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相识乘法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已经驾驭了比拟简洁的加、减法口算的根底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1、强化对一样数连加的相识和计算,为初步相识乘法作比拟充分的准备。乘法和加法是有亲密联络的,驾驭了加法就具备接着学习乘法的条件。在已学过的加法中,学生比拟熟识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一样的数连加,对几个一样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相对生疏。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对几个一样数连加的感性相识,进步学生计算几个一样的一位数连加的实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根底。2、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的意义。乘
2、法是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材没有把乘法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几个一样加数和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意义的两个主要内涵:在几个一样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3、把理解乘法意义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严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的过程。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过程是“在理论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相识把感性相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理论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拓展概念”,可见概念的形成始终和实际问题联络在一起。本单元教材变更了过去的数学教材先教学乘法意义再教学乘法应用题的内容构造,从蕴含乘法意义的例题起,就把
3、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一样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络和区分;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洁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育有条理地思索的习惯,进步解决问题的实力。3、使学生在初步相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合作学习的看法。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络和区分。第一课时、相识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内容【教学要
4、求】经过学习讨论,学生相识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驾驭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培育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实力。【重点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络和区分。【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日开场,我们要学习一习乘法的初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步相识。(板书课题:相识乘法)二、 新授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
5、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 (3)教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2)例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3)例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4)学生填书,
6、完成“试一试”,集中沟通。3、教学例2(1)出示例2图(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3)教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局部都是出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学生答教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教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
7、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板书:4 2 = 8 (乘数)(乘数)(积)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5)教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4、教学“试一试”(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拟简便?三、 完成“想想做
8、做”151、完成“想想做做”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学生填空独立完成2、完成“想一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沟通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3、完成“想想做做”3(1) 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答复,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答复: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沟通。(3)比拟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一样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5、完成“想想做做”5独
9、立完成,集体沟通。四、 总结今日我们学了什么?读课题说一说,列算式。说一说。先说一说,在填写,完成“试一试”。列算式,说一说。读一读。说加法算式各局部名称。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说一说。答复问题再填写。完成“想想做做”15。说一说【教学随想】第二课时、练习一(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15。【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育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实力。【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复习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个3。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
10、)=( )或( ) (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 62=12 38=24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相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相识乘法。(板书课题:练习一(1)二、完成练习1、第1题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2、第2题a(1)出示第1小题图。(2)提问:有几缸金鱼?每缸有多少条?求一共有多少条,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b(1)出示第2小题图,提问:小挚友在做什么?小挚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教师巡察
11、,理解学生解题状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沟通。(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拟简便?3、第3题(1)独立完成第3题的两道题。(2)集体沟通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比拟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第4题(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沟通。5、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络生活和四周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沟通。6、完成“想想做做”5(1)你会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改写。(2)集体沟通,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比拟一下乘法和加法比哪一种比拟简便?(3)教师小结。指名
12、答复。说一说。完成练习的第15。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独立完成第3题的两道题。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沟通。分小组活动,联络生活和四周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沟通。【教学随想】第三课时:练习一(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教学要求】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稳固对乘法的相识。【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复习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 ( )( )=( )2+2+2+2+2+2 ( )( )=(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13、 ( )个( )相加( )( )=( )或( ) ( )=(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相识,今日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驾驭得怎样。(板书课题:练习一(2)二、完成练习1、第6题。(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沟通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2、第7题出示第7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3、第8题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
14、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4、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5、第10题(1)出示第10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沟通,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三、作业布置:机动答复问题再填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沟通,汇报结果。【教学随想】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初步相识乘法的根底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分三段教学。本单元教材有以下
15、编排特点: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教科书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与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支配地进展的。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严密结合。本单元教材变更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容许用题”的编写形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开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溢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
16、理解乘法的意义,驾驭16的乘法口诀,进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相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扶植记忆乘法口诀。4、使学生经验编乘法口诀的过程,进步自主学习实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胜利喜悦。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育学生发觉简洁规律的实力。三、课时划分:共12课时第一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要求】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
17、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验及别人合作沟通的过程【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宠爱去游乐园吗?今日教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1、 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如今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络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想想:12你用哪
18、一句口诀?2、 情景二、玩荡秋千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3132 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3、 情景三:小挚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好车厢的个数1234人数4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4312,4416沟通:你可
19、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414243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4、 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二形成应用1、 读读2、3、4的乘法口诀。2、 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悟到根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留意辅导差生。3、 嬉戏找挚友。小挚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教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挚友。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日玩得兴奋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