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种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工种子的研究现状和开展前景白雪11021295411级种工二班引言种子不仅是植物种续代繁衍之本,而且也是人类衣食之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农业上传统的种植方式,大多是用种子播种来进展作物的繁殖与栽培。植物人工种子的制作,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的开展,为作物的育种与繁殖提供了不少新的技术手段。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学家们已可使植物的一个芽、一小块茎、一小块叶甚至一个细胞再生成为小植株;在实验室里,一年四季可生产出成千上万的试管植物来。植物人工种子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为农业生产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尽管尚未进入应用阶段。但目前植物人
2、工种子技术开展迅速,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发挥出其潜在的优势。一人工种子的概念植物人工种子plant artificial seed概念最早由Murashige1978提出,它是指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芽、愈伤组织、胚状体等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小颗粒。天然的植物种子是由种皮、胚、胚乳三局部组成。种皮是由珠被受精后发育而来,常具有多层细胞:外部为厚壁细胞,内部几层为薄壁细胞,排列严密,有极强的保护作用和机械力量。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来,含有大量养料,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胚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来
3、,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将来发育成新的植株。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和胚状体体细胞胚3 局部。有的人工种皮是指海藻酸钠与氯化钙络合形成的包在胚状体等材料外的藻酸钙层,它具有一定的硬度,有保护功能。有的人工种子在海藻酸钠胶囊外又包一层高分子化合物Elvax4260 或聚丙烯酸酯,种皮就是指这层高分子化合物外膜。人工种皮上没有种脐、种孔等构造。人工胚乳常是人工配制的能供胚良好生长的培养基。一般以生成胚状体的培养基为主,外加一定量的生长激素及抗生素等物质。人工种子内的“胚是由组织培养中得到的胚状体及芽、短枝、愈伤组织等类似物,它不是受精卵发育而来, 而是体细胞发育而来。二 人工
4、种子的研究开展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早在1977 年, Murashige 在国际园艺植物学会议上首次提出研制人工种子的设想。1978年,加拿大第四届植物组织培养会议。利用职务组织培养中具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点。人工种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列入高技术研究方案。20 多年来, 已有几十个国家的科研人员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欧洲把它列入“尤里卡方案, 美国Purdue 大学的Kitto 和Janide 1985以胡萝卜胚状体为包裹材料首次制造出小圆片状的人工种子, 几乎是同期Redenbaugh1986首次使用海藻酸钠为介质包裹单一的胚状体制成圆球形的人工种子。美国、法国、日本
5、、芬兰、印度、朝鲜等国都在进展人工种子的研究。在中国,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罗士伟教授最早介绍了人工种子。我国1987 年把人工种子研究纳入了国家“863 高技术研究与开展方案。人工种子的研究,最早是利用包埋体细胞胚来制作人工种子,如胡萝卜、苜蓿、芹菜等模式植物。后来人们用芽、短枝、愈伤组织等材料作为胚状物进展人工种子的研究。至今,已对 35 科近40 种植物进展了人工种子的研究。在包裹材料主要是胚状体的培养与优化、人工胚乳及其附加物的探索、人工种皮的研制等方面, 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工种子作为一种可替代天然种子的人造体,可直接播种于田间。人工种子这种新的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将给农业带来
6、巨大的经济效益。Kitto等1981用聚氧乙烯包裹胡萝卜胚状体首次制成了人工种子。经过20余年的研究,人工种子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除了胡萝卜、苜蓿、芹菜、水稻、玉米、甘薯、棉花、西洋参、小麦、烟草、大麦、油菜、百合、莴苣、马铃薯等农作物种子外,花卉和林木人工种子如长寿花、水塔花、白云杉、黄连、刺五加、橡胶树、柑桔、云杉、檀香、黑云杉、桑树、杨树等都有成功生产的报道。“人工种子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吸引了不少生物学家们的注意。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1983年由美国植物遗传公司申请“制造人造种子的专利而震动全球。1986年,日本狮子股份也申请了制作胡萝卜、石刁柏人工种子的专利。近年来,已相继有美国
7、、日本、加拿大、芬兰、印度、韩国等开展了人工种子研究工作。参与欧洲尤里卡方案的法国、瑞士、西班牙等国也制成了胡萝卜、甜菜、苜蓿等植物的人工种子。一时间,作为生物技术“明星、“农业上的革命等的“人工种子研究,掀起了一股“超级种子热。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约对40种植物的体胚或芽研制过人工种子。我国从1987年开场,正式将人工种子研制纳入国家“863高技术开展方案。 “超级种子热,为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的改良及工艺生产流程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根底。但这些结果中,除了水稻、生菜等少数几种能较大面积在田间播种以外,大多数仍只是停留于实验室中的工作。一旦要求这一技术由实验室向商业化生产转化,还有不少问题未得到解
8、决。象如何使胚状体发育强健、大小一致;如何使人工种皮既可通气,又可防止营养物质渗漏及具有防腐、抗压功能,以及如何使人工种子能自动化生产,机械包裹,等等,均是涉及人工种子能否与自然种子竞争而用于生产的重要问题。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不可能一开场就十全十美。人工种子研究目前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未冲淡它给农业及其他种植业所展示的诱人前景。随着人工种子研究的日益进展及制作工艺的日臻完善,可以预料,人工种子作为一种新兴的种子产业而用于生产,将是指日可待的事。三人工种子的应用及意义一人工种子的应用1.大田作物(1)水稻:对水稻不定芽进展包埋制作人工种子(2)2.园艺植物:水塔花、胡萝卜3.林木方面:桑树、日本珊
9、瑚树4.药用植物:半夏二人工种子的意义1.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土地的制约 天然种子在农业上受季节的限制,一般一年只能繁殖1-2次。人工种子可在实验室内大量生产不受限制,一个体积为12L的发酵罐在二十天内可生产1000万粒人工种子组织培养苗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本钱偏高和运输困难是制约试管苗大面积应用的两个主要因素。与普通的试管苗相比,人工种子具有可自动化批量生产、体积小通常仅几毫米便于贮藏和运输、适合机械化播种、发芽和生长发育比拟整齐等优点。2.快捷高效的繁殖方式,缩短育种时间 一个新的水稻品种用常规方法培育需要七到八年时间,而用人工种子与常规育种结合良种繁育技术减少了已在驯化过程,只需三四年
10、时间。3.人为赋予种子多种优良品质 在人工种子制作过程中,可以参加某些农药、有益微生物或生长调节物质,人为的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播种后生长出来的植物就有一定的抗逆性。而且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是立体培养的“胚具有优良特性。4.固定杂种优势并快速繁殖天然种子是有性繁殖获得的,在遗传上具有因减数分裂引起的遗传重组别离现象。杂种优势只能表达在F1代,而F2代便参差不齐。人工种子属于无性繁殖范畴,可以保持杂种优势。对于一些自然繁殖困难的名贵品种,也可通过人工种子进展快速大量的繁殖。人工种子从本质上说是无性繁殖。因此即使外植体来自杂合体,用它诱导的繁殖体制作出的人工种子,在繁殖出来的植株群体中亦不出现性状
11、别离。由于这一特点,人工种子可用来固定杂种优势,使F1 代杂交种可多代利用。优良单株、优良突变体等使用一点植物组织,经培养就可获得大量胚状体,能快速繁殖成无性系,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良种繁育速度。一个体积为12 L的发酵罐在适宜的条件下20d 内生产的胡萝卜体细胞可制作1000 万粒人工种子,供几十公顷地种植用。人工种子的包裹层是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不存在生物生产的任何限制,一年四季都可在室内生产和扩大繁殖,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种源。如果包裹的植物材料是脱毒茎尖,那么可获得脱毒苗,从而克制某些植物由于长期进展营养繁殖导致病毒大量积累的现象,并防止脱毒苗在培养过程中重新感染病毒。一些濒危、珍
12、稀植物及珍贵的种质资源,或者自然繁殖有困难的植物,可通过人工种子生产技术得以快速繁殖。四人工种子的制备技术与流程用体细胞胚包埋制作人工种子流程是由 Redenbaugh 等人建立起来的。人工种子研制程序大致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愈伤组织的诱导;体细胞胚的诱导;体细胞胚的同步化;体细胞胚的分选;体细胞胚的包裹人工胚乳;包裹外膜;发芽成苗试验;检测体细胞胚变异程度等。一胚状体的诱导生产高质量的胚状体是制作人工种子的关键。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种子都开发出了胚状体培养发生技术。不同植物的体细胞的培养亦有难易。在生产人工种子时,要求胚状体具有可观的成株率,甚至超过天然种子。1 生产
13、高质量的胚状体及其影响因素生产高质量的胚状体是制作人工种子的关键。自从1958 年在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最先发现胚状体体细胞胚以来,诱导出体细胞胚的植物不断增加。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够发育出胚状体,而且不同植物诱导体细胞胚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所谓高质量胚状体,就是要求胚状体具有发育完整、生长强健及具明显的胚根、胚芽双极性构造;形态学上根本无变异,在无菌试管培养下,胚状体发育比拟同步,并能得到较高频率的完整小植株 13 。高质量胚状体的发生受植物基因类型、生物性状等内部因素及许多外界培养条件的共同作用,外部因素主要有:生长激素、碳源、氮源等。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生长激素6- BA、NAA、2,4-
14、D、ABA、GA3 等在胚状体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氮源被认为是胚胎发生的重要因素,氮的种类与用量不但影响体细胞胚的发生,而且对其同步化也有一定的作用。高的无机氮浓度对胡萝卜体细胞胚的发生是必需的。减少氮和硝酸铵的浓度有利于棉花、番木瓜和薯芋胚胎的分化和 成熟。而碳源在组织培养中起到维持外植体的渗透压和提供体细胞胚发育所需能源的作用。2 胚状体的诱导胚状体的诱导: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得到,也可通过试管培养的愈伤组织、花粉或胚囊获得。胚状体一般在培养物的外表产生,其形状与合子胚类似,但胚状体却是无性繁殖的产物。实际操作中,一般在试管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在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悬浮
15、培养,然后置于含生长素的发酵罐中,使细胞迅速扩增,再将细胞移入无生长素的发酵罐中诱导出大量胚状体。迄今为止,已在100 多种植物中得到了体细胞胚胎,而且在许多珍稀或重要的植物树种上也实现了体细胞胚的正常转株。胚状体是由孢子体或配子体的细胞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其形状与合子胚类似,但却是无性繁殖的产物。它的发生方式分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2 种:直接发生即体细胞胚从原植体不经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发育而成,其来源细胞可以是外植体表皮、亚表皮、合子胚、花粉等;间接发生即体细胞胚是从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发育而成。一般在试管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在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展悬浮培养,然后置于含生长素的发酵罐中,使细胞迅速
16、扩增,再将细胞移入无生长素的发酵罐中诱导出大量胚状体。但通过愈伤组织阶段后,胚状体有可能产生无性系变异,产生变异的植株,从而限制了人工种子的应用范围。3.胚状体同步化处理或分选胚状体的同步化是指促使所有培养的细胞或发育中的细胞团块进入同一个分裂时期。只有同步化了细胞才可能成批地产出成熟胚胎。常用的方法有: 化学方法:饥饿法将培养基中的一些重要成分反复去除和添加;阻断法在培养初期加如DNA合成抑制剂,如5-氨基脲嘧啶,阻断细胞分裂的G1期。 物理方法:低温处理法、过滤筛选法、渗透压别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体胚不同的发育阶段密度有差异)等到胚状体胎成熟以后,就可以进展人工种子的包埋了。其中过滤筛选
17、法较实用、快速。二人工胚乳的制作人工胚乳的制作实质上是将筛选出的适合该体细胞胚萌发的培养基,添加到包埋介质中,以提供胚状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生长激素等。人工胚乳一般由根本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剂和 碳源组成。在人工胚乳中添加生长激素可提高人工种子的萌发率,但会影响幼苗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的植物对人工胚乳的要求不同,应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配制不同的人工胚乳。为了满足包裹要求,要有针对性地在包裹剂中参加大量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抗菌素和有益菌类。选用无毒、透气和吸水性强的木薯淀粉与1.5%海藻酸钠(1/2MS培养基配制)混合制作的胚乳可改善单一海藻酸钠人工胚乳的透
18、气性、吸水性和发芽率,人工胚乳中参加GA3有利于人工种子的发芽,参加CaCl2有利于向培养物供氧,提高人工种子发芽率和耐贮藏性,加扩活性炭可改善营养固定和缓释,提高人工种子在土壤中的成苗率。 (三) 人工种皮的制作自人工种子概念提出后,人工种皮的材料选择和包被技术的改良一直是人工种子研究的热点之一。种皮材料不同,其制作方式也不一样,应根据植物的种类选择适合的种皮材料和制作方式。人工种皮既要求允许内外气体交换通畅,以保持胚状体的活力,又要能防止水分及营养物质的渗漏而起保护作用。一般采用双层膜种皮的构造:内膜和外膜。内膜是人工胚乳的支持物,它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对繁殖体无毒、无害,有生物相容性,能
19、支持胚;2具有一定透气性、保水性;3具有一定强度,能维持胶囊的完整性;4能保持营养成分和其它助剂不渗漏;5能被某些微生物降解即选择性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对植物和环境无害。内膜可选用几丁质做原料,使之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另外,用海藻酸钠做内膜,价格低廉且对胚状体也根本没有伤害,但保水性差,易渗漏。外膜一般选用半疏水性聚合膜,以降低海藻酸钙的亲水性,还可以提高人工种子的保水能力和防止营养渗漏,并可保护人工种子不受土壤中的微生物、温度和pH值变化以及其它生物和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人工种子的运输、贮藏和播种。美国的一个研究组花了近两年时间,从百余种材料中筛选到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种子包埋介质海藻
20、酸钠。这种物质在0.1M氯化钙溶液中可以迅速固化成透明的小胶球。海藻酸价格低廉,质地柔软无毒性,还可人为地在其中参加各种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因此是一种,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比拟理想的体细胞胚包埋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由乙烯、乙酸和丙烯酸三种物质聚合的Elvax材料是目前认为较好的一种人工种皮材料。 人们仍在积极寻找其他的包埋方式和包埋材料,以完善现有人工种皮的制作技术。 四人工种子的包埋 人工种子的包埋关系到人工种子萌发、贮藏和生产应用等重要环节。Redenbaugh于1984年首次筛选出透水性好的海藻酸钠作为胚状体和不定芽的包埋剂。包埋方法主要有将胚状体或小植株悬浮在一种粘滞的流体胶中直接播入
21、土壤的液胶包埋法;将体细胞胚经枯燥后用聚氧乙烯等聚合物进展包埋的枯燥包裹法;以及通过离子交换或温度突变形成凝胶包裹材料的水凝胶法,Redenbaugh等用此法包裹单个苜蓿体细胞胚制成了人工种子,离体成株率达86%。组合包埋法以及流体播种、液胶包埋、琼脂、铝胶囊等新颖包埋法也开场被应用,George等用硅胶包埋谷子体细胞胚,葫发率达82%,且4贮藏14天后仍能自行裂开、顺利萌发。 对胚状体包裹要求做到:首先,不影响胚状体萌发,并提供其萌发与成苗所需的养分和能量,即起到胚乳的作用;其次,使胚状体经得起生产、贮存、运输及种植过程中的碰撞,并利于播种,即起到种皮的保护作用;最后,针对植物种类和土壤等条
22、件,满足对人工种子的特殊需要。 目前研究中的人工种子普遍采用水凝胶法,以海藻酸钙作为包埋剂,它具有对胚状体无毒害作用、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海藻酸钙对水溶剂有很好的通透性,使得包埋其中的营养物质、激素、抗生素等(即人工胚乳成分)容易渗透出来,造成营养泄露;另外,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种皮的包裹保护,一些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胚状体,对种子造成破坏,因而目前绝大多数人工种子都只能在无菌条件下才能到达较高萌发率。五人工种子的贮藏和防腐1.人工种子的干化人工种子同自然种子一样也需要一定时间的贮藏,但人工种子含水量较大,常温条件下易于萌发,也易于失水,所以人工种子的贮藏技术是其研究的另一个难题。干化能
23、增强人工种子幼苗的活力;有助于贮藏期间细胞构造和膜系统的保持和提高酶的活性,使其具有更高的耐储性。对用海藻酸钙包埋胡萝卜体细胞胚0.62mm制作的人工种子进展贮藏研究,发现低温及枯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工种子萌发。失水率达67%的种子,2贮藏60 天后,在发芽培养基上发芽率为100%, 7 天内的成苗率达80%。未经贮藏的对照种子发芽率为100%,成苗率为76% 14 。Timbert 等1996研究说明脯氨酸能提高胡萝卜体细胞胚干化的耐受性,延长贮藏时间 15 。2.人工种子的贮藏贮藏是人工种子研究的主要难题之一。目前报道的方法有低温法、枯燥法、液体石蜡法、抑制剂法等。枯燥法和低温法相结合
24、是目前报道最多的方法,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低温能有效地抑制发芽,减慢生长速度,但能降低人工种子的活力,对胚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枯燥失水能使体细胞胚停滞生长并保持其在贮藏中的活力,但对人工种子的伤害较大,以致复水后幼苗生长势差。低温保藏、枯燥处理、ABA处理及减少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等方法常用于人工种子和植物体细胞胚的贮藏。枯燥法和低温法组合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胡萝卜愈伤组织在15相对湿度25%的条件下存放一年仍可再生。大豆体胚干化到原体积的40%50%后再吸水,萌发率仍到达31%。干化增强人工种子幼苗的活力,可能与其超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从而减轻低温贮藏对体胚的伤害有关。通过
25、电镜观察和电导值与脱氢酶的比拟,发现干化有助于体胚贮藏期间细胞构造、膜系统的保持和酶活性的提高,使体胚具有更好的耐贮性。富含胡萝卜体胚的悬浮培养液包埋于水溶性塑料薄膜内,形成的胶囊26干化4天后再吸水萌发仍可获得植株,高浓度的蔗糖、脯氨酸和ABA预处理体胚能提高干化耐受性,这可能与ABA等抑制体胚过早萌发、促进干物质积累有关。近年,液氮冻存体胚及包裹体胚的报道也越较多。 3.人工种子的防腐研究人工种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田间应用。防腐是人工种子贮藏 和大面积田间播种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早在1986 年Redenbaugh 就意识到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性。由于人工胚乳中含有糖类等有机物质,富含营养的
26、人工胚乳一旦暴露于田间,势必会遭微生物的侵染。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使人工种子具备相当的防腐抗菌能力。在人工种子中添加有效成分,加速其萌发,这样能防止烂种及人工胚乳中养分的过度流失,有报道说在胡萝卜人工种子中添加赤霉素gibberellin,GA能到达此效果。在甘薯人工种皮中加400500mg/L的先锋霉素、多菌灵、安苄青霉素或羟基苯酸丙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萌发率可提高4%10%。但要找到既能抑菌,又对胚无伤害,尤其是不影响胚的正常发育和 萌发的防腐剂,还很困难。当人工种子进入大规模田间种植阶段,为了方便操作及降低本钱,建议从农药中筛选所用的防腐剂。五.人工种子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
27、前人工种子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并且已在繁殖遗传工程植物、减数分裂不稳定植物、稀有及珍贵植物的过程中,显示出超常的优势。但从总体来看,目前的人工种子还远不能像天然种子那样方便、实用和稳定。主要障碍在于人工种子的质量和本钱:(1)许多重要的植物目前还不能靠组织培养快速产生大量的、出苗整齐一致的、高质量的胚状体或不定芽;人工种子的质量达不到植物正常生长、运输和贮藏的要求;人工种子的制种和播种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2)目前多数人工种子的本钱仍然高于试管苗和天然种子。虽然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能够生产出高质量、大小一致、发育同步的人工种子,但是它的本钱仍高于天然种子。
28、以苜蓿为例,目前生产1粒人工种子所需本钱是0.026美分,而1粒天然苜蓿种子的本钱是0.0006美分,二者相差40多倍。因此,人工种子要真正进入商业市场并与自然种子竞争,必须降低生产本钱。由于人工种子是由组织培养产生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因此人工种子在播种到长成自养植株之前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在推广之前必须经过农业试验,并对栽培技术及农艺性状进展研究。 由此可见,人工种子要想成为种植业的主导繁殖体,目前仍有相当的困难。 六人工种子的前景展望人工种子作为建立在体细胞胚发生应用根底研究之上的高新技术,是促进离体快速繁殖,实现田间和温室栽培的重要途径,与现在的试管苗生产相比,人工种子
29、所需用培养基量少、体积小、繁殖快、发芽成苗快、运输及保存方便等优点,对于难结种子,或种子数量少且活力低,又难以用常规的无性繁殖方法进展育苗的珍稀树木,进展人工种子研究很有意义。例如兰科植物种子发芽率极低,现兰花的繁殖都有生产本钱高,生产周期长等缺点。如果将人工种子应用到兰科植物的生产中,兰花的生产将更加迅速、优质、低本钱。人工种子与试管苗相比,具有所用培养基量少、体积小、繁殖快、发芽成苗快、运输及保存方便的特点;人工种子技术适用于难以保存的种质资源、遗传性状不稳定或育性不佳的珍稀林木的繁殖;人工种子可以克制营养繁殖造成的病毒积累,可以快速繁殖脱毒苗。因此,人工种子在快速繁殖苗木和人工造林方面,
30、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现在,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开展时期,需要有大量的优良苗木种子供给,而我国现有的林木种子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工种子可以工厂化地提供绿化种子,解决种子供给量缺乏的矛盾。随着人工种子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必将给我国的园林绿化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人工种子虽有生物技术“明星、“超级种子的美称,但人工种子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高质量、同步化的体细胞胚或不定芽、腋牙、鳞茎等繁殖体的发生对许多植物来说还不很普遍;人造胚乳、人工种皮的功能还不及天然种子;人工种子还不能象天然种子那样长时间地保存;播种要求也不能象天然种子那么粗放;人工种子的制作本钱偏高等等。虽然人工
31、种子研究热了一阵子后近10 年来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但人们有信心看到,随着技术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人工种子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其开发利用前景是十分诱人的,这项生物高新技术将在作物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和栽培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由此产生的“种子革命将造福于整个人类。参考文献l Kitto S L, Janick J.Handening treatments increase survival of syn- thetically- coated asexual embryos of carrotJ.Am Soc Hort Sci,1985,110 2:283286.l Kitto S L,
32、Janick J.A citrus embryo as say to screen water- soluble resins as synthetic seed coatsJ.Hort Science, 1985, 201: 98100.l Redenbaugh K, Paasch B, et al.Somatic seeds:encapsulayion of a- sexual plant embryosJ.Bio/ Technoligy, 1986,4: 797801.l 李修庆.植物人工种子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12.l Murashige T.The impa
33、ct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on agriculture M.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issue Culture.Canada: University of Calgary Alberte,1987,1526.l 汤绍虎,孙敏.蔬菜人工种子研究J.园艺学报,1994,2117175.l 唐巍,欧阳藩.马铃薯人工种子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6,65: 1113.l 柯善强,桂耀林,郭仲琛.试管短枝人工包埋种皮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89,61:1620.l akashimade Y.Efficient cu
34、lture methed for production of plantlets frimmechanically cut horseradish hairy roots J.Journal of Femen- tation and Engineering, 1996,81:8789.l 和人工种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542.l 张志军.植物人工种子J.种子科技,2001,6:341342.l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2223.l 刘凡,曹鸣庆,李修庆.胡萝卜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的贮藏及贮藏中种子活力变化J.实验生物学报
35、,1991,242:99108.l Timbert R, Barbotin JN, Thomas D.Effect of sole and combined pre- treatments on reserve accumulation, survival and germination of encap- sulated and dehydrated carrot somatic embryosJ.Plant Science Limerick, 1996,1202;223231.l Murashige T. The impact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on agriculture. In: T. Thorpe ed. Frontier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issue Culture. Canada: University of CalgaryAlberta 1978,15-26.l 张小明,鲍根良,叶胜海,石春海.作物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J.种子,2002,121(2):4143,8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