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规划课题申报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规划课题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规划课题申报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申 报 表课题名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 栗如林负责人所在单位 魏县第一完小填表日期2010年12月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负责人姓名栗如林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0年 8 月 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小学高级学历大专研究专长语文工作单位魏县第一完小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魏县第一完小邮政编码056800电子信箱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学历工作单位李少敏女1980.10教师小学高级本科魏县第一完小李洁女19788教师小学高级本科魏县第一完小任俊玲女19782教师小学一级专科魏县第一完小郭红英女19748教师小学高级本科魏
2、县第一完小杨静女198110教师小学高级专科魏县第一完小牛瑞敏女19789教师小学高级本科魏县第一完小郭改梅女198012教师小学高级本科魏县第一完小张爱月女19736教师小学高级本科魏县第一完小张丽廷女19831教师中学二级专科魏县第一完小郭丽华女1984教师小学一级专科魏县第一完小尹庆男1960主任小学高级专科魏县第一完小预期主要成果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经费来源及数额国拔及自筹 约2万元预期完成时间2012年7月二、课题论证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论证 课题创新程度我们依托本课题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继承和发扬民
3、族传统文化内容。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语文教学。本课题承担起了民话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特殊功能,通过祖国山川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积淀他们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根基。课题理论意义在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渗透,小学生多在麦当劳、冰淇淋、可口可乐熏染中长大,越来越多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甚至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陌生感,我们老师有义务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工具
4、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本课题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只有民族,才是世界。”我们认为,即使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既有歌颂古代人民聪明才智文化,又有赞扬人物优秀品质文章,是对学生从小形成良好人生品格,形成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素材,对人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导向作用,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熏陶、感染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有效资源,在
5、语文教学中,要既学语文知识,又学做人、学创造等,为一个人一生发展打基础。特别是一至六年级(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更是基础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载体。做好此课题研究,对学生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课题实践意义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广大语文老师尽可能地开发课程资源,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以及“对话探究“为总纲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同时,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分析和对人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人文性,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
6、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能力。通过“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深化小语整改,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用课堂诵读经典美文,启迪学生心灵;掘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擦亮慧眼;利用语文活动课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情感;要求学生收集传统文化故事及有关知识,感受祖国文化精髓。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古诗文、了解了中华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还养成了乐于学习语文良好兴趣。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论证研究目标: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兴趣,学生充分汲取古
7、诗词精华,得到古文化浸润,陶冶他们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在文学滋养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2、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理解古诗词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古诗词,了解古代民俗民风、道德教养、历史人物等,具有一定文化底蕴。3、探索语文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方面弘扬传统文化有效途径、操作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语文积累。4、促使教师不断地汲取养分,加深自身传统文化功底,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教师。并及时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增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加广大语文老师语文素养。研究内容:通过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教学 研究 规划 课题 申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