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第 四 单元教学进度支配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世界各地”。单元共支配了三篇讲读课文,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旨在感受世界人民的才智,学习介绍事物的方法。另外,还有一个作文训练作文4,学习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一个综合性的语文训练练习4。训练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体会兵马俑、金字塔的特点,学习介绍用举例子、作比拟等方法介绍事物。4、学习在详细的语境中运用标点。5、学习书写钢笔字、毛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时安排课 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14 秦兵马俑24.134.1415 埃及的金字塔24.15
2、4.1816音乐之都维也纳24.194.20习作434.21练习434.224.26期中测试及评析34.26 No. 学习内容: 14 秦兵马俑学习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络课文内容领悟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特性显明”的特点。学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特性显明”在文中的作用。 3、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绚丽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才智,激发民族骄傲感。 学习本课共需 2 课时 本教案为第 1 课时课时学习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课文脉络。重难点
3、: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活动过程:一、激发活动爱好1、提醒课题、导入新课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觉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绝无仅有、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今日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板书课题,齐读。二、施行活动过程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主:结合课后的生字表或运用工具书,尝试充分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尽量读正确,读流利。读文中尝试结合语境理解生词。把不理解的词语在书上做标记。2合作:沟通学习中的收获或怀疑。选择感爱好的内容
4、练读,读给同桌听。3、沟通检查。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主: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写什么?哪些内容可以放到一起?试概括段意。(可以先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2、在小组内说一说,议一议。3、班级沟通,明确主要内容和段意。检查自读状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生词。3、指导书写文中的生字。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理解词义,可联络上下文,也可查字典。指名试读课文,读精确,读通顺。导问:210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探讨:按两个方面给210自然段分为两段,过渡段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明确:第一段:介绍秦兵马俑的位置。第二段:写秦兵马
5、俑的规模宏大。第三段: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特性显明。第四段:总结全文。三、检测活动效果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听写文中的生字词。订正。四、拓展活动时空1、理解书后2词语的意思。2、查找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以便沟通。No. 学习内容: 14 秦兵马俑学习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络课文内容领悟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特性显明”的特点。学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特性显明”在文中的作用。3、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绚丽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才智,激发民族骄傲感。学习本课共需 2
6、课时 本教案为第 2 课时课时学习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特性显明”的特点。学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特性显明”在文中的作用。2、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绚丽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才智,激发民族骄傲感。重难点:联络课文内容领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特性显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绚丽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才智,激发民族骄傲感。活动过程:一、激发活动爱好1、听写生词,并检查默写状况。2、提问: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兵马俑有什么特点,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3、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二
7、、施行活动过程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活动一: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1、 自主。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索: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试圈划重点词句,写批注并练习朗读。2、 小组合作:读一读,议一议。3、 班级沟通。活动二:感受兵马俑类型众多,特性显明的特点1、 自主:请同学们细致默读课文,思索: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显明特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2、合作:小组内沟通,探讨。3、班级沟通。组织有效学习。集体探讨。(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
8、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概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读最终一句,体会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概,“真像”讲兵马俑的超群制作工艺。有感情朗读第二段。学生自学沟通。班级沟通:如: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抓重点词句体会,指导朗读,突出特点。练习:a 填空:细致打量,神态各异:有的,有的,似乎;b 用“有的有的”和“似乎”练习说话。体会内涵及写法:“绝无仅有”、“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这
9、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体会末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照应的?学习过渡句的作用。三、检测活动效果1、摘抄文中的美丽句子。2、填空: 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 、 、 的特点,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四、拓展活动时空 课后阅读第八大奇迹 ,适当做读书笔记。 No. 学习内容:15 埃及的金字塔学习目的: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领悟作者运用多种方法形象介绍事物的写作手法。3、反复朗读语言文字,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雄伟及精致,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 及才智,悟出人类可以创立一切奇迹的真理。学习本课共需 2 课时 本教案为第 1 课时课时学习目的:1、正确、流畅地
10、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难点: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活动过程:一、激发活动爱好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著名遐迩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2、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埃及的金字塔)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立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二、施行活动过程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自主: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诞生字。查字典或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2、 合作:检查读书及学习
11、字词状况。3、 沟通。活动二: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主: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写什么?可以先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2、在小组内说一说,议一议。3、班级沟通,明确。检查自读状况:1、 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2、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络上下文理解。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悟。安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精致:精细奇妙。结晶:比方宝贵的成果。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索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学习通过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再联络在一起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构造。三、检
12、测活动效果1、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读好课文吗?指读课文。2、听写文中的生字词。订正。四、拓展活动时空1、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 熟读课文,课后把金字塔的相关学问讲一讲。No. 学习内容:15 埃及的金字塔学习目的: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领悟作者运用多种方法形象介绍事物的写作手法。3、反复朗读语言文字,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雄伟及精致,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 及才智,悟出人类可以创立一切奇迹的真理。学习本课共需 2 课时 本教案为第 2 课时课时学习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雄伟、精致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
13、才智。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雄伟、精致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才智。活动过程:一、激发活动爱好1、提问: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说一说。课文是如何评价金字塔的?指述。2、导入:说说从哪里知道金字塔是“埃及人民才智的结晶”?这节课我们就好好体会一下。二、施行活动过程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活动一:体会金字塔的特点1、自主:自由朗读课文2、3 段,边读边想:金字塔外形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金字塔构造呢?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试用“ ”“ ” 分别划出相关语句,并尝试批注,读出自己的感受。2、合作:沟通自
14、己学习的收获或怀疑。3、 班级沟通评议,朗读展示。活动二:科学建立金字塔1、自主:默读4、5段,说一说埃及人在建立中运用了哪些“科学的方法”,又解决了什么困难?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是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并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合作沟通:议一议,读一读。3、展示。组织沟通,引导想象朗读体会金字塔雄伟精致的特点指导朗读,加深理解。(学生沟通、相机出示重点句)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学生沟通。()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拟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矗立在眼前实在太雄伟了。B“塔身由23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假设将这座金字塔
15、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假设用火车装运,须要60万个车皮。”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及石块之间砌合得很严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锐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学生沟通。指导朗读4、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雄伟及精致,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指生述说,并想象:他们还能遇到哪些困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检测活动效果1、说一说:从哪儿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才智的结晶”?2、写一写:学习本文的方法,把句子写详细。(1)小瓶厂的烟囱真高啊, 。(2)阅览室里真宁静, 。 (3)这个人 , 。四、拓展
16、活动时空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探讨,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缘由,而且真实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及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及才智。其实我们中国也有著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去读书,去理解,去探究吧,你确定会有更多的发觉。板书设计: No. 学习内容:16 音乐之都维也纳学习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并驾驭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3、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深厚的音乐气氛,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热爱。4、品尝课文语言,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共需 2 课时 本教案为第 1 课时课时学习目的:1、学会12个生字,绿线内的3
1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详细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重难点: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找出相关自然段的中心句,理清课文脉络。活动过程:一、激发活动爱好1、兴趣竞猜,嬉戏导入。 课件分别出示中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地理幅员,让学生猜猜外形像什么,是哪个国家。2、捕获特性,设下悬念。 仿佛冥冥之中上天的一个支配,让奥地利这个国家及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更是集中呈现了城市独特的音乐特性。这节课就让我们乘着语言文字的翅膀,开场我们的维也纳音乐之旅吧。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音乐之都维也纳。(课题前加上序号15)二、施行活动过程学生活动方
18、案教师导学预案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主:自读课文,要求: 画诞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联络上下文说说文中生字词及自己读错的词语的意思。2、合作:沟通学习中的收获或怀疑。3、沟通检查。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主: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主要写什么?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提示:留意文段的中心句)2、合作:在小组内说一说,议一议。3、班级沟通,明确。检查生字词:维也纳 阿尔卑斯山 北麓 多瑙河 装饰 华尔兹 掺和 甚至 镂花 梁柱A 提示学生留意字音:纳、瑙是鼻音声母,甚读前鼻音。B 字形:卑的第六笔为撇,不能分开。沟通明确:第一段(第1节):维也纳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活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