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 -月光曲-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 -月光曲-教学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 -月光曲教学教案10、月光曲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微波粼粼、霎时、一缕、汹涌、记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三个自然段。 3、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改变,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培育联想和想象的实力。 4、感受贝多芬怜悯酷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 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改变。 贝多芬感情改变的缘由。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从课文结尾入手)。1、(月光曲音乐起)齐读课题:“曲”是什么意思?2、从课文中你结识了谁?贝多芬是
2、什么人?你怎么知道他闻名的?(相机教学1)3、课文写了他谱写月光曲,那课文中还有哪一段和他创作月光曲没有关系?(相机教学最终一小节)4、过渡: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焦急,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还要连夜写下来?二、直奔重点,体会乐曲的意境。1、文章题目是月光曲,主要写的也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我备课时读了半天,你们刚才也说了不少,可是,文章交没有写月光曲这首曲子的琴声、节奏和旋律,这月光曲在哪儿呢?2、出示9:(指名读课文)(1) 这段写了什么?(大海和月光的改变)那怎么说是月光曲呢?(2) 引导学生理解月光、大海改变的内容,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相机出示课件)月亮
3、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上升 风卷巨浪 月光照射 波涛汹涌 (3) 分清事物与联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读课文9末)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4)老师小结:这些月光和海面的改变,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在前面写上:柔软徐缓有力快速昂扬激荡)(5)系统练说:师开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按起琴键来,一起先,他的琴声是柔软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 微波粼粼的联想,生接着说(6)是这样的音乐(指板书)引起了这样的联想(指板书)。这是我们的猜想,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
4、一听?不过我想:贝多芬是宏大的音乐家,不肯定象我们探讨的那样简洁,可能在一片安静的大海中,也会间或跳起几个洁白的浪花,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有低沉波谷,是不是?这样,就使乐曲的旋律更丰富了。(音乐观赏)(7)想象练习:你听着这首曲子好象看到了什么?三、追根溯源,了解人物的心境。1、如此美妙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学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疑问产生?(学生质疑)那么,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带着问题自读其次至第八自然段:2、学生分小组研读283、引导学生理解创作的源泉:(1) 有感于知音:什么叫知音?从哪儿看出贝多芬遇到的是知音?这位知音特殊吗?特殊在哪儿?在贝多芬遇到知音的过程中,他
5、的感情有什么改变?板书:一分触动非常感动万分激烈(2) 寄情于月光:他把这份感情寄予给了谁?(出示朗读第8小节)4、现在你还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改变的吗?(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空兄妹俩接触的过程和他的感情改变的。)练说:五、课外延长:1、老师: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艺术财宝,也给我们带来了今日这个漂亮动人的传闻。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让我们借助网络去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2、(点击网络)介绍:他的乐曲热忱激扬,像一团熊熊的烈火,迸发着炙热的激情。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学习,你结识了谁?对他有哪些了解?2、背诵月光曲的内容(9)(伴月光曲)二、写作迁移:1、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联想到的事物?2、写作练习:给荷花这一段加上适当的联想: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种各样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3、组织沟通。三、巩固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读2、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对字词进行分析比较。3、理解词语的意思。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 -月光曲一文由chinesejy教化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全部,转载请注明出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