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薪酬管理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薪酬管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薪酬管理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复习资料薪酬管理(任正臣主编)课程代码:06091 2013年版第一章薪酬及薪酬管理概述一、名词说明1.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作出的奉献(包括员工付出的脑力、体力、时间、技术、创新以及实现的绩效),所给付的相应的酬劳或答谢。2.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以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酬劳。3.酬劳:是员工从企业那里获得的,作为个人奉献回报的货币性酬劳和非货币性酬劳。4.薪金:又称薪俸、薪给、薪水,一般劳心者的收入为薪金,劳力者的收入为工资。5.根本薪酬:是指组织根据员工所担当的工作或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实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性酬劳。6.可变薪酬:
2、是薪酬体系中及绩效干脆挂钩的经济性酬劳,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7.薪酬管理: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开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影响因素,确定自身的薪酬程度、薪酬构造和薪酬形式,并进展薪酬调整和薪酬限制的整个过程。二、填空1.薪酬体系主要由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两局部构成。三、简答1.薪酬的形式:(1) 经济性酬劳和非经济性酬劳(2) 物质薪酬和非物质薪酬(3) 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4) 全面薪酬2.薪酬的构造:(1)根本薪酬(2)可变薪酬(3)间接薪酬或福利及效劳3.薪酬管理的地位及作用:(1)薪酬管理是管理者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表达(2)薪酬管理战略是企业的根本战略之一(3)薪酬管理影响着
3、企业的盈利实力4.薪酬的影响因素:A 企业外部因素(1)国家法律法规(2)当地的经济开展状况及物价程度(3)劳动力市场的供应状况(4)其他企业的薪酬状况B 企业内部因素(1)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2)企业的开展阶段(3)企业的财务状况C 员工的个人因素(1)员工所处的行业和职位(2)员工的绩效表现(3)员工的工作年限5.薪酬管理的目的:(1)薪酬的外部公允性或外部竞争性(2)薪酬的内部公允性或内部一样性(3)绩效酬劳的公允性(4)薪酬管理过程的公允性6.薪酬管理的原则:(1)公允性原则(2)有效性原则(3)合法性原则7.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步骤:薪酬制度设计的要点:在于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允
4、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1) 职位分析和评价(2) 薪酬调查分析(3) 设计、确定薪酬构造(4) 确定薪酬程度(5) 薪酬体系的施行和修正第二章薪酬战略一、名词说明1.薪酬战略:是关于组织对于整合组织资源,确定资源的投资方向及投资工程,到达引导组织期望行为及强化组织价值的决策框架。2.本钱事先战略:它事实上就是低本钱战略,即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大体一样的状况下,企业可以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客户供应产品。3.差异化战略:是企业通过采纳特定的技术和方法,使产品或效劳及众不同。它是指企业使自己的产品或效劳区分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效劳,创建及众不同的东西。4.专一化战略:是指企业消费经营单一产品
5、或效劳,或者将产品或效劳指向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的顾客群。5.稳定开展战略:是指企业保持现有的产品和市场,在防卫外来环境威逼的同时保持匀称的、小幅度的增长速度。6.收缩战略:是指企业面临衰退的市场或失去竞争优势时,主动放弃某些产品或市场,以维持其生存实力的战略。二、填空1.企业的战略态势可分为:稳定开展、快速开展、收缩三种开展趋势三、简答1.薪酬战略的内容(构成要素):包括 薪酬战略要素和薪酬政策最核心的薪酬战略要素有五个方面:(1)薪酬根底(2)薪酬程度(3)薪酬构造(4)薪酬文化(5)薪酬管理2.薪酬战略的特征:(1)薪酬战略是及组织总体开展相匹配的薪酬决策(2)薪酬战略是一种具有总体性、
6、长期性的薪酬决策及薪酬管理(3)薪酬战略对组织绩效及组织变革具有关键性作用3.薪酬战略的作用:(1)有利于培育和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可以扶植企业很好地限制劳动力本钱,保持本钱优势(3)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和协调资源,使各项活动及企业战略相匹配(4)扶植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功能4.战略性薪酬管理提出的背景:(1)人力资源战略性地位的提升(2)薪酬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3)薪酬管理权限和权能的扩大(4)转变“唯技术论”的薪酬管理5.战略性薪酬管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转变的要求:(1)保持及组织的战略目的严密联络(2)削减事务性活动(3)实现日常薪酬管理活动的自动化(4)主动担当新角色第三章薪酬理
7、论一、名词说明1.边际消费力:最终追加的消费要素单位的消费率称为边际消费力(或边际消费率)。2.边际收益递减:在消费的两个要素中,假如其中一要素不变,另一个要素的投入不断增加,那么,在到达肯定的消费规模后,所带来的收益是不断削减的。3.效率工资:是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保存工资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鼓励及薪酬制度。4.鼓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的而努力的过程。5.鼓励因素:就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某种东西,它对一个人是否情愿做什么事情有重大影响。6.保健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足因素,称之为保健因素。二、填空1.生存工资理论根本内容
8、要点:从长远看,在工业化社会中工人的工资等于他的最低生活费用。2.双因素理论:鼓励因素(满足)、保健因素(不满足),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3.期望理论:M=V*E。三、简答1.工资基金理论的根本内容(要点):(1)工资不是由生存资料确定的,而是由资本确定的(2)在工资基金确定后,工人的工资程度取决于工人人数的多少国家制定最低工资法爱护了少数收入最低的工人,损害了多数工资比拟高的工人的利益,这就是工资基金论的结论。2.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效率工资理论所须要探究的是工资程度跟消费效率之间的关系,效率工资指的是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保存工资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鼓励
9、及薪酬制度。(1)效率工资有利于削减劳动力的流淌(2)效率工资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3)效率工资有利于进步工人的努力程度3.消退心理不平衡的主要方法:(1)员工可以通过增加或削减投入以复原心理平衡(2)员工可以通过变更其产出以复原心理平衡(3)员工可以对其投入及产出进展心理曲解(4)员工可以通过离任或要求调到其他部门工作,以复原心理平衡(5)员工可以另换一个酬劳及奉献比拟低者作为自己的比拟对象,以复原心理平衡(6)员工可以对别人的投入及产出进展心理曲解4.按劳安排理论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工资仍以按劳安排为原则,但要借助于商品、货币、价值、市场等范畴来施行(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工资
10、安排应以企业为单位,企业有工资确定及安排的自主权(3)劳动者个人工资程度由企业的有效劳动及个人劳动奉献双重因素确定(4)工资程度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及经济效益(5)建立工资会谈机制,工资程度及其增长以及工资构成等由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会谈确定5.效率工资理论的运用,需留意的问题:(1)要明确效率工资的根本动身点是为理解决对雇员的鼓励及监视问题,消退员工的偷懒、欺瞒行为,这是施行效率工资的首要目的(2)实行效率工资是有条件的(3)要考虑企业和员工是否共同遵守互惠原则(4)施行效率工资,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结合效率工资施行的条件,留意及其他鼓励手段互相协作,设计出及企业相适用的鼓励组合(5
11、)要主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安康开展6.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理论的内容:人的行为过程就是须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满足的过程,当低层次的须要得到满足时,高一层次的须要才会出现。(1)生理须要(2)平安须要(3)社交和爱的须要(4)自尊及受人敬重的须要(5)自我实现的须要7.保健因素的内容(职工特别不满的因素):(1)公司的政策和制度(2)技术监视(3)及上级之间的人事关系(4)及同级之间的人事关系(5)及下级之间的人事关系(6)工资(7)职务保障(8)个人的生活(9)工作条件(10)职务地位8.鼓励因素的内容(职工特别满足的因素,及工作本身有关):(1)工作上的成就感(2)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许(3)工作
12、本身的挑战性和爱好(4)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5)工作的开展前途(6)个人成长开展的时机9.期望理论的根本观点是:要调开工作主动性,必需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1)个人努力及绩效的关系(2)绩效及嘉奖的关系(3)嘉奖及满足个人须要的关系10.经济人假设的内容(亚当.斯密)(相当于X理论):(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限制之下(3)人以一种符合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5)天生懒散,厌恶工作(6)缺乏进取心,不愿担当责任(7)安于现状,反对改革(8)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组织目的(9)
13、不大聪慧,易于受骗11.社会人假设的内容(梅奥):社会须要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员工要求及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获得根本的认同感,人际关系是形成员工身份感的根本要求。12.困难人假设的内容:不仅人们的须要及潜在的欲望是多样的,而且这些须要的形式也是随着年龄及开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更,随着境况和人际关系的演化而不断变更的。13.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根本内容(相当于Y理论):(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和消遣一般自然(2)限制和惩处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的而努力的唯一方法(3)鼓励在须要的每一个阶梯上都起作用(4)在正常状况下,人们不仅会承受责任,
14、而且能主动担当责任(5)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才智和才能只发挥了一局部,指导者的责任就是创建时机、挖掘潜力、解除障碍,使下属的才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6)人的须要有低级到高级的区分,其目的是为到达自我实现的须要,寻求工作上的意义(7)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开展自己的实力和技术,以便富有弹性,更好地适应环境(8)人们可以自我鼓励和自我限制,外来的鼓励和限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逼,造成不良后果(9)个人的自我实现同组织目的的实现是一样的第四章岗位分析及评价一、名词说明1.岗位分析:又称工作岗位分析、工作分析、职务分析。它是指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担当本岗位任务应具
15、备的资格条件进展系统分析和探讨,并制定出岗位标准、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2.工作标准: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技能、学问以及职责、程序的详细说明。3.工作说明书:也成为岗位说明书,是描绘工作者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做的正式的书面文件,工作说明书主要包括工作描绘和工作标准两个局部。4.关键事务法:对部门的效益产生主动或消极的重大影响的事务。5.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及被调查者面对面地进展交谈、探讨而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6.视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探讨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搜集资料的调查探讨方法。7.问卷调查法: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二、填空1.制定薪酬的根
16、底是:岗位评价。三、简答1.工作描绘(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工作标记 (2)工作综述 (3)工作权限 (4)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5)工作活动和程序 (6)绩效标准 (7)聘用条件 (8)任职资格2.工作标准的内容:(1)一般要求,即生理性要求,就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的体力、视力等方面的要求(2)特别要求,是指对任职者除生理要求以外的心理、爱好、培训等方面的要求,特别要求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要求而定。详细包括:教化程度、工作阅历、工作技能、实力要求、职业道德、生理及心理素养3.工作说明书的作用:(1)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根本根据(2)工作说明书中的内容为聘请工作的选拔测试过程供应了客观根据(
17、3)对应聘者是否具备适当的工作实力进展验证(4)根据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可制定组织内不同岗位间的薪酬比率4.访谈法的留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2)选择适当的访谈对象(3)针对岗位分析的目的,运用构造化的访谈方法(4)进展记录(5)客观的搜集信息5.岗位评价的特点:(1)岗位评价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和物而不是人(2)岗位评价是对组织各岗位的相对价值进展衡量的过程(3)岗位评价是对同类不同层级岗位的相对价值衡量的过程6.岗位评价的作用:(1)表现岗位的量值特征(2)确定岗位级别排列(3)确定薪酬安排的根底(4)确定员工职业开展和晋升途径的参照系(5)为其别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供应了决策根据7.
18、岗位评价(岗位分析、工作分析)的流程(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步骤):(1)工作分析的支配阶段(2)工作分析的打算阶段(成立工作小组、有效的沟通)(3)工作分析的执行阶段(搜集工作背景资料、设计调查方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4)工作分析的分析阶段(整理资料、审查资料、分析资料)(5)工作分析的完成阶段(编写职务说明书、总结分析过程、分析结果运用)(6)维护和更新阶段8.要素计点法的优缺点:优点:(1)主观随意性较小,牢靠性强(2)相对客观的标准使评价结果易为人们承受(3)比拟通俗,简洁推广 缺点:(1)设计时,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2)评价要素定义和权重确实定有肯定的技术难度,而且要素选择、等级的
19、定义带有主观因素第五章薪酬调查一、名词说明1.薪酬调查:就是通过正值途径,获得企业外部组织或个人相关薪酬信息的过程。2.薪酬满足度:是指员工获得组织经济性酬劳和非经济性酬劳的实际感受及其期望值比拟的程度。二、填空1.薪酬调查的客体:薪酬。2.薪酬调查报告的种类:综合性分析报告、专项分析报告。三、简答1.薪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为调整薪酬程度供应根据(2)为优化薪酬构造奠定根底(3)整合薪酬要素(4)充分理解薪酬趋势(5)限制劳动力本钱,维护企业形象2.薪酬调查的种类:(1)根据调查方式不同分为:正式薪酬调查、非正式薪酬调查(2)根据调查主体不同分为:政府部门的薪酬调查、专业薪酬调查公司的薪
20、酬调查、人才效劳机构的薪酬调查、企业薪酬调查(3)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为:薪酬市场调查、薪酬满足度调查3.薪酬满足度调查的功能:(1)理解员工对薪酬的期望(2)诊断企业潜在的问题(3)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及缘由(4)评估组织变更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5)促进公司及员工之间的沟通和沟通(6)增加企业凝合力4.进步薪酬满足度的方法:(1)进步管理者的相识(2)进展岗位评价,理解岗位相对价值(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4)通过薪酬市场调查,确定企业合理的薪酬程度(5)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5.确定薪酬调查的范围:(1)确定调查的企业(2)确定调查的岗位(3)确定调查的数据(4)确定调查的时间段6.薪酬
21、调查应留意的事项:(1)企业何时须要进展薪酬调查(2)对岗位的描绘是否清晰(3)岗位层次是否清晰(4)调查数据是否最新(5)哪些企业参及了薪酬调查(6)是否报告了数据处理方法(7)每年参与调查的对象是否一样7.薪酬调查报告的运用(用处、功能):(1)薪酬战略的制定(2)薪酬构造的调整(3)计算薪酬总额标准(4)制定薪酬政策(5)年度工资调整第六章薪酬程度及薪酬定位一、名词说明1.薪酬程度:是企业支付给内部不同职位和人员平均薪酬的凹凸状况。(薪酬程度=薪酬总额/在业的员工人数)2.领先型薪酬策略:是使本企业的薪酬程度高于市场平均程度,经常以高于市场平均程度的25个百分点来界定。3.跟随型薪酬策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 管理 专业 本科段 薪酬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