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意象与诗歌鉴赏诗歌理论研究.docx





《2022年意象与诗歌鉴赏诗歌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意象与诗歌鉴赏诗歌理论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意象与诗歌鉴赏诗歌理论研究align=middle意象与诗歌鉴赏 align=middle葛宇虹诗歌的解读虽与艺术鉴赏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但它自身有其独立的审美特性。在艺术鉴赏中,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剧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关留意蕴的详细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所在。鉴赏主体只有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丰厚的审美心理积淀,才有可能对艺术形象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诗歌语言 创作手法 意象 意蕴 G623.23 A 1000-0186(2022)09-0045-032000年起先运用的人教版
2、新教材力求打破以往的平衡,用一种探究的目光去搜寻教材富有特性的质感,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折射了教材编者的理念贴近人本。今秋运用的初中学第三册语文教材的改变最大。以中学为例,第三册用三个单元的篇幅支配了16首诗歌,古今中外无所不有,从而将对诗歌的意蕴观赏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在教材编写史上唯恐还属首例,极富挑战性。新的第三册选取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祖国啊,我敬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普希金的致大海等诗,这些诗作,假如没有很好的教学指引,学生一下子是很难把握的。因此,尽快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就显得非常必要。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愿,象是外在的
3、详细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予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视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予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调,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依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调。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赋,即平常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干脆加以运用,使这
4、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这类意象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是非常常见的,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干脆勾画出一幅安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到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比,即我们常说的打比方,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干脆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意象干脆拿来比方头发,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清楚起来,明朗起来,生动起来,给读者以无比显明的感受。舒婷的诗“我是你额上破旧的
5、老水车”一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缘由就在于用老水车这一意象来象征“我”与祖国的某种血肉联系,从而使整首诗作细腻而含有丰富的象外之意。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必需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创作中白描的运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如臧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干脆的兴起对象,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予不屈的民族特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所以,兴这种创作手法是既省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意象 诗歌 鉴赏 理论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