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docx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讨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选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政策着力点在于建立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目标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依托农业资源整合市场要素,注重“产、城、人”互动融合,借力金融政策支持,坚持市场导向。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
2、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紧接着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成为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出现了农业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制约着农业现代化,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任务。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根本上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农业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近年来,经济“新常态”在农业领域的表现突出,粮价大跌,橘子、冬枣、香蕉、苹果滞销,最近又是大白菜价格持续走低,似乎农产品滞销、价格走低成为了“新常态”。 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小康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农产品市场上也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具有“安全保障”特征的高端农产品不愁销路,甚至出现“托人”代买的现象;二是部分产品虽然价格高,但依然供不应求。如陕西潼关的软籽石榴、眉县的猕猴桃等。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但事实
4、上还是产销不对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销不对路的原因在于“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需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意味着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上,要与社会的总体需求相契合。通过“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了农业生产模式“工业化”、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是改造传统的农业“供给”。农业供
5、给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矫正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的扭曲。推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环境,同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以与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扩大农业供给的有效性,提高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进而通过农业供给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偏弱,农业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不仅是土地租金和人力成本高,而且表现在物化投入高,特别是农药、化肥滥用现象严重,农业发展方式整体粗放。只有解决好农业的“供给侧”问题,才能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也才能真正推进农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可以认为,农业供给侧
6、结构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较需求管理政策,强调解决中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而非短期波动问题。中央之所以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我国供给体系未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难以与时调整,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而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我国农业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发展方式的粗放和疏于长远的发展思路。大量农产品靠高施肥、高耗水等粗放式生产,对环境资源损耗大,造成大量土地透支,地力下降。“短视”现象在农业生产领域很是普遍,农业技术市场化利用率低。比如,一旦某地被认为是某某农产品的优生地,立即就会形成大
7、量的一般性产品和大路货,极容易造成库存爆满;或者说政府财政补贴发生变化,又容易形成“弃耕弃种”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农产品领域层出不穷。解决农业“供给侧”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点是推动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只有把农业的现时难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围绕消费需求进行生产,让农业生产者成为市场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贡献率,才能充分挖掘农业的产业价值,才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潜力。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8、改革的科学选择 年月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国内外农业改革的实践表明,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解决农业自身封闭循环、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变化、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新产业技术革命推动着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入互动融合。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日益向纵深发展。中央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在政策上通过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历程,体现着农村产业政策演进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农互动发展阶段。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
9、互惠的原则,通过提供当地农民需要的各种服务,为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加强工农联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产业主要涉与饲料加工、粮食加工、农副产品流通等。就是这样简单的融合,诞生了农业与其它产业链接互动的乡镇企业,直接激发了社队企业的“异军突起”。 第二阶段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阶段。农业经济的活跃,使得农民农产品生产积极性高涨,导致了上世纪年代初的农产品滞销。为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的对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各地进行了以“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为特征的农业市场化的探索,促进“农林牧渔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10、,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户与市场间架起连接的桥梁。迈入新世纪,“十五”计划纲要、年起的连续个“一号文件”,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年,农业部将“一村一品”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阶段是农业多功能拓展与产业多态化发展阶段。年之后,大量新兴技术为产业之间形成“价值链”创造了技术条件,产业之间的相互增值、价值溢出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不仅推动了农业纵深发展,而且拉动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横向一体化。一方面,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生物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融合型产业形态迅速兴起;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二三产业与农
11、业的耦合提供了机遇和空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 产业融合是农村产业进化的发展方向。所谓产业融合,是指基于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形成的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现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产业发展,主要是在“农业内部”进行的,其基本理念认为农
12、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实践中,农业已经从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向外围延伸。在效能上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多功能多效用拓展,也就是向产业融合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农村产业融合:一是从产业组织的视角,突出的是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包装等;二是产业技术层次的融合,实际是农业领域的技术应用,比如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是从产业功能视角的分析,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农业为基础,拓展农业的功能,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农业的有效供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进程。从产业进化来看,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互为特征,并以产业融合发展演进为过程。现代农村产业融合发
13、展,不仅基于“农业”,也基于“农村”这一特定区域的发展,突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与相互“增值”,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融合效应,也是农村产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路径。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加快农业内部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形成农业的新业态。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优势和成果,推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推进。 产业融合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借鉴。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源于日本
14、的“第六产业”概念,就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农村不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而且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销售、农资生产制造、休闲观光农业等,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因为按行业分类,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等于,“”也等于,所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也被称为“第六产业”。 我国不少地方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村产业活力和竞争力。陕西省大荔县冯村镇结合“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了智能化育苗中心、新品种技术示范区、高标准生产区、物流中心和检测培训区,滴灌设施使工业化直接服务于农业。研发人员将科研成果和技术力量服务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二 产业 融合 发展 推动 农业 供给 结构性 改革 路径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