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总结三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夏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总结三级.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夏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总结三级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概述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发展心理学简史德国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 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为第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心理发展的伦理问题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实际上是主体对客观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认为心理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心理
2、发展阶段说:将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本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9-12个月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6、7岁):将上一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示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具体表现为: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特征为获得了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可进行具有具体事物支持的逻辑运算。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特征为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将4-12岁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
3、(4-5岁):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8岁):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自律道德判断阶段(9岁以后):道德判断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艾利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婴儿前期(0-2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吃饭幼 儿 期(4-7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游戏童年 期(7-12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
4、征是能力品质。学习青少年期(12-18):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成年后期(50):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强调行为与认知的结合。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互为决定因素。观察学习:认为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把人的自我调节能
5、力放在突出的位置。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思想:是指在有指导的环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学应走在学习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时期: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以“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最为有名。人的道德批判分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对成人采取服从态度以免受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习俗 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儿童认识到他人和
6、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识到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条文);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还有更高的道德原则);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婴儿期的动作发展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觉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 研究方法的突破:习惯化范式: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 优
7、先注视范式:偏爱的注视说明新生儿生来就具有某种预定的程序;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出生后3周视线开始集中到物体上。理想的视焦点是距眼26 视觉追踪:出生12-48小时可追视移动的红环; 颜色视觉:出生15天就具有颜色辨别能力; 视敏度:视敏度发展最快的时期是7岁。听觉的发展:听觉辨别能力:婴儿对声音的反应主要有:感受抚慰、警觉、痛苦。 音乐感知: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嗅觉的发展:嗅觉在出生24小时就有表现。空间知觉的发展:深度知觉: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记忆的发展:6-12个月的婴儿出现“认生”现象,同时出现大量模仿动作。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的表象记忆和再
8、现能力的成熟。思维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婴儿的思维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特点是: 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狭隘性言语的发展:言语的发展理论:后天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班杜拉和布鲁纳,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 强化说:用操作行为和正、负强化的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通过模仿成人获得的;后天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认为人先天具有普遍语法,通过转换。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语言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婴儿言语的发展:语音的发展:(0-4月)简单发音阶段;(4-9月)多音节阶段;(9-12月)学话萌芽阶段
9、。语音的发展:3岁1000词汇左右。句法的发展:3岁儿童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情绪的发展: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0-5周):这种笑是反射性的,而非社会性微笑;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刺激主要是人都语音和面孔。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主要是对熟悉的人微笑。 苦的发展:生理反射性苦应答性的苦操作性的苦社会性的苦 恐惧的发展: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气质:婴儿的气质类型有三种: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社会性依恋: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自我意识的发展: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9-
10、12个月产生初步主体我,12-15个月将自己与他人分开;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可用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第一次飞跃;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岁)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游戏的特点:婴儿:1岁以内是成人-婴儿游戏;2岁婴儿是实物游戏;婴儿末期是模仿性游戏; 幼儿:象征性游戏; 童年:规则性游戏;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意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健全人格;强体。幼儿期的认知发展言语的发展:简单句到复杂句;陈述句到各种形式句子;无修饰到修饰句;短句到长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对话语到独白语;情景语到连贯语。记忆的发展:幼儿记忆容量的
11、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 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特征性定位策略、复述策略。思维的发展:幼儿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道德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 攻击行为: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年龄较大者以敌意型攻击为主。性别角色社会化:2岁能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时能把特定的人格特点与性别联系在一起;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社会化学习理论认为:儿童获得的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同伴关系的发展:3-4岁之间
12、,依恋同伴的强度以与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显著增长。第一反抗期:大约在3-4岁时出现。童年期的心理发展(7-12岁 小学阶段、学习为主)童年期的学习 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师指导下进行、被动性和强制性童年期的认知发展记忆的发展:容量增加、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词的抽象记忆;主要的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思维的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10岁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转折期。发展特点:概括、推理能力的发展,新思维结构的形成(掌握守恒、思维可逆、补偿关系认知)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概念: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 自我评价特点:独立性、批判性、稳定性增
13、加,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交往中儿童人气特点:受欢迎、不受欢迎、受忽视的儿童。 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依从(教师)、平行(同伴)、整合 (团体) 性集合关系期。欺负与被欺负:原因解释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在学校参与竞争收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外部特征性理论认为:受欺负是由于自身外部异常特征引起;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15、16岁)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生理:体型、生理机能、性;心理矛盾特点:心理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心理闭锁与开放性、成就与挫折青春期的认知发展记忆的发展:容量:超出成人短
14、时记忆容量,达到11.040.4; 特点:自觉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运用机械记忆; 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有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思维的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脱离具体的物和情景符号进行抽象思维。即思维形式与内容分离。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关注自己外貌体征、重视学习能力和成绩、关心人格和情绪特征。情绪变化是特点: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青春期躁动。第二反抗期: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独立。 第二反抗期主要表现形式:硬抵抗、软抵抗、反抗的迁移。人际关系的发展:同伴(5、6年级依从高峰,男女先远后近)、父母老师(优缺点全面评价
15、)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5岁)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生理机能最佳、承担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婚恋青年期的认知发展智力的发展: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25岁达顶峰,随N系统成熟提高。成人缓慢下降。 晶体智力():成人阶段保持稳定,随经验积累呈上升趋势。思维的发展:成人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上,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成为主要思维方式。 帕瑞认为青年期思维分为: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青年期的社会性展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是发现自我、关心自我;在修正自我意识时表现为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亲密感的建立:青年期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感,最核心的关系是恋爱和婚姻。中年期
16、的心理发展中年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觉变化:感知觉出现最早最先衰退,反应时在青年期达高峰,20岁左右最强,中老年下降。记忆的发展变化: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和主体的记忆并没有下降。创造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在青年期达高峰;人文科学领域在中年甚至老年达高峰。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人格的变化:“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完美人格”。职业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避免停滞,工作满意度达到最高峰;工作绩效保持很高水准。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同事和领导是竞争合作的关系;与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的心理变化观 主要是老年丧失期观和毕生发展观老年期的认知发展 认知活动的退行
17、性变化是其心理发展总趋势一个特征。老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死亡来临:死亡过程5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关于变态心理学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与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与预后与精神病预防与康复。学科简史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的:第一个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第二个
18、命题: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根据前两个命题,弗洛伊德推断: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即“力比多”。行为主义的解释: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认为兴奋和抑制的冲突引起神经症和精神病。正常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与其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具有三大功能: 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生存发展; 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 使人类正常正确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与其规律性。异常心理活动: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常识性区分:离奇怪异的言行;过度情绪体验和表现;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影响他人生活。 非标准化区分:就认知心理学角
19、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标准化的区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世界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对于精神病患者,也要心理咨询和治疗,而且是有条件的,具体条件如下: 必须是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主要的目标应该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认知障碍 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阈限降低)、感觉减退(感觉阈限升高)、内感性不适(内部不明不适) 知觉障碍: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非客观事物引起的知觉),包括幻听、视、嗅、味
20、、触和内脏型幻觉; 思维鸣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 感知觉综合障碍: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产生变形,统称事物变形症。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表现为联想速度加快(意联、音联、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 思维迟缓:表现为思维活动缓慢,联想困难,语速慢,多见于抑郁状态。 思维贫乏:表现为思想内容空虚,沉默寡言,语速不慢,多见于精神分裂或痴呆状态。 思维松弛或散漫: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经常“答非所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破裂性思维:意识清楚时,谈话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对精裂症的诊断重要参考价值。 思维不连贯:意识障碍情况下严重的破裂性
21、思维,常见于闹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 思维中断:表现为言语在不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多见于精神分裂。 思维插入:患者在思考过程中突然出现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多见于精神分裂。 病理性赘述:表现为在谈话过程中掺杂很多不必要的细节。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按照妄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 关系妄想:把实际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 被害妄想:坚信别人在迫害自己; 物理影响妄想:认为操纵器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发出; 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和权力; 自罪妄想:认为自己犯了错误应该受到惩罚; 疑病妄想: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到处求医; 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
22、自己不忠; 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 内心被揭露感:认为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中的想法,自知是不必要甚至是荒谬的但是摆脱不掉。 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注意障碍:包括注意减弱和注意狭窄。 记忆障碍:记忆过程包括:认识保存认知(再认)回忆(再现)。分为记忆增强、减退 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情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上出现错误回忆。 虚构: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 智能障碍:临床上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 自制力障碍: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情感高涨
23、:精力充沛,自我评价过高; 情感低落:精力不足,自我评价过低; 焦虑: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过分忧虑不安,多方劝解症状不能消除; 恐怖: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产生恐惧的心情,明知民意必要却无法摆脱,脱离环境消失。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对能够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情感淡漠:比迟钝更严重,对周围事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如行尸走肉。 情感倒错: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苦笑、欣快。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 意志缺乏: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 意志减退:意志
24、活动减少,是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总感自己做不了事或干什么都没意思; 精神运动性兴奋: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前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一致。 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的意志状态; 违拗:对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 蜡样屈曲:不仅为木僵状态,肢体还可以任人摆布; 缄默:不回答问题; 被定性服从:即使完成的动作对自己不利也会绝对服从; 刻板动作:机械刻板地反反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模仿动作:无目的的模仿别人的动作; 意向倒错: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常无法为他人理解,如吃屎。 作态:古怪做作的姿势; 强迫动作:违反本人意愿
25、、反复出现的动作,患者感觉非常痛苦。常见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与其他妄想型障碍 精神分裂症: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 常见类型:青春型: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行为愚蠢;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临床最多见; 紧张型:以木僵和兴奋交替出现为主; 单纯型:起病缓慢,以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偏执型精神障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妄想有系统化的倾向,病程慢。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在两周内急性起病,以精神病症状为主,在2-3个月内痊愈。心境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躁狂发作: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
26、兴奋。 抑郁发作: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和迟缓。 双向障碍: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交替发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并常有起伏,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轻度抑郁。 发作形式:环形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神经症 即神经官能症,是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 共同特征是: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属功能性非器质型;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症状;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各亚型有其特征性临床相;神经症是可逆的;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自知力充分。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恐怖症: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焦虑症:惊恐障碍(
27、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 强迫性障碍(强迫症):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以反复陈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检查均阴性。 疑病症:以担心或相信患重病观念为主,各种解释不能消除疑虑。神经衰弱: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应激相关障碍是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 创伤性应激障碍():在遭受强烈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精神障碍。 适应障碍:在遭受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出现反应性情绪障碍,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常见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
28、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 冲动性人格障碍: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有明显冲动行为为特征。 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 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和完美无缺为特征。 焦虑性人格障碍:一贯感到紧张不安,需要被人喜欢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 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无助。心理生理障碍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嗜睡、
29、发作性睡眠异常(睡行症、夜惊、梦魇) 性功能障碍:癔症 梦魇器质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分离性障碍: 转换性障碍: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或称作癔症的集体发作。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定义: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稳定。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三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心理健康水平十标准: 心理活动强度: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心理活动耐受力: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做衡量心理健康
30、水平的指标。 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表现为意志力薄弱。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 康复能力 心理自控力 自信心 社会交往 环境适应能力相关概念的区分与内涵关于健康心理学 到目前为止工作领域有三个方面: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情绪低落;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精神偏离
31、日常状态。医生查房三步骤:在办公室讨论病人疾病病房检查病人回到办公室分析和讨论病人的病情。躯体疾病不同程度会影响神经功能,所以会同时伴有神经症状,采取心理治疗是绝对有益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概述 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启用“用途”和“效度”两个维度作为分类的可靠检验标准: 用途1) 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2) 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3) 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4) 咨询方案的制定5) 疗效评估6) 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7) 职业培训8)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9) 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效度所谓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1、症状学效度2、预测效度:对自然发展的预期:产生三种不同后果
32、: 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 由于主客观条件差异短期内得不到缓解,通过联想机制可泛化到其他类似现象。 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各项功能下降,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易感者。外界干预下的预期:非专业的社会支持:不健康状态出现后亲朋与社会机构对当事人的支持帮助,专业的心理咨询:绝大多数情况下,经过系统心理咨询,心理不健康状态可恢复。3、结构效度: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因素:人口学、个性心理特征、身体健康水平、社会变迁。心理不健康分类 心理问题(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控制,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内容未泛化):特点:有现实激发因素(刺激的性质)持续时间较短(反应的持续时间) 情绪反应能在理
33、智控制之下(反应的强度) 情绪反应尚未泛化(是否泛化) 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严重心理问题(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特点:有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刺激的性质)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内(反应的持续时间) 刺激越大反应越强,有时会失去理性控制,(反应的强度) 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是否泛化) 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障碍(人格稳定性)。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内容完全泛化,心理冲突性质已经变形。 焦虑:认为焦虑
34、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基本的情绪体验是害怕; 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喝痛苦的; 这种情绪指向未来; 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 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压力与健康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定义: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的种类:按性质可分为:生物性、精神性、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大多数是综合性的)。 压力源的测评:目前公认的、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测量压力的量表有三种: 社会再适应量表:是霍尔姆斯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 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坎纳编制的一个是生活中小困扰量表117个题目,另
35、一个是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共计135个题目。 知觉压力的测评:对某种“超个人能力事件(如超限家庭作业)”的体验,知觉压力量表(). 压力的内省体验:心理学的压力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 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双趋、双避、趋避、双重趋避冲突。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种类:按压力强度可分为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经历过一般生活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 叠加性压力:分为同时叠加和继时叠加。 破坏性压力:情绪方面以沮丧为主,同时伴有攻击行为。 压力的适应:塞利将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 警觉阶段:呼吸心跳加速; 搏斗阶段:理化指标表面上正常,实际是被控制状态;生、心理资源大量消耗;敏感脆弱。 衰竭阶段:能量耗尽,无法继续抵抗压力。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从应激源到临床相这一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对压力的响应阶段:能引起个体强烈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中介系统三个子系统(都有使事件强度增加或降低的功能): 认知系统:作用有认知评估、调节控制、人格的影响。 社会支持系统: 免疫系统: 临床相阶段:是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表现出的临床症状。37 / 3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