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安排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仍然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继续教学整数除法和乘法,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应用这些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继续教学分数,把假设干个物体组成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首次教学小数,有一位小数意义、读与写、大小比较、加减计算等知识;还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较大长度单位千米,较大质量单位吨。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方法;初步教学轴对称图形;继续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较简单几何体,用图形表达看到形状;教学面积意义,常用面
2、积单位,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平均数含义,求一组数据平均数方法,用平均数描述和分析一组数据根本状况。联系上面三个领域教学内容,编排了六次实践活动。“我们试验田是场景型活动,在试验田场景里提出并解决与数学有关实际问题;“运动与身体变化是专题研究型活动,用统计知识与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引起脉搏和呼吸变化情况。其它都是操作制作型活动。另外,还编排了十多篇“你知道吗,大致有两类内容。一类是与数学知识有联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如划分一年四季温度标准、大自然和建筑里对称现象、物体在月球上重只是在地球上等。第二类是有关数学历史故事,如我国明朝“铺地锦乘法计算、古代和近代测量长度
3、和物重工具、出土文物上几何形状、古代表示小数方法等。这些内容能拓开学生视野,增多知识,激发对数学与学习数学热情。编排了十多道思考题,作为弹性教学内容,满足局部地区、学生需要。下面分单元介绍教材,提出教学建议供广阔数学教师参考。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除法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从二年级上册起教学除法,在二年级上册、下册和三年级上册里各有一个单元教学除法。册次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口算表内除法。用除法解决平均分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实际问题二年级下册商是一位数有余数除法及解决相应实际问题。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并验算除法。口算比较容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估计两
4、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十多。把“和或“剩余数平均分实际问题本单元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根底上,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两局部内容。在计算这局部内容里又有口算、笔算与估算,以笔算为重点和教学主线,把口算与估算教学与笔算有机结合、交融安排,使三者相互促进。在解决实际问题这局部内容里,既有已经教学一、两步计算问题,还有连除计算两步解答问题。前者结合笔算教学带着练习,后者编排例题新授。全单元内容分三局部编排,第110页教学计算,第1114页教学连除计算实际问题,第1516页是全单元内容复习和整理。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口算内容和教法。本单元教学口算有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
5、十数除法,如8002、3006。还有比较容易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百几十数或几十数,如6903、28070。在这些口算里,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除法在笔算之前,安排例题教学。其它口算都安排在笔算之后“想想做做里教学。第1页上面一道例题教学6003,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是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前提。教材从现实情境中引出6003,让学生利用已有经历思考算法并相互交流。外表上看,学生算法各不一样,实质上各种算法是相通。所以,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从632类推出6003200。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题里及时引导学生应用这种思考,并在表内除法、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之间建立一种
6、构造性联系。第13页练习二第3题教学其它口算,以已经掌握口算带出新口算。其中第1小题前两组口算,从表内除法带出几百几十或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后两组口算从比较容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带出相应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这样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知识间构造性联系,通过推理获得新知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主动学习能力。第2小题是比照题组,把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商是几百几十和商是几十口算题安排在一起进展比较,能加强对除法法那么理解。2笔算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分两段进展,先教学计算法那么,即先把被除数百位上数除以除数,商最高位是百位;或者先把被除数前两位上数除以除数,商最高位是十位。各安排一道例
7、题。再教学商里有0除法,包括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种情况。商中间有0除法,安排两道例题,商末尾有0除法,在练习中带出。这样安排,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算法。在具有扎实计算能力同时,数学思考也有所开展。1关于笔算法那么教学。教材不是把法那么呈现给学生,也没有把算法示范给学生看,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算法。一共编排两道例题教学计算法那么,第1页9862先把被除数百位上数除以除数,商是三位数;第3页3124先把被除数前两位上数除以除数,商是两位数,两道例题设计教学活动是“估计感受“思考体会“比较综合。“估计感受。笔算前,在具体情境里估计得数,感受应该先把被除数哪一局部除以除数。如9
8、862商是4百多先把被除数9个百除以2;3124商比100小先把被除数31个十除以4。“思考体会。两道例题都由大卡提出一个关于商最高位问题,引导学生进展比较理性思考。如商4百多,“4要写在百位上;31个十除以4得7个十,“7应写在十位上,从而体会商最高位规律。“比较综合。第4页第3题对同组两题商位数不同进展比较与研究,得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法那么。2关于商里有0除法教学。第6页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第68页在得出商最高位以后,除到某一步如果是0除以一个数,这一步商0;第910页在得出商最高位以后,除到某一步虽然不是0除以一个数,但不够商1,这一步也商0。“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教
9、学分三步进展。首先从实际情境引出03,联系生活经历,体会商是0。这是学生首次接触0除以一个数除法计算,要体会这样除法是存在,商0是合理。然后从030类推04、09商也是0。感受这样除法算式很多,虽然除数不同,但被除数都是0,商也都是0。最后在较丰富感性材料中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结论,并应用到相应计算中去。第6页下面例题和第9页例题都是教学商中间有0除法。教学前一道例题,让学生应用已有计算知识与经历,试着计算3063,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估算、口算或者笔算,在交流中理解商十位上为什么写0。教学后一道例题,在笔算过程中,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解疑,突出十位上“不够商1就商0。商中间是0除法
10、竖式有简便写法,这种写法要通过“呈现比较思考模仿过程帮助学生掌握。首先仔细看教科书里简便写法,再把这种写法和“萝卜竖式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这样简写。然后模仿这种写法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除法,逐渐掌握竖式简便写法。3对估算教学安排。本单元估算教学始终伴随着笔算,在笔算前、后都安排了估算。四道教学笔算例题,都在笔算前先估计,通过估计为笔算导向。或是体会笔算应该先把被除数哪局部除以除数,或是体会商里应该有0。笔算教学后,又过估算总结计算法那么。如果被除数百位上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数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第5页练习一第2题要求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是在估计商是
11、几位数根底上进展。安排这样估算有两个目,一是进一步稳固除法计算法那么;二是熟练除法试商。教材引导学生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如第5页第3题明确提出“估计一下,谁跑得快一些;第15页第6题只要估一估就能知道200元钱可以买到玩具。4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先用图文结合方式呈现,后用纯文字表达方式呈现。图文结合呈现实际问题比较贴近现实生活情境,容易被学生喜欢和承受;图画和对话形象、直观、题意容易理解;生活经历有利于感受数量关系,容易想到解题方法。也应该看到,图文呈现信息源多头,几处同时呈现信息缺少先后顺序。而且局部有用信息隐含在图画中,有些比较明显,容易发现;有些比较隐蔽,不容
12、易挖掘。教学图文结合呈现实际问题要注意三点:一是通过“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搜集有用数学信息特别要挖掘隐蔽信息。二是通过说图意引导学生整理图文里有用信息,理出数量间联系和解决问题步骤。三是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并通过交流体会策略多样,但不要求一题多解。纯文字方式呈现实际问题把重要数学信息精炼且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了,收集和整理信息任务比较轻。但是,缺少形象、直观情境支持,准确理解题意以及数量关系比较困难。教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独立看题,留足复述题意时间。通过复述,完整地理解题意,唤起生活中表象积累。二是寻找、组织有直接联系条件,理出解题思路。三是妥然对待某些暂时无法解释、不能理解解法
13、。第二单元年、月、日一、教学内容二年级教学了时、分、秒,本单元继续教学年、月、日,常用时间单位就都教学了。有关年、月、日教学内容比较多,如平年与闰年、大月与小月、上半年与下半年、四个季度等。年与月、月与日、日与时之间进率也各不一样,教材以年、月、日三个知识点为框架,组织合理知识构造,把全单元内容分成三局部,第1718页教学年、月、日知识;第1924页教学平年与闰年,在练习里带出季度;第2223页是实践活动。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以年历卡为学具,组织多种学习活动,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教学年、月、日知识,以2005年年历为学具,依次组织了四项活动。一是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生日,激发兴趣,学会看年
14、历卡。二是观察年历,交流发现,突出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天数不都同样多。三是把各个月天数填在一张表格里,初步了解每个月有几天,看到多数月有31天,少数月有30天,个别月是28天。引发把月份按天数分类愿望。四是承受大月、小月知识,知道一年里有几个大月,是哪些月;有几个小月,是哪些月。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各个月天数,安排了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把第17页表格里大月涂黄色,小月涂蓝色。用色差帮助学生发现大月与小月根本上是间隔,但有两处并不这样。一处是一月与三月这两个大月之间二月不是30天;另一处是七月与八月,它们是连续两个大月。第二项活动是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一年里各个月天数,并交流记忆方法。第三项活动是用
15、拳头帮助记忆。让学生计算2005年全年天数有两个目,一是结实记住每个月天数,二是教学一个需要记忆知识:1年有多少天。学生算法是多样,如把12个月天数依次连加;把7个大月天数加4个小月天数,再加2月天数充分交流算法,有助于记忆每个月天数与全年天数。2逐渐发现平年与闰年规律。教学平年与闰年知识,采取“发现与“承受、质疑与解疑相结合方法,设计了三项连贯学习活动。第一项活动是观察2004年和2005年2月月历,发现这两年2月天数不同,并产生疑问。在此根底上承受平年与闰年知识。第二项活动是观察19972021连续12年2月月历卡,发现连续四年里只有1个闰年,还有三个平年,并对此产生兴趣。在此根底上教学判
16、断平年和闰年一般方法把公历年份除以4。第三项活动是阅读教科书第20页底注,了解对整百年是不是闰年判断方法。3设计有趣实践活动。“生日快乐是一次有专题内容操作型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分三段编排。首先是相互“猜生日,这是一段游戏活动。用间接方式介绍自己生日是哪一天,让同伴直接说出那一天。在间接与直接互换中应用年、月、日知识。然后是“统计生日,这是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班级里同学生日,按月分类整理人数,制作条形统计图,利用统计图里信息进展分析、思考。最后是了解父母生日,进展尊敬长辈教育。让孩子记住自己父母生日是主要,至于怎样为父母过生日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制作贺卡、纪念品或做一件有意义事。第三单元
17、平移和旋转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编写,是以前小学数学里没有。平移和旋转是常见、也是比较简单运动方式,教学平移与旋转知识,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描述物体运动,从而促进空间观念开展。首次教学平移与旋转,对它们认识只能是初步,只要求结合实例认识,不进展抽象描述,更不下定义。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应该是直线图形,而且是比较简单图形。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竖直上、下平移。全单元内容分成三局部编排,第24页上面例题教学平移和旋转现象,第24页下面例题和“试一试教学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想想做做配合两道例题教学。还有一次实践活动,用图形平移方法制作花边。二、教
18、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认识平移、旋转教学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教材设计了“观察“判断“寻找“表示四个教学活动。首先是观察例题里两组物体运动图片,体会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第一组物体运动是火车在直轨道上行驶,电梯在电梯井里上、下移动,缆车挂在缆绳上移动。这些物体运动共同特点是沿着直路线移动,物体每个局部都有一样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第二组物体是风扇叶片、螺旋桨、钟摆转动,它们运动共同点是物体每个局部都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寻找同组三个物体运动一样点,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要领。第二项活动是凭籍对平移、旋转现
19、象初步感知,继续观察其它物体运动,丰富感性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提供了九个物体运动情境,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这道题有两个作用,一是体会平移、旋转是常见运动,二是加强对平移、旋转运动体验。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如图中在,或者图中运动是。第三项活动是“想想做做第2题,寻找生活中见过平移、旋转现象。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一是培养用数学眼光对待、理解、描述生活中常见现象习惯和能力,二是检验学生是否正确体验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第四项活动是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这是对这两种运动现象感性认识一次概括,概括方式特点是不用语言,用动作表示。在学生手势表示时,既鼓励创新与多样,也要注意
20、正确。2方格纸上平移图形教学活动。这局部内容分两个层次教学。第24页下面一道例题是看懂图形平移方向和距离,分两步进展。先是看着方格纸上小房图原来位置和平移以后位置,理解“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这句话内涵。体会这句话讲了小房图位置变化方式是平移,平移方向是向右,平移距离是6格。从而明白,讲述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位置变化,需要讲清楚平移方向和距离两个内容。还要体会“6格是怎样数,在实践和交流中得到数方法。第二步是看看、数数金鱼图、火箭图分别向哪边平移了多少格,把小房图平移体验应用到其它图形平移上来。另一个层次是第25页“试一试,在方格纸上平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体会:要平移图形
21、,只要平移它各条边;要平移边,只要平移它端点。从而整理平移图形一般方法:先平移各个顶点,把相邻顶点连线,围成与平移前完全一样图形。在安排图形平移练习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平移图形要简单,边数不宜多,不要出现曲线图形;二是平移距离要稍远些,防止图形平移前后有重叠局部。第四单元乘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根底上安排。具体内容有:口算比较容易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大约是几千几百或几千。没有安排新实际问题,只是结合计算教学,稳固已经教学一步或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解答方法,开展解题思路、积累数量关系。内容分五局部编排,第2829页教学乘法口算,第
22、3032页教学笔算法那么,第3335页教学估算,第3638页教学特殊乘法简便竖式,第3940页单元复习。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口算教学注意三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分两步乘,第一步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已经具有计算能力,第二步乘是两位数乘整十数,学生尚未掌握。第28页例题教学比较容易两位数乘整十数,是为笔算作准备知识与技能。例题教学两位数乘10,“试一试教学两位数乘几十,在“想想做做中还有几十乘几十口算。“10是最小整十数,也是最小两位数。在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根底上,先教学两位数乘10,知识跨度小,算法容易想到。掌握了两位数乘10口算,教学两位数乘几十就容易了。这局部内容教学思路
23、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在交流时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评价优化算法。例题1210算法多样化从何处来?出于对情境感受,从现实中得到启发。也出于已有口算经历以及合情推理。如果在图画中看到“已有9箱,再放1箱就是10箱那么就会想到9箱瓶数加1箱瓶数,这就是“萝卜方法;如果在图中看到“一堆5箱,2堆就是10箱,那么就是先算5箱瓶数,再乘2思路,这就是“辣椒方法;如果假设1箱10瓶,那么10箱是100瓶,还要再添10个2瓶,才是10箱实际瓶数,这就是“蕃茄想法。“蘑菇算法是以前进展口算经历迁移。无论哪一种算法,都是充分运用了旧知识解决新课题,都应该受到肯定和赞扬。“试一试起两个作用,一是开展例题,从两位数
24、乘10扩展到乘几十;二是优化算法,体会1230如果不从12336类推,采用“萝卜,“辣椒“蕃茄思路与方法就比较麻烦。“想想做做第1题配合“试一试,继续引导口算思路,稳固算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同组两道题联系。“想想做做第2题教学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为后面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作知识准备。整十数乘整十数算法也是多样,教材设计是从整十数乘一位数,想整十数乘整十数,把这种题口算与已有口算经历联系起来,有助于形成稳定知识构造。2笔算教学注意四点。第30页例题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在列出算式2812以后,不急于教学竖式怎样算,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可能想到方法计算。这样安排有三个目,一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
25、经历解决新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二是为理解竖式计算积累感性认识;三是形成“蘑菇那样认知冲突,把学生带进新知识最近开展区。为了到达这些目,教学时要营造探索新问题气氛,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策略解决新问题。如28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虽然以前没有学过,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你有方法算出得数吗?要评价学生各种方法,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尤其是“蕃茄思路与方法要让全体学生理解和承受,因为这种方法与竖式计算步骤已经十分接近了。281256 280 336281256 280281256竖式教学从“蘑菇质疑切入,要联系“番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体会“蘑菇已经算了什么,还要继续算什么,并接着算下去,经历 过程,
26、并对这样过程作出解释。竖式一般写法适宜意义承受,可以通过“呈现比较领会遵循线索教学。先由教师告诉学生竖式也可以这样写,把这样竖式呈现给学生。然后把学生竖式和教师竖式比一比,既看到280个位上“0没有写出来,又看到“28位置没有变,它仍然表示28个十,即280。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省写这个“0,省写后有什么好处,领会这样省写使2812分解成两次28乘一位数,便于思考和计算。最后要引导学生回忆2812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完成“试一试。两位数乘两位数,很可能是计算错误高发区,计算错误一般集中在进位上。因此,要进展相应专项练习,经常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加一位数(即)这样题,能有效减少计算错误。3估算教
27、学注意两点。生活中经常遇到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实际问题,而且往往不需要准确结果,只需要大约是多少。因此,估算是解决问题常用策略,第33页例题教学这样估算。学生首次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会有困难。因此,教材呈现了各种估算结果,让学研究“各是怎样估算,从中体会估算方法,学会估算。要仔细分析每种估算思考,“萝卜把29看作20,42看作40,通过2040估计2942积比800多;“辣椒把29看作30,42看作50,通过3050估计2942积比1500少;“番茄把29看作30,42看作40,通过3040估计2942积在1200左右。要分析各种估算共同点,都把两个乘数看作整十数,利用整十数乘法估计2942
28、积。要研究2942积为什么比800“多、比1500“少、在1200“左右,清楚各种估算方法特点,体会“番茄方法比其它方法好一些,从而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想想做做按“体验估算、掌握估算、应用估算线索编排。第2题通过算和比,发现每组中间一道题积在它上、下两道题积之间,再次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通过整十数乘法进展估算。第3题引导学生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最接近整十数进展估算,这样估计结果最合理。第4题是培养估算习惯,先估计、再笔算,能发现和及时改正计算错误。第5题是应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估算意识和习惯培养贯穿在估算教学全过程里。4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注意三点。本单元虽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新授内容,仍然结合
29、计算教学安排了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要结合一步计算问题,特别是表格形式呈现问题,概括数量关系,提升认识。如第29页第5题中每盒数量盒数=物品总个数;第38页第5题每秒飞行米数飞行秒数=飞行路程,飞行路程1秒飞行米数=飞行秒数;第40页第6题每筐千克数筐数=总千克数。要充分挖掘条件之间联系,提出不同问题,开展解决问题策略,形成解题思路。如第32页第4题还能利用22箱苹果和每箱30元,计算苹果总价;第34页第5题买24个同样篮球,可能是单价48元,也可能是单价38元,还可能是单价28元,分别算出三种篮球总价,与1000元比一比大小,才能知道可能买了哪种篮球;第37页第5题根据4条船坐20人,算出
30、每条船坐5人以后,可以通过385=73或者57=3538,解决租7条船够不够问题。要重视多领域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如第37页第6题。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初步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形状。本单元继续从这些位置观察由4个一样正方体摆成物体。用4个正方体能够摆出许多形状不同物体,赋予本单元丰富教学内容,既能从不同位置观察这些物体,又能比较各个物体视图,还能依据提供某个位置视图,对物体形状展开丰富想象。这些活动都能开展学生空间观念。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摆和看是例题根本教学活动,比较视图使活动更具挑战性。例题十分清楚地要求
31、:先摆一摆,再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安排先摆有两个目,一是使学生有可观察物体,防止以看实物图代替看物表达象发生,把观察物体落到实处。二是通过摆,直观感受物体形状,尤其是摆出三个物体形状构造不同。从正、侧、上面观察要让学生独立进展,因为他们已经具有这方面能力。要一边观察,一边描述看到形状。如从正面看左边物体,形状是三个正方形组成长方形;从上面看这个物体,三个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左前方还有一个正方形;从侧面看这个物体,形状是两个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种描述可以用语言形式,也可以画出草图说明。后一种描述可能更适宜大多数学生。分别比较三个物体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使观察物体活动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认
32、真观察热情。通过比较,发现从正面看三个物体形状一样,从侧面看形状也一样,从上面看形状不同,从而体会视图能反映物体形状特点。“想想做做第1、2、4题都是摆物体、看形状、比视图,通过变换问题维持学生积极性。如第1题要求指出从哪面看,三个物体形状一样?从哪面看,形状不同?和例题相比,给学生扶得少了,放得多了,包容了例题内容,又高于例题要求。又如第4题找出具有指定视图物体,促使学生逐个逐个地观察,并且边看边对照视图作出正确选择。2按照视图要求摆出相应物体,开展想象力。“想想做做第3题用4个同样大小正方体,按指定视图摆物体。依据平面图形想象和创造立体,是培养空间观念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独立地摆出物体,经历
33、“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研究视图和观察验证这两个环节给予调控。“研究视图是分析视图形状与构造,弄清楚它是从哪面看到形状,从而构思摆法。“观察验证是从指定哪个面去观察摆成物体,它是否具有规定视图,通过观察确认或修改摆出物体。这道题里有三个小题,第(1)小题物体只有一种摆法,第(2)(3)小题物体可以有多种摆法。后两小题对开展思维灵活性、开放性以及丰富空间想象是十分有利。让学生体会摆法多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每人摆出一个物体,在交流中出现不同摆法,通过相互观察验证,获得摆法多样体验。另一种方式 是鼓励学生摆出一个物体以后再尝试其它摆法,观察摆成各个物体,体验它某个
34、视图都一样。选择哪种方式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一些。3对“想想做做第5、6两题说明。这两道题是体会实物图中那些不容易看到或者不能直接看到正方体。第5题左图里有一个正方体在后面,被挡着不容易看到;右图有一个正方体在后面下方,不能直接看到。第6题图中也有类似情况。体会这些正方体客观存在,有利于空间想象。两道题教学活动是有差异。第5题是先看图照样子摆,在摆时候体会那一个正方体存在。第6题是先数,在数时候感受那一个正方体位置。第六单元 千米和吨一、教学内容在前几册教科书里,陆续教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以及千克、克等质量单位,本单元教学较大长度单位千
35、米和较大质量单位吨。千米和吨都是常用计量单位,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但是,这两个单位与学生生活有些距离,他们对这些单位不够熟悉。因此,教学千米和吨,首要任务是体会千米和吨,感知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建立1千米、1吨初步观念。教学千米与米、吨与千克进率及简单换算,也是让学生联系已经认识米和千克,体验千米和吨。学生是否体会了千米和吨,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检验,一是能否联系实际,举身边例子说说1千米大约是多长、1吨大约是多重;二是能否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里正确使用千米和吨。全单元内容分三局部编排,第4446页教学千米,第4749页教学吨,第5055页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
36、建议1认识千米 、吨线索和活动。首先,在现实情境里引出千米和吨,让学生感受它们都是较大计量单位。第44页四张照片上都有“千米,配合这些照片,教材中说: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学生从照片和文字说明中,体会了千米是较大长度单位。第47页三张照片中,物体很多、很重,教材指出:计量比较重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在引出吨同时,让学生体会它是较大计量物重单位。然后,寻找千米与吨生长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历根底上,感知千米和吨。在引出千米和吨以后,需要知道1千米是多长、1吨有多重。教材选择100米为生长点,既感知千米,又带出千米与米进率。看看100米跑道有多长,想想
37、10个100米是多长,承受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 ,这样1千米=1000米就很自然地得出了。100米作为千米生长点,它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对1千米感受。多数学校都有100米跑道,在课前要带着学生在跑道上反复看看、走走,对教学千米是有好处。教材选择100千克为吨生长点,从1袋大米100千克,推算10袋大米1000千克,体会10袋大米重,意义承受1000千克就是1吨,感知了吨,带出了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扩大感知背景,继续体会千米和吨,积累感性材料和生活经历。学校里跑道,一般是一圈200米、250米或400米,让学生联系自己学校里跑道一圈米数,推算几圈是1千米。一个小学生体重2
38、5千克,推算40个小学生体重是多少;一棵白菜1千克,多少棵这样白菜重1吨;1桶水重10千克,多少桶水重1吨;2块砖重5千克,多少块砖重1吨。这么多推算,都以学生熟悉事物为载体,通过40名小学生、1000棵白菜、100桶水、400块砖都重1吨等事实,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与1吨。如果学生对其中某种物体感兴趣,记住多少个这样物体长1千米或重1吨,他对千米和吨感受就清晰而深刻了,而且不会忘记。2在应用计量单位时,进一步体验单位。教材三次安排选择适宜计量单位练习,第46页第4题是选择长度单位,第49页第5题是选择质量单位,第50页第1题是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综合应用。在这些题里不仅使用本单元教学千米和吨,还
39、使用以前学过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在选择单位时,要加强对单位体验。对于熟悉物体,学生很快能说出应该选择单位,如小华身高132(厘米)、一个苹果重200(克)。要让学生体验如果选了其它单位,将会闹出多大笑话。如果一个苹果200千克,那么这个苹果要许多人抬着吃;如果小华身高132米,那么他有20层楼那么高。对于不熟悉物体,可以用筛选排除方法,寻找适宜计量单位。如1筐稻谷45( ),如果用克作单位,这筐稻谷只要用手轻轻一托;如果用吨作单位,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搬不动这筐稻谷,于是选择千克作单位。解答实际问题,也有助于体会千米和吨应用,从而丰富生活经历。如计量河流、铁路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计量卡车载重量、
40、鲸鱼等大型动物体重,要用吨作单位。随着经历积累,对计量单位感受也会深刻。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千米。“了解千米这次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走走看看。通过走100米要多少步和多少分钟,推算走1千米步数和时间,借助步数与时间体验1千米长度。还组织在离开1千米地方大声说话,试试能听到吗?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活动,有了这些数据和经历,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估计1千米。第七单元 轴对称图形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首先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这是课程标准提出内容与要求。生活中许多物体具有对称特征,自然界有许多对称现象,联系实际教学轴对称图形离不开这些对称物体和现象。初步认识对称物体或现象,感
41、受对称奇妙与对称美,都有利于轴对称图形教学。教学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编排了两道例题。前一道例题教学轴对称图形特点,让学生知道怎样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后一道例题是制作简单轴对称图形,通过创造性制作,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特点。编写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许多对称昆虫、对称自然现象、对称著名建筑,有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兴趣作用。“奇妙剪纸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特点,剪出图案或花边。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先感受物体对称,再体会图形对称,加强轴对称图形概念。第56页例题和“试一试教学分四步进展。第一步是观察天安门、飞机、奖杯三个物体,发现这些物
42、体或是左右两边,或是上下两边,或是前后两边形状、构造、大小都完全一样,从而承受这些“物体是对称这个概念。并带着这样概念到身边去寻找对称物体。为什么先教学对称物体?有三个原因。一是对称原先是生活中概念,如人脸部左右两边根本一样,就说脸是对称。随着概念在各个学科深入应用,概念也就逐渐分化和严格。在数学里就有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平面对称三种情况。联系生活经历,先建立生活中对称概念,再形成数学里轴对称概念,教学比较顺畅。二是许多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物体某个面图形,认识对称物体为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宽广现实背景。三是可以组织对称物体与轴对称图形比照,使轴对称图形概念清晰、准确。尽管天安门、飞机、奖杯都是学生比
43、较熟悉物体,但要他们发现这三个物体共同特征仍会有困难,教学时要给予适当暗示或启发。如把手指或一根小棒放在天安门中央,使学生注意到天安门左右两边。第二步是把天安门、飞机、奖杯一个面画下来,得到图形,使研究对象从物体转移为平面图形。这是教学不能无视环节,关系到轴对称图形概念是否正确,会不会与物体对称特征相混淆。第三步通过对折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概念。教材在第115页准备了天安门、飞机、奖杯图形,可以把图形剪下来并对折。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剪、折两个图形,发现才是这些图形共同特点。折痕两边局部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征,也是概念重要内涵。完全重合两边必定大小一样、形状一样。但是,大
44、小、形状一样两边有时并不完全重合。所以,要让学生在对折活动中仔细体会完全重合含义,建立准确数学概念。教材在天安门图形上介绍了对称轴,它是折痕所在直线。介绍对称轴能帮助学生承受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在本单元不要求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这是第二学段教学要求。第四步是判断四个几何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强概念。判断依据是图形对折,折痕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不仅凭视觉和想象作出判断,还要动手对折进展验证。平行四边形是判断难点,要在对折活动中体会虽然折痕两边形状、大小一样,但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要注意语言严密,这个三角形(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不能说成三角形(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许
45、多三角形和梯形并不是轴对称图形。“想想做做选择了一些常见图案、英文字母、局部国家国旗、局部交通标志,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一方面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二方面帮助学生丰富社会知识,三方面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对个别较难识别与判断图案、字母,要给学生必要帮助。如紫荆花图案,英文字母N、S、Z等。二是判断国旗时候,不能只看整体形状,还要看图案,但不要关注颜色。三是结合判断交通标志,适当介绍这些标志意思。2做轴对称图形,加深体验。教材里安排了三次制作轴对称图形活动。第一次是第57页例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第二次是第58页第3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另一半,组成轴对称图形。第三
46、次是剪纸,做出轴对称图案或花边。这三次制作目,都是加深对轴对称图形体验。教学第57页例题要注意四点。一是适当出示一些材料,如纸和剪刀、钉子板和线、水彩画颜料和白纸,通过材料给学生启发,翻开创作思路。二是在制作前提醒学生想一想,怎样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制作后看一看,做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把数学概念贯穿在制作活动全过程中,到达加强体验目。三是不要限于教科书里几种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创新。四是加强作品交流与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独立地画,在画过程中体会画方法。二是通过交流明白制作要领:先画出图形另一半各个顶点,再连成图形。第八单元 认识分数一、教学内容三年级(
47、上册)初步认识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本单元继续认识分数,要把假设干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在“想想做做里还把1元、1米、1分米等计量单位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几角、几分米或者几厘米。教学内容编排是第6467页教学整体几分之一,第6872页教学整体几分之几,练习七是整个单元内容综合练习。教学整体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教材又都分为两段,先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整体里一份或几份,再求整体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安排后一段内容教学,是为了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循序渐进,认识整体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饼、苹果、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饼、苹果或圆片,每份是这个饼、苹果、圆片。这里既能表示一份数量是多少,也能表示一份与整个饼、苹果、圆片关系。由于这种双重含义,学生在具体数量支持下,承受了分数。把假设干个物体组成整体平均分成2份(如6个苹果组成一个整体),其中一份是3个苹果,这一份是整体。这里每份个数与每份在整体里关系不再是同一个数,这就构成了认识分数难点。为此,教材循序渐进,小步子提升,引导学生体会分数意义。例题是每份1个,占整体。首先既用文字又配置情境图呈现实际问题,然后出现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集合图,指向集合图里桃告诉学生,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显然,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