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分析及措施【案例分析】9000字.docx
《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分析及措施【案例分析】9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分析及措施【案例分析】9000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分析及措施案例分析目录一、引 言1二、会计监督综合概述2(-)会计监督的涵义2(二)会计监督的构成2三、实例分析4(-)太化股份概况4(二)太化股份会计舞弊案例回顾4(三)太化股份会计舞弊案例分析5四、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8(-)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不合理8(-)会计师事务所成员职业素养不够8(三)政府监督行为的不完善9五、加强会计监督活动的建议11(-)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11(一) 提局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11(三)加强外部监督11(四)发挥行业自律12六、结语14参考文献15 度要要求监督人员需要一定的道德品德和工作精神,一旦出现某些注册会计师的 责任心缺乏最终不仅是
2、会计监督活动的夭折和无意义,更多的是为整个会计行业 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政府监督行为的不完善1 .有法不依虽然我国目前的法律明确精致会计人员参与会计造假(例如中国人民共和国 会计法第36条41条),但是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时不时依然会有人铤而走 险。法律能做的只是通过一定的惩罚来警示会计从业者远离会计造假,无法从根 本上解决会计人员在造假过程中的参与问题。甚至一旦执法上存在的疏漏之初还 会助长违法公司的气焰,引起其他公司的效仿。这种有法不依的现象无疑会助长 会计监督不力的扩散,甚至有一些执法机构从地方保护主义这种狭隘的角度上出 发,企图为会计造价企业进行辩诉同样也会助长歪风邪气的产生,严重影
3、响了会 计监督的有效性和强制性。2 .会计管理体制造成的局限现有的会计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强度过于巨大,一方面受限于法律条 款的规定,会计人员需要切实遵守,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组成的会计事务所本 质上是企业,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基本的工作规定, 这也是会计人员需要履行的另一个重要局部。一旦企业规定和法律规定相互违 背,那么势必会造成企业员工在工作时产生角色的割裂。这时如何在法律和自身 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是一个很困难的决定。即便是会计人员选择牺牲自身利益而维 护法律,也会因为以政府的执法问题而大打折扣,现如今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在维 护会计人员应有权益上存在不小的批漏,在公
4、正地监督和举报活动过程中,会计 人员很可能受到上级领导和企业的报复。这无疑会让会计人员在动机上失去会计 监督的动力,从而助长个人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此外在会计监督手段方面,我国现有的监督手段略显落后,尤其是事后审计 和会计检查这两个环节,落后的监督手段更是会造成监督效率的明显降低。在事 后审计过程中,定量检查太少,这就会让整个会计监督行为的认为判定因素占据 主导地位,不仅容易产生腐败造假的隐患,而且产生的监督结果也缺乏公信力。 在工具使用方面,如今局部大型企业都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迈入会计信息 化。而对于大局部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本钱较高,可能影响到自 身的资金使用,因而在
5、实际会计活动中的一些环节采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这 就无疑会让政府的监督工作效率降低。3 .监督职能界定不清,目标失衡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体系主要分为企业内部、社会以及国家层面的会计监督 体系。然后这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目标差距。后两者更注重整个市场会计活动的 公正性以及维护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而企业内部的监督除了在保证企业的会计活 动没有违法的同时更多的是保障企业的战略目标达成和利益增长。这三种监督活 动之间存在的目标差异很容易让监督工作产生割裂,从而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 监督体系,最终在国家、市场以及企业之间形成剧烈的利益冲突。10五、加强会计监督活动的建议(-)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企业的监事会是
6、监察董事会、股东大会和公司经营决策的组织。因此,在企 业自身的会计监管过程中作为企业的监事会应积极采取措施发挥监管职能,质疑 财务舞弊,防止财务舞弊可能造成的损失。在实际的操作中监事会能够意识到董 事会或股东所持有的操纵利润以及可能出现的虚构交易等欺诈行为,可以对企业 的财务状况及时的进行会计审查,快速的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有效防止和控制 企业财务舞弊。此外,监事会在成员组成上应该适当引进外部人员进行监视,以 保证其独立性。另外,在监事会成员的任命和招聘上的考察应以财务、企业管理、 以及法律知识的考察为主,同时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保持监事会的客观公正性。 当检查到会计问题时,监事会成员有权向对
7、应的会计人员或者董事进行警告以及 强制制止。董事会由于能够很好地联系股东与经理人这两个重要的企业主体,因 此其在整个会计监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遗余力的支持,同时充分发挥自身 的衔接作用。为了防止董事参与会计造假,同样可以适中选取一定数量的外部董 事成员,以防内部董事和股东经理窜通一气。(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会计资格证的考试更加偏向于职业技能的检测,反而在职业道德的考 核方面没有跟上。这无形之中就会误导对会计行业向往的公民,给他们一种会计 从业者不太需要职业道德素养的错觉。如假设能在会计资格证的考试里面增加一项 职业道德的考核,不说能起到很大作用,起码会引起未入行者的重视。久而久
8、之, 在这种考核的硬性要求下,所有会计从业者都会潜移默化的收到这种强制性的机 制的影响,不敢在诚信问题上产生僭越。此外,由于会计活动的展开具备一定的 专业程度,会计从业者本身的熟练程度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 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熟练程度加以重视,定期考核或者培训I,同时在整个职 业生涯中不断灌输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将令行禁止的思维灌输到企业的每一 个会计从业者脑海里。同时企业本身还可以在招聘上自行设置一些额外的考察内 容,提高会计人员的入职标准。(三)加强外部监督政府在进行会计监管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监管手段的创新和完善,从上文举 例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2016年太化内部的
9、管理混乱以及涉嫌会计造假的信息 已经在财报上一目了然,然而由于政府监管的滞后性直到2014年太化造假案才 能得以尘埃落定。此外由于不同的行业由于自身的特性导致在会计造假过程中的11 手段和过程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监管方法和体系 的创新。例如,太化造假的曝光主要就是因将同一批原料进行屡次售卖,这也符 合化工企业的常规交易流程。其次,针对不同程度的会计造假行为需要制定明确 的法律制裁,以抑制会计人员参与会计造假。最后在审计监督方面,务必要保证 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为此就需要加强审计机构的规范管理,同时完善企业审计相 关的法律。在我国法律规定内的会计信息监管主体以财政部和证监
10、会为主,财政部是在 大方向上对会计准那么以及具体的格式文本进行规定,其所行使的监督责任较少, 而证监会那么是与市场联系较为密切的部门,两者之间的监管真空地带也无形中造 成了会计造假的客观存在。虽然在历史上两个部门之间在监管上有过一定的合 作,但是整体上来看,两个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分块监管 的行政效率上也会大大折扣同时还会存在明显的“空隙”,因此政府可以建立一 个特殊组织或者干脆以证监会为主体专门整合这两个部门的监督行使权和监管 范围,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而且统一组织的建立还能有效防止不同监管主体之间 互相推诿的情形发生。(四)发挥行业自律我国市场经济的鲜明特色就是政府和市场共
11、同进行调节市场供需,政府作为 市场的参与者半决策者其所发挥的空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监管活动的展开 还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即便如此仍然会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这时市场或者 行业本身的自我调节作用就显得尤为明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明确自律组织法律地位。不同于西方话语权较大的行业组织,我国行 业组织具备鲜明的民间色彩,而与之伴随着的就是市场认可度不高,甚至在法律 上都无法得到合法地位。然而在很多时候,政府监管无法涉及的局部,行业组织 能够进行很好地补充。为了切实发挥民间组织的功能,政府首先要明确行业组织 的性质和地位,同时适当对其管控进行放松,给予其更大更灵活的空间进行监管。(
12、2)改善证券交易所监管职能。证券交易所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监管者,为 了发挥其功能应当扩大其监管范围,同时明确其在各项会计活动中的监管程序和 步骤。现如今,随着证券市场的迅速开展,证交所的监管范围还逐渐扩大到听证 裁决、上市审查等等方面,这样能够充分发挥证交所的一线监管优势,第一时间 制止会计造假,从而保证证券市场健康运行。在证交所人员建设方面,由于监管 范围的扩大,证交所在人员建设上需要多下功夫,首先就是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 养,另外由于证券市场变化较为频繁,需要对一些老员工进行不定期培训工作。 最后,从证交所的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证交所主要以上海和深圳为核心,两者 在地域上的较遥远很可能导致监管
13、的真空地带,因此为了发挥证交所的监管功能12也可以建立两大证券交易所协调监管机制,以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开展。13六、结语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不少从业者在 中途堕落,不仅给工作企业、甚至给整个行业、整个社会带来无法估量的信任危 机。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诚信体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个人而言,我们要 抱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来与失信行为做斗争。对会计从业者而言,在整 个职业生涯中都要一直保持一种赤子之心,坚决无视失信行为。为全社会的诚信 建设添砖加瓦。经济开展带来的基本影响之一就是会计信息重要性的提高,自然而然会计监 督问题自然会凸显出来。在快速变化的证券
14、市场里面,我国“三位一体”的会计 监督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拓展和完善空间,经过本文对太化的会计造假案例的分 析可以初步得出影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主要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会计人员 的职业素养以及外部监管的缺乏这三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其后本文提出增强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以对加强对会计人员招聘的审查以 及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和考核作为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养的 对策;以政府对监管部门的整合作为提高外部监管的对策;最后还从行业方面提 出明确自律组织法律地位以及改善证券交易所监管职能来加强和完善行业本身 的自我监督功能。14参考文献1王懿,王备备.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15、及相应对策J.纳税,2018(4): 97-97.白晶.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8, v.9 ;No.l25(10):135-136.3张思璐.试析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8.4张悦.我国会计监督弱化及对策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2).5李佳.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0):134.赵鑫.企业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及对策思考J.商业经济,2017(6):141-143.卢凡.浅谈新会计准那么对会计监督的影响J.纳税,2017(26):32-33.网本刊编辑部.立足新形势提升会计监督工作层次和成效
16、一一财政部明确近期会计监督工 作思路J.财政监督,2017( 12).9张连才.浅谈企业管理中会计监督的作用问题J.今日财富,2017(12).10丁世玉.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财讯,2017.11张俊.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几财经界(学术版), 2017(02):183+320.12丁宁.当前政府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7(12):261-261.口3樊梓倩.我国会计监督的问题及加强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9):19-20.14董健良,朱振东.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JL经营管理者,2017(12):41.15巩春海.企业会计监
17、督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纳税,2017(17):42. 6付春艳.浅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03):204.17叶文学.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讯,2017.15一、引言会计监督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企业为辅助,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对企业的 会计活动进行控制的行为,一般来说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会计信息的 可靠性,进而为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提供火力。从目前学术界的理论上来看,主要 有两种看法,一是将会计监督定义为会计活动的基本职能,即一种会计活动。二 是着重强调了会计监督主体的职能和责任。2017年会计法修订后,详细阐 述了各级会计监督体系的职能。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例分析 企业会计 监督 弱化 分析 措施 案例 90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