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修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修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2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视察物体(三)(2课时)视察物体二、因数及倍数(7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及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究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根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1数及代数2空间及图形3视察物体及统计1 视察物体(三)【教
2、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经验视察的过程,让学生相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2.通过视察,能正确分辨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视察到的立体图形。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视察到的平面图形复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视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态。4.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实力,培育空间想象力和推理实力。【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2.引导学生进展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拦住的小立方块。【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视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
3、备一套相应的学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2.留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展活动和沟通。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验视察、想象、揣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实力才能得以熬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开展。因此,教师要实在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全部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展视察和操作。留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答复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索。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育学生的沟通表达实力,教学中应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在沟通中理清思路,互
4、相启发。【课时支配】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视察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视察物体(2)1课时【学问构造】第1课时 视察物体(1)【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详细视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3.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实力,开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观赏生活中的数学美。4.在活动中培育数学学习热忱以及良好的沟通、合作习惯。【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复习导
5、入】 师:同学们都宠爱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嬉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宠爱的形态。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师:通过刚刚的嬉戏,教师发觉同学们越来越宠爱动脑筋了,大家探究出了这么多好玩的摆法。教师真为你们兴奋!这一节课盼望大家主动动手动脑,我们来接着探究视察物体中的奇妙,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刚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供应了一个玩积木的时机(出示课件):如今有四块积木,假设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态(如图), 应当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巡察指导。师:刚刚教师发觉好多小组都在
6、主动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究精神特别好,有谁情愿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才智成果?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根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根底上再进展挪动,就延长出了多种摆法。(2)假设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态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教师巡察指导。学生展示成果。(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生讨论沟通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根本形态,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假设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
7、方体,它必需及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假设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及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第1课时 视察物体(1)先摆好从正面看到的根本形态,余下的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根据从一个面看到的图形复原出的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嬉戏是学生特别宠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嬉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剧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间隔 ,营造主
8、动、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通过小组合作,经验“讨论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视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索问题、多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应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供应了良好的时机。第2课时 视察物体(2)【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2。【教学目的】 1.能正确分辨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视察到的立体图形。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视察到的平面图形复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视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态,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视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态,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须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让
9、学生主动参及视察、操作、沟通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展直观和有条理的思索,开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展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拦住的小立方块。【复习导入】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视察所画下的形态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
10、图形,再根据上面视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终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终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视察到的平面图形复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状况。【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第2课时 视察物体(2)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终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视察到的平面图形复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状况。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主动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气氛。这节课,学生学习心
11、情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剧烈的学习欲望。本课通过实物视察、动手操作、想象、描绘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的。让学生亲身经验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慧才智有时机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验数学、体验数学,培育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创新精神和理论实力,同时地培育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2 因数及倍数【教学目的】1.使学生驾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络和区分。2.使学生通过自
12、主探究,驾驭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实力。【重点难点】1.驾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络及其区分。2.驾驭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奇数的区分。【教学指导】由于本单元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详细情境来进展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确定的难度,所以教学应留意以下两点:1.加强对概念间互相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开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根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驾驭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要引导学生用联络的方法去驾驭
13、这些学问,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裂,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2.由于本单元学问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留意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学问,但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无视概念的本质,而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导致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贯穿的程度,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实力已经有了进一步进步,有意识地培育他们的抽象概括实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结论,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实力等等。【课时支配】建议共分7课时1.因数和倍数 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
14、时3.质数和合数 2课时【学问构造】1.因数和倍数(1)【教学内容】相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教学目的】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推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2培育学生抽象、概括的实力,浸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络、互相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酷爱数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复习导入】1. 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254 243 1504 2086学生口算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
15、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讨论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视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假设商
16、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答复,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刚同学们的答复,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倍数及因数是互相依存的。2.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留意,为了便利,我们在讨论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17、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拟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及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学问表述因数及倍数的关系。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9、15、21、36学生独立思索并答复。【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
18、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因数和倍数(1)在整数除法中,假设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倍数及因数是互相依存的。本节课的重点是驾驭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学问内容比拟抽象,学问点比拟少,教学中,我实行让学生反复说,互相说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进步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实力。因数和
19、倍数(2)【教学内容】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驾驭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娴熟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加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重点难点】 驾驭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娴熟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复习导入】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045 6318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
20、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小组合作沟通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教师:你
21、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行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须要写两个6)细致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简洁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始终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我们
22、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小组合作沟通后汇报,的倍数有:2、4、6、8、10、16、教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当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5的倍数有:5,10,15,20,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状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订 人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