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四单元教案)7、菩 萨 兵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敬重、关切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及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打算: 小黑板、录音机 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 1 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 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相识的字或
2、不理解的词语。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络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 指名读词,留意读准字音。 (3) 齐读词语。 (4)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 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读讲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 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 指名读第1自然段,留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用钢笔描红。 3 完成课文后第三题。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
3、第25自然段 1 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索: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 指名答复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方法发动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热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 自由读。 2 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切、重视的词语。 3 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 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
4、义:这句话外表上讲春耕,本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 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8、9自然段 1 自由读。 2 默读思索: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谢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 指名答复上述问题。 4 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 自由朗读全文。 2 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 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着红军战士扶植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及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作业 1 朗读全文。 2 写一段话,描写同
5、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附板书: 7、 菩 萨 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不遗余力 藏民:躲 跑 返回 流泪 课后反思:8李 广 射 虎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按故事开展依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超群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相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6、,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络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疆、朦胧、巡逻、疾风、警觉、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 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拟“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 理解词语的驾驭状况,重点领悟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觉、影影绰绰 3 指导书写生字。 (1) 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 指导书写。 (3) 学生练字,教师巡察指导。 4 范读课文。 5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引) 6 各自轻声读课文,思索探讨。 (1) 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
7、“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 依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探讨,再全班探讨,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 范读塞下曲。 (4) 指名读、齐读 塞下曲。 三、作业 1 练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 细读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读后探讨: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 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 指名读塞下曲。 (5) 齐读塞下曲。 2 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 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 他是怎样的将军? (3) 齐读第2自然段。 3 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 默读课
8、文,思索探讨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探讨,相机板书: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依次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终写什么? (2) 练习朗读,比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 接着探讨。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觉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敏、灵敏、善射、英勇镇静) (4) 指导朗读。 (5) 诗文比照说明塞下曲的前两句。 4 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 轻读课文。 (2) 探讨。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找寻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早晨 找寻猎物 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
9、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超群,力大无穷) (3) 指读课文。 (4) 诗文比照说明塞下曲的后两句。 (5) 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教师小结:本文采纳“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敏英勇,武艺超群,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 背诵塞下曲。 附板书: 8李广射虎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拉弓猛射早晨 找寻猎物 扎进石头课后反思:9、少年王勃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10、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重难点、关键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 教具打算 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当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理解? 4今日,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
11、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教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心中有数、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及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及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缘由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局部写出
12、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 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缘由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遗忘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
13、笔画。 3生描红,师巡察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教具打算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风光、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容许,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翱翔,绚丽的云霞在天涯飘荡 2
14、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翱翔,绚丽的云霞在天涯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一样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2教学第4自然段。 (1)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 自读第4自然段。 (3) 齐读诗句。 (4) 理解诗意。(联络第3自然段的内容)。 (5)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 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 是啊,他写时才会心中有数,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挥而就,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
15、?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书。 第三课时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打算 多媒体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的确是一位奇才。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风光,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课后反思:10大作家的小教师教学目的: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
16、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珍贵精神.3、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教学打算: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虚心方面的格言.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你能说明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教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当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朗读状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络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
17、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索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探讨,沟通.2,学生沟通,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局部.四、全文.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大作家的小教师不能自夸读文同等相待恒久虚心解词读懂课后反思:习作3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依次抓住重点把在视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2、借助“习作要点探讨”的提示,领悟写发觉一要新,二要细。3、依据“作业”要求,从视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
18、来。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沟通,导入新课1、沟通平常生活中新发觉的状况二、提醒要求,明确目的1、出示要求,思索:(1)、写什么?(2)、怎样写?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1、指名读,思索: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觉?是依据什么依次来写的?2、默读,探讨:小作者是怎样把发觉写详细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详细、生动、好玩。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需做到:细视察,抓重点。(板书)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1、口述。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2、写稿。第二课时一、学生小组沟通学习,并指导修改。宗
19、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正来,不会改,可以请教教师同学。2、添词句。方法:小组探讨,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方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方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课后反思:练习3【教学要求】1、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留意间架构造。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议。5、学写毛笔字。【教学时间】:三
20、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唱曲的记忆。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相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3、沟通朗读,留意读准字音。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探讨。(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说明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当怎样理解?(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家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
21、诗。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1、出示:区、臣、医。2、引导学生视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3、细致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留意什么。(1)笔顺。(2)外框的形态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6、反应。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留意视察、评析。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展评析、表扬。指出存在的问题,进展订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读背成语。(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