构建完整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对教学 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二、精读课文,感悟两种不同的“爱”。1 .按要求读课文。自由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哪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
19、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2 .理解感知: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全班交流,教师 小结。(1)出示列宁说的第一句话。(课件)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 雀吗? ”细读这一句话,列宁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指名读,男女生赛读。指导朗读:朗读时,读出列宁找不到灰雀时焦急、难过的语气。(2)出示列宁说的第二句话。(课件)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细细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列宁很担忧灰雀,不知道灰雀是生还是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指导朗读:读出担忧、焦虑的语气。(3)出示列宁说的第三句话。(课件)列宁
20、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引导学生抓住“多好”“可惜”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惋惜之情。师:如果现在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怎样读才能打动我呢?指名读。指导朗读:带着喜爱和惋惜的语气读。小组讨论交流:列宁的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吗?(列宁的话一方面表达了对灰雀的担忧和惋惜。另一方面他是想用自己的情 绪感染男孩,引导男孩认识到错误。这表达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及对男 孩的尊重与保护。)(4)出示列宁说的第四句话。(课件)列宁问:“会飞回来?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问话的含义。(列宁的问话中饱含着喜出望外的心情。)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指导朗读:朗读时,要用惊讶、高兴的语气,语
21、调上扬。列宁的关心、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 概括,是什么呢?(爱).理解感知:同学们,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1)出示男孩说的第一句话。(课件)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小组交流汇报。(灰雀被男孩捉走了,后来男孩又把灰雀放回来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从男孩说话吞吞吐吐可以推测出灰雀不 见了和他有关。)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灰雀。)(2)出示男孩说的第二句话。(课件)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会”“一定会”说明了什么?(说明男孩的内心已经受到震动
22、和感染,他要改正自己的错误。)此时男孩的内心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生:坚定。指名读。指导朗读:读男孩的话语时要坚定,重读“会” “一定会”。(3)出示男孩说的第三句话。(课件)“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男孩做了什么决定?“口语交际:请教”是要学生在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学习向他人请教的 方法和技巧,感受人与人之间因为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而产生的愉悦,培养 交际的能力,体会交际的意义。二、学情分析从整体上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阅读水平参差不齐。这单 元的接吻主要是围绕“美好品质”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这 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从而理解课
23、文的意思,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三、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1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认读41个生字,读准其中2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9 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 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 文言文的特点。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 故事片段。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 关的字词的意思。 能辨析“陆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