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 美的交叉学科。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向来研究音乐审 美。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的心理学要素进行梳理,不可防止从历时性的角度来挖掘古代音乐作 品的思想根源。中外哲人都曾说明音乐与哲学间的互利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 那么音乐那么比诗更哲学,”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伴随着音乐的搭配,音乐为 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作为
2、现代视角下 的音乐学研究者、欣赏音乐的认识活动不能囿于宗教信仰的神学笼罩,也不能停留在音律节 奏的表象,而是关注“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音乐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精神结构,其内涵于今日,那么更加明晰深刻且具体;“天地万 物都同音乐一样,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开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 机整体。”正如米盖尔海夫纳所说,音乐,乃是“通向哲学的一条特殊道路”。在中国人长达千年的对于“美”的描绘与求索历程中,素有以音乐之美及音乐审美规律 为中心议题的价值论探讨一一“乐道”,即用哲理运思的方法管窥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存 在方式和边缘延展。欣赏乐曲、参悟乐道,实那么
3、就是将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那么相 关联,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明清之际 伟大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只有“志之所之、言之所发”,才符合“乐道”的规律,也唯有 此,才能真正诱发创作者和欣赏者内心的深思与灵感,虚静与狂逸。在古人看来,“德音”才能称之为“乐”。音乐对行为与性格的作用效能集中表达在人 们对“乐教”的追求中,因此成为我国古代先哲最早认识并不断加以论证的音乐心理美学命 题之一。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了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成人之用。孔子认为,音乐才是超越诗教、 礼教的限制,形成君子人格的最后阶段,能够在心理上塑造、规劝人的行为,陶铸为完美人 格并使
4、其由衷地认同这种秩序和情感,形成习惯性自律。孟子强调了蕴含仁爱思想的音乐一 一仁声在感化人心方面的优越性。可见乐教所具有的能够浸造人的心脾、对人的性格形成如 沐春风般塑造功用的举证在儒家诸贤的思想中不乏其例。乐记乐本有关于“乐”通过声音产生、表达情绪的记载,认为“乐”是人内心的 情绪抒发。音乐是人的情绪到达某一特定程度后有感而发的,也便因此拥有记录情绪的功能, 能够引起听者某种情绪的共鸣。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音乐哲学家贝里尼通过测量人的情 绪体验,正式提出了诱发理论。在现阶段有关音乐诱发情绪研究成果中,有七种机制被证实 具有解释音乐如何引起听众情绪的作用和能力。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为音乐情绪方
5、向的心理 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翻开了一条道 路。(摘编自李海燕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1.以下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音乐是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因此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 话故事都搭配着音乐。B.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不应关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应关注其本质属性、存在 方式等的哲理运思。C.作为一门结合了音乐学、心理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音乐心理美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跟“音乐的 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那么相关联”没有关系。应选Co4.
6、D5. A6. 内涵不同:材料一中的精准医学指的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材料二中的精 准医学指的是中药学、生命科学、现代化的医疗手段的结合。方式方法不同:材料一中的精准医学采用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靶向药物等医学新 方法;材料二中的精准医学主张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突显中医药整体性、动态性的诊疗特 色。【解析】4.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 “只有依据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细化设备,中医大夫才能发挥中医以非特异性的主 观证候群为治疗工作基础的特长,有效开展诊疗工作”,逻辑关系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中 医药要以精准医学为创新开展的目标,弘扬精准医学的优势特色,在治疗方面要以
7、“精准诊 断”以及“精准治疗”为切入开展的治疗点”,可知并非说只有依赖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 细化设备,中医大夫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应选Do5.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 “相对于传统医疗来说可以少走弯路,节省费用”错误,材料一原文是说“精准医学 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并未提到“费用问题”。应选Ao6.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材料一 “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材料二“而精准医学不仅结 合了中药学、生命科学的医学内容,同时具有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可以弥补中医药的缺乏”, 由此可见,两那么材料关于“精准医学”的内涵不同。
8、根据原文材料一“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就能够 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的本质和基础,还能够通过对健康人和病 人组学大数据的比拟找到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因。我们已经知道,约有6000种以上的 人类疾患是由各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有人估计与癌症相关的原癌基因约有上千个”“精准医 学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例如基因治疗再如,靶向药物 材料二“中医药要以精准医学为创新开展的目标,弘扬精准医学的优势特色,在治疗方面要 以精准诊断以及精准治疗为切入开展的治疗点,进一步突显中医药整体性、动态性 的诊疗特色”,由此可知,两那么材料中“精准医学”的
9、方式方法不同。7. C8. 陕北黄土的视觉冲击。先贤们克己守正、发奋有为的能量带给作者的震撼和荣 耀感。作者认识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可以改变人,这如梦的黄土大地使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 觉悟、觉察。(意思答对即可)9. 描写美:文本用语考究,精美凝练,通过铺排、比喻、比照等手法展现描写了陕 北黄土的本真美、天然美。意境美:作者通过幽美的描写,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相结合, 勾勒出陕北这样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和独特气候特征的壮美意境。哲理美:作者通过对陕 北美景及人文历史的描述,表达了内心的荣耀感和深深的震撼,赞颂了先贤克己守正、发奋 有为的精神,从而借助这如梦的黄土大地生发了对人生的觉悟和觉察。(意思答对
10、即可)【解析】7.此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和批判”错,原文表达了作者对陕北的景仰与热爱, 没有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和批判,选项属于无中生有。应选C。8.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宝塔山的匆匆浏览,使作者的内心生发了复杂的感受。首先,“在火车上睁开眼睛,一色的黄一一黄出了叠加与层次,满眼的黄一一黄得深入 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黄贯穿、俘虏了”,文章开篇谈到了陕北黄土 给作者带来的视觉冲击。其次,“其中的宝塔山,令我想起一个人,他被誉为八百年以来第一完人,也是诗人、 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一范仲淹,文章主体局部谈到范仲淹克己
11、守正、发奋有为的能量对 国家兴盛的影响,而这带给作者强烈的震撼,使其生发了荣耀感。最后,文章提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人的改变作用,而正是这黄土大地使作者产生了对人 生的觉悟、觉察。9.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道“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 哲理美”,在本文中也表达了这三个层次。首先从“描写美”上看,文本语言精美凝练,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陕北的黄,是集 中的黄,悲愤的黄,绝望的黄,生存的黄,战争的黄,沉默的黄,飞奔的黄,苍天的黄,大 黄的黄,黄天的黄,黄种人的黄,黄帝的黄,黄河的黄”“我知道,这黄土的大地,宛假设一 个浑圆的大梦,每个进入其中
12、的人,只有在绝境之中,方才会面对苍穹群星,参悟到人生乃 至整个人类的秘密,继而校准方向,一击而中”“尽管时代的开展使得整个中国都高楼林立, 机车奔波,人们的衣饰乃至居住的房屋也都流光溢彩,俨然当代世界的模样和姿态,但黄土 依旧是最本真和显赫的存在,是一种无声的笼罩、反射和涂抹。这种来自大地最本真的色彩, 以及干结的块垒,可以硬如铁石,又可以软成血液的黄土,累累山川,道道嫄梁”分别运用 了铺排、比喻、比照等手法展现描写了陕北黄土的本真美、天然美。其次从“意境美”上看,作者在第一段中“一色的黄一一黄出了叠加与层次,满眼的黄 黄得深入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黄贯穿、俘虏了”、第二段“
13、是 接近,步步河山之间,耳边似乎有连绵的涛声传来,先是汹涌澎湃,雷声轰隆,渐而静默无 声,宛假设处子”、第六段“特别是他对于羌人的信义与诚恳,使得他在异族当中,也享有崇 高的威信”、第七段“范仲淹和他的部将种世衡,堪称古代边关防御和经略之中的典范”将 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相结合,勾勒出陕北地理环境的壮美和人物的人格魅力。最后是“哲理美”,由“公元1041年左右,范仲淹奉命驻守延州,与契丹和金国作战。 他在延州,时短而效长。一个人克己守正、发奋有为的能量,在传统的帝国之中,无疑是巨 大而且积极的”“历史的一个铁律是,但凡兴盛的朝代,主要是其当政者与辅政者通力合作、 上下一致的结果,同时更是辅政者的
14、人品和修养到达了 天下为公达那么兼济天下的境 界,才可以实现的”“面对范公曾经镇守之地,我的内心涌现的景仰与热爱,竟然使得自己 有些荣耀的感觉”可知,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是对先贤克己守正、发奋有为的精神的赞美, 以及自身的觉悟和觉察。10. C11. A12. C13. (1)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 而没能坚持到底。(2)因此我未曾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他们考虑祸患时太粗疏,谋求利益时眼光 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局势啊!【解析】10.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 弃约
15、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利”为“贪”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秦兵”为“出”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应选Co11.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 “一般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错误,“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 活动和事迹。应选Ao1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错误,原文说的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 阴助其急”,苏辙认为另外四国应该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
16、韩、魏的急难,并 不是“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应选Co1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洎”,等到;“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死;“终”,动词,坚持到底;(2) “咎”,责怪,怪罪;“疏”,粗疏,疏忽;“势”,局势。参考译文:甲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 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 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 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 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
17、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 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节选自苏洵六国论乙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 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靖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 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 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浅薄,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
18、、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 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 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 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靖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 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 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 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 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
19、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 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 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 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 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 受到他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 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 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
20、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 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范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 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 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 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 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 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14. C15. 都通过(动作)细节刻画,描写了两手相握、难分难舍的场景。雨霖铃中是“相 看泪眼”“无语凝噎”,
21、而倾杯中那么是临行话别,再三挽留,“频耳畔低语”。一个写 “无语”,一个写“频语”,“无语”并非无话可说,而正是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处说起, 所以看似矛盾,实那么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分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 “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虚实结合的手法”错,倾杯上片写与妻子离 别前的景和情;下片写与妻子话别。没有虚实结合,皆为实写。应选Co15.此题考查学生诗词鉴赏炼句的能力。两句都是写离别,都采用了细节描写,刻画分别时的动作,表现难分难舍的场景。“重 携素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频耳畔低语”,描写分别在即,词人紧紧握住 心爱女子的“素手”,以
22、握手传达内心依依之情。泪眼相对之时,多情女子陷入了深深的矛 盾之中:一方面,她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一遍又一遍地问着: 你一定要离开吗?另一方面,她也意识到离别的难以挽回,所以又“频耳畔低语”,述说着 心中的千般依恋,千种风情。这一番话别,“携素手” “再三、问道君须去”“频耳畔低语”, 写的深情款款,动人心弦。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同样通过“执手”的动作, 以及“相看泪眼”的神态等细节描写刻画了情人分手的缠绵和难舍。另外,这两句外表看一个是“频语”,一个是“无语”,实际表现的是都是难舍难分的 感情。“频语”是因为不放心,频频嘱咐;“无语”也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千言
23、万语不知从 何说起。两词看似矛盾,实那么都表现分别的不舍,有异曲同工之妙。16.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戈、华、沧。17. (1) 一分为二(2)精益求精(3)煞费苦心(4)川流不息18.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 失踪了 O19. D【解析】20.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一分为二:本义为由一个物体分为两个物体,也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 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文中是使用的本义,指比拉彗星的星体由一个分裂为两个
24、。第二空,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文中指天文学家一 直提高计算的精度。第三空,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文中指天文学家费尽心思的寻找比拉彗 星。第四空,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文中是形容流星雨中流星 连续不断的降落到地球。2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1)搭配不当。压缩后的句子主干为“距离失踪”,“距离”与“失踪”搭配不当, 应改成正确的句子主干“彗星失踪”。(2)语序不当。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两颗”“由它分裂而成”“彗星出现在人 们视野中”“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是修饰主语“彗星”的多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树德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期一模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