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第二十课 文言文中的文化知识.docx





《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第二十课 文言文中的文化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第二十课 文言文中的文化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课文言文中的文化知识【知识概说】阅读古文常常要涉及一些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不了解不掌握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能真 正读懂古文的。比方前赤壁赋中有这么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 下。”如果不知道句中的“既望”是指古代的历法知识,可能就不知道“既望”是农历十六的意思。因 此了解并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应掌握以下几方面常识:1 .古人的称谓、名号古人的称谓、名号多种多样,使用频繁,要特别注意。例如,女子十五叫及笄之年,男子十五为束 发,二十加冠,视为成人,并可取字。在名字之外,还有号,帝王将相文臣武将死后更另加谥号。此外 籍贯、郡望、居官之地,以
2、及官职、封号、住处、书之名都可用来称人。这些名字、谥号也不是随便起 的,都有一定含义,名字之间具有这样那样的某种关系。这些名字不仅可以称人,也可用来命文集。古 人很讲究礼法,等级、尊卑不同,称法有别,谦称、敬称、鄙称,形形色色,阅读时都要分辨清楚。(具体详见图表梳理).天文时节表示的方法古代纪年多用皇帝的年号或干支相搭配;纪月常用序数;纪日多用干支或用朔、望、晦等特殊词语; 纪时那么用十二支表示十二时辰;一夜分五更;一年分四季二十四节气,每季又分孟、仲、季;此外还有 元旦、上元、社日、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等不同节日。这些都要有所知晓。(具体 详见图表梳理).职官科举制度如中央有
3、将、相、大夫、令尹、太尉、御史、三公、九卿、三省、参知政事,地方有太守、刺史、 长史、司马,名目繁多,各代亦有不同。还有征辟、荐、授官,院、乡、会、殿各级考试,庠、序、太 学等不同学校称法,颇为纷繁。(具体详见图表梳理).各种礼俗名物这些在阅读中都会遇到,也是高考没少考到的,学习时应多加注意。这方面的知识太庞杂,中学生 不可能掌握很多,只要求了解教材里解释到的一些常用的术语 名称,不致误解文意就行了。(具体详 见图表梳理).地理区域的划分江表、山东、中国、关西、九州、采邑、郡县、州路、封国、省府山川、关隘、城邑,均各有所指。 (具体详见图表梳理)【阅读训练】115.郑玄对应劭南朝范哗时大将军袁
4、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 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说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 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北 面称弟子何如? 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注玄:郑玄,当时著名儒学大师。异端:此指与儒学格格不入的观点。应中远:即应劭,字中远。回、赐: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3侯。称丈夫赵明诚。侯,古代五等封爵之一,后常用来称呼州郡长官。赵明诚曾为莱州、淄州、 建康、湖州太守,故称为侯。4 .相国寺。北宋汁京最大的庙宇
5、,原名建国寺,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建。唐睿宗重建后改名相 国寺,宋再加扩建,称“大相国寺”。每月朔望及初三、初八日开放。据东京梦华录卷三说:“殿 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之类。”5 .鲁壁、汲冢。鲁壁,是指汉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一批先人所藏的古书,据说有 古文尚书等。汲冢,是说晋太康二年,汲郡有个人盗挖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归: (2)质: (3)市: (4)展:(5)饭: (6)浸: (7)已: (8)易:2 .文学常识填充。(1) “建中辛巳”、“崇宁间”分别用了 和 纪年法。(2) “朔”、“望”分别指农历 和 o(3)宋代中央分“
6、三省六部”,这“三省”是、o(4)封建时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叫“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便有饭蔬衣,束,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2)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4 .文中记叙牡丹图留信宿后又不得不归还一事,主要作用是什么?5 .节选文字主要写金石字画的收录,既写了收录的又写了收录的口口。1. (1)嫁;(2)典当;(3)购买;(4)观察;(5)以为饭;(6)渐渐;(7)罢,停止;(8)交易,买。(1)年 号千支兼用;年号。(2)农历每月初一;农历每月十五。(3)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4)太学。(1)就有了节衣 缩食,把偏远地方普天下的古文奇字都搜尽的愿望。(2)我们夫妻
7、俩面面相对惋惜惆怅了好几天。4.表现李清照夫妇对 书画的迷恋,以及不能获得的无奈和遗憾。5.艰辛快乐【图表梳理】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例如1.姓名称谓类别例句自己可以称名五步之内,相如诸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称名父母或老帅可以直呼其名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冉有,名求,是孔子的学 生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 序)10称字古人成年后取字。称字是一种礼貌和尊敬不替孟明,孤之过也。(秦晋肴殳之战”孟明,姓百里,名 视,字孟明。文中是秦穆公以字称孟明视续表类另IJ例句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8、醉翁亭记)称谥号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 迹评定褒贬所给予的称号。一般 由朝廷赐予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钱。(左忠毅公逸事)忠毅,是 左光斗的谥号,由朝廷赐予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梅花岭记)忠烈,是史可法 的谥号,由后世人给予其 他 称 谓用官职名来称呼谓颜太师因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梅花岭 记)“太师”与“少保”指颜真卿和文天祥,都是以官职名称呼。用书斋名来称呼如蒲松龄被称为聊斋先生;梁启超被称为饮冰室主人用籍贯、郡望来称呼人称王临川是以王安石的籍贯称呼;韩昌黎那么是韩愈的郡望称呼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称豫用封号来称呼近世寇莱
9、公豪侈冠一时。(训俭示康)莱国公是寇准封号,故称谦称愚称自己不聪明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鄙人称自己是鄙陋之人且鄙人虽愚,独不知狼乎?(中山狼传)敝称自己的一方不好寡人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秦晋般之战)窃称自己意见未必合宜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寡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庄暴见孟子)卜官旧时官吏自称的谦词1、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孔雀东南飞)臣在他人面刖的谦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老夫年老者的自称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左忠毅公逸事)老妇年老妇女的自称太后日:“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
10、赵太后)敬称陛下古代臣对君主的尊称窃为陛下惜之。(论积贮疏)足下对上或平辈的尊称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丈人对年老的人的尊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卿君对臣的敬称孙权执肃手曰:“卿欲可言? ” (赤壁之战)夫妇间的爱称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东南飞)11姐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臣窃以为姐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公对尊长或平辈的尊称公亦尝闻天子怒乎?(唐雎不辱使命)君对朋友或尊长的敬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妻对夫的敬称君当作盘石,芟当作蒲弟。(孔雀东南飞)夫子妻对夫的敬称夫子积学,当日知所亡,以就璐德。(乐羊子妻)鄙称竖子古代鄙视人的称谓竖子缺乏与谋!(鸿门宴)瞰
11、生浅陋无知之人的称谓鲫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 宴)平民称谓布衣称一般平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黔首对秦地百姓的称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黎民众民,百姓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庶人平民,百姓君子,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师)苍生平民,百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年 龄 称 谓垂髻指缺乏十岁的儿童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总角指十岁上下的少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宴:欢乐。晏晏:和悦豆范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束发指十五岁束发的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结发
12、一指束发;一指结婚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孔雀东南飞)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而立三十岁的代称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聊斋志异)不惑四十岁的代称足下之年,甫在不惑。(答韩文宪书)知命五十岁的代称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闲居赋序)耳顺六十岁的代称,又称花六十向耳顺。(论语为政)古稀七十岁的别称令阁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稀年。(苏轼诗)2.职官任免类例句朝廷职官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予除右垂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简称“相”御史战国时国君侍从史官秦以 后为监察之官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太尉统辖全国军事最高武官。 汉代时称大司马我因恶
13、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高太尉指高徐12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 传)上卿周代最尊贵者谓上卿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大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楚国军政长官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屈原列传)朝令尹明清时指县令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促织)廷左尹战国时楚国令尹助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职宣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目司战国时掌管军政的副官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马隋唐时州郡太守的属官元和十年,予
14、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郎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柯刺秦王)中尚书下属的高级官员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中央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开IJ、工六部太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又称郡守刺史州郡最高军政长官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主薄郡府的重要僚属遣承为媒人,主薄通语言。(孔雀东南飞)抚军清代省级地方长官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又称作“抚臣”般职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孔雀东南飞)又称知县官少府唐代时为县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诗题名)知府主持一府的行政长官是月丁
15、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登泰山记)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唐代时为翰林学学士皇帝的秘书、顾问士拜举行礼仪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职除拜官授职予除右承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官擢提升官职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任升官,或官职调动而翁长铃,迁我京职。(记王忠肃公翱事)迁免升降职叫左迁、迁谪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Z 1降谪降职或调往遥远地区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黜罢官或降职屈平既黜,其后.(屈原列传)罢罢免官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祭十二郎文)职官免免去官职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任免抖R冬徙官职调动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16、)HI峰出官免去京官,降级外任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3.科举教育13类别例句(或解说)察举制察举察举,又叫荐举。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地方州郡推荐,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指善事父母;廉,指品行端正,由地方州郡举荐.征辟“征”是皇帝直接征召,“辟”是公府聘请。征辟制是汉朝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如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又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科 举 制童生明清时称未考或未考取生员(秀才)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皆称童生。生员明清时代,凡经过院试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汉魏晋时,为由州推举的人才。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7、(陈情表)明清时称府学、州学、县学里的生员为“秀才”。举人明清时作为乡试取中者的专称。举人可授知县官职。解元科举考试中,乡试获第一名的举人称“解兀”。进士唐代科举制度中,参加进士科考试者通称“进土”,故有“举进土”之说。明清时,殿试 中三甲取中者都称“进土”。参见“殿试”。院试明清时由各省学政主持的为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二年内举行两次。乡试明清时由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为“举人”。会试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各省举人均可应考。考中者为贡士。殿试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土在殿廷上亲发策问的考试。也叫廷试。中试者分为三甲,一甲取三 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
18、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取假设干名,赐进士出 身,三甲取假设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因揭晓名次的榜是用黄纸书写的,故称金榜。同年科举制中向榜登科者都称为同年。如:同年日“君赐不可违也”。(训俭小康)教四书封建教育科举取土的初级教材.具体指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四部儒 家经典著作。由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而得名。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 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六艺指古代学校学习的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如:遂通五经,贯六艺。(张 衡传)也指“六经”:礼 乐 诗 书 易、春秋。 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太学汉武帝时始设太学,为传授儒家经典的
19、最高学府。历代均设。4.天文历法类别例句或解说天文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今却做了老爷,说是天上的星宿。(范进中举)1415斗牛北方玄武_星宿名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仪前赤壁赋)参星西方白虎一星宿名螯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刘禹锡诗)北斗即“北斗七星”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屈原九歌)天狼即“天狼星”,全天空最 明亮的恒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古代 传说天狼星出现,必有外敌侵略。此指西夏。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 与牵牛星相对。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嫦娥神话传说
20、中的月神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蝶恋花)婵娟月亮代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东曦神话传说中的日神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促擎扮此指初升的太阳星汉银汉即银河,是横跨星空的一 条乳白色亮带。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观沧海)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鹊桥仙)历法孟四季中每季的首月如孟春,即阴历正月;孟夏,即阴历四月,依此类推。仲四季中每季第二个月如仲春,即阴历二月;仲夏,即阴历五月,依此类推.季四季中每季第三个月如季春,即阴历三月;季夏,即阴历六月,依此类推。朔阴历每月初一日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史记)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
21、记)历法既望一般是阴历十六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前赤壁赋)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 记)至日称夏至、冬至为至日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这里指冬至 日初阳约在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的一段时间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风霜图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苧 记)社日祭祀土地神的节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干支 纪年古人以天干与地支依次相配,组合成甲子、乙丑共六十个,以此作为纪年序号,叫 “干支纪年法”,历六十年为一轮,周而复始。年号 纪年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并 以年号纪年元和十年。(琵琶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文言文训练第二十课 文言文中的文化知识 高中语文 文言文 训练 第二十 中的 文化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