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诊疗常规(7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科诊疗常规(72页).doc(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科诊疗常规-第 72 页第二十四篇 中医科疾病第一章 外感病证第一节 感 冒【概述】感冒是由于外感风邪或时行邪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脉浮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脉浮。(二)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楚、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三)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四)四时皆有,以冬春
2、季节为多见。(五)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六)本病应注意与风温早期相鉴别。【辨证论治】(一)风寒证症状: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例方:荆防败毒散加减。(二)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例方:银翘散加减。(三)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例方:新加香薷饮加减。(四)表寒里热证
3、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例方:双解汤加减。外治疗法 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第二节 急性发热【概述】急性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伴有面赤、烦渴、或有恶寒、脉数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各种急性感染性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体温在以上,可高达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
4、数等症。(二)临床表现有与原发疾病相关病症及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三)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四)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X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常可有异常发现。(五)注意与内伤发热、真寒假热相鉴别。【辨证论治】(一)卫表证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喉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解表退热。例方: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风热证选银翘散。(二)肺热证症状:壮热,咳嗽或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口渴,舌红苔黄,
5、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止咳平喘。例方:麻杏石甘汤加减。(三)胃热证症状:壮热,口渴引饮,口臭,面赤心烦,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治法:清胃泻火。例方:白虎汤加减。(四)腑实证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腹痛、痞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或有芒剌,脉沉实有力。治法:通腑泻热。例方:大承气汤加减。(五)胆热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目身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胆。例方:大柴胡汤加减。(六)脾胃湿热证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或目身发黄,舌苔黄而厚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和胃。例方:王氏连朴饮加减。(七)大肠湿热证
6、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利湿热。例方:葛根芩连汤加减。(八)膀胱湿热证症状: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小便淋沥涩痛、灼热黄赤,或腰痛及少腹引痛,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利膀胱湿热。例方:八正散加减。 针灸疗法: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曲泽、委中、外关、陷谷等穴位。 外治疗法 1 滴鼻退热:复方柴胡滴鼻液,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1小时滴1次。 2 灌肠退热:清热灌肠汤或大黄枳实汤水煎取汁200ml,高位直肠灌注或保留灌肠30分钟,每24小时1次。 第三节 湿 阻【概述】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
7、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西医学中的胃肠型感冒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以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胸闷脘痞,饮食无味,舌苔腻,脉濡等为主症。(二)湿阻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位固定不移。(三)湿阻发病多与夏令梅雨季节及地域潮湿有关。(四)实验室理化检查,多无器质性改变,各项指标数据大致在正常范围内。(五)应注意与湿温病相鉴别。【辨证论治】(一)湿困脾胃症状:肢体困倦,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中粘淡无味,便溏,或有形寒,舌苔白腻,脉濡或滑。治法:芳香化湿。例方:藿香正气散加减。(二)湿热中阻症状:四肢困重,脘痞闷似痛,口苦而粘腻,渴不欲饮,纳呆
8、,尿短黄,大便不爽,或有发热,汗出而热不退,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化湿。例方:王氏连朴饮加减。(三)脾虚湿滞症状: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淡胖苔薄腻,脉濡缓。治法:健脾化湿。例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特殊疗法: 1 鲜藿香、鲜荷叶、鲜佩兰、焦麦芽等量,煎汤代茶饮,适用于湿困脾胃及预防湿阻之病。 2 苡仁、炒麦芽、炒山楂等量,加鲜荷叶1片,煎汤代茶饮,适用于脾虚湿滞证。 第四节 痢 疾【概述】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利赤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非特
9、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出现类似本证的症状者,均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脓血粘液。(二)本病多发病急骤,可伴有恶寒发热,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三)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具有传染性。(四)急性菌痢,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肠阿米巴病的新鲜大便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五)本病应与泄泻鉴别。【辨证论治】(一)湿热痢症状:腹痛阵阵,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例方:芍药汤加减。(二)疫毒痢症状:
10、发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便频频,以致失禁,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呕吐频繁,惊厥,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治法:清热,解毒,凉血。例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若发生厥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而冷汗出,唇指紫暗,尿少,脉微细欲绝,选用参附汤、四逆汤加减。寒湿痢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腹胀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例方:不换金正气散(四)虚寒痢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
11、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例方: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五)休息痢症状:初痢、暴痢之后,长期迁延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倦怠怯冷,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经常或间有赤白粘冻,舌质淡苔腻,脉濡或虚数。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例方:连理汤加减。针灸疗法 取穴:合谷、天枢、上巨墟。随证配穴:湿热痢者可选曲池、内庭等穴;寒湿痢者可选中脘、气海等穴;休息痢者可选脾俞、胃俞、关元、肾俞等穴。 针法:实证用泻法,偏寒者加灸。 外治疗法 1 灌肠:可用苦参、马齿苋以1:2比例水煎成150ml保
12、留灌肠。亦可用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穿心莲各30g,黄柏10g,黄连5g,水煎成150ml保留灌肠。此法适用于湿热痢。 2 敷足心法:吴茱萸18g,研细末,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纱布包扎,2小时后取下。适用于下痢不能食,兼有四肢厥冷者。 第五节 疟 疾【概述】疟疾是因感受疟邪,正邪交争而出现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西医学所称之疟疾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要点】1 发作时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每日或隔日而作,或三日一次。伴有头痛身楚,恶心呕吐,发作后口唇出现疱疹等症。或者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寒热不清。 2 疫疟重症可出现持续高热,颈项强直
13、,抽搐,昏迷等症。 3 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有蚊虫叮咬或有输血史。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贫血和脾脏肿大。 4 寒战时,末稍血液涂片或骨髓片可找到疟原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病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 5 注意与感冒、伤寒、痨瘵、湿热证等病证出现寒热往来相鉴别。 【辨证论治】(一)正疟 症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后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隔日发作,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例方:柴胡截疟饮。 温疟 症状:寒少热多,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疼,口渴引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例方:白虎加桂
14、枝汤。 寒疟 症状:寒多热 ,口不渴,胸脘痞闷,神疲倦怠,舌苔白腻,脉弦。 治法: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例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热瘴 症状:寒微热甚,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例方:清瘴汤。 冷瘴 症状: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神昏不语,苔白厚腻,脉弦。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例方:不换金正气散。 劳疟 症状: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遇劳则发,寒热时作,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例方:何人饮。 疟母 症状
15、:久疟不愈,胁下结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软坚散结,祛瘀化痰。 例方:鳖甲煎丸。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青蒿素浸膏片,每次服,每日2次,连服4日,适用于瘴疟。 1.2 热瘴出现神昏谵语,急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冷瘴出现神昏谵语,急服苏合香丸。 1.3 疟母见气血亏虚证候者加服十全大补丸或人参养荣丸。 2 中药针剂 2.1 青蒿素油注射液,每次肌注,首次用药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再肌注,共4次。2.2 热瘴出现神昏谵语等热毒蒙蔽心神症状时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或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滴,每日1
16、次。 2.3 冷瘴见阳虚气脱之症,可选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第二章 肺病证第一节 咳 嗽【概述】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二)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三)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四)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增高。(五)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六)肺部线摄片检查正常
17、,或肺纹理增粗,或见斑片状阴影。(七)本病应注意与哮病、喘证、肺胀、肺痨及肺癌相鉴别。【辨证论治】(一)风寒袭肺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咽喉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二)风热犯肺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身热,汗出恶风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例方:桑菊饮加减。(三)风燥伤肺症状: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
18、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细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例方:桑杏汤加减。(四)痰湿蕴肺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五)痰热郁肺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鸣,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例方:清金化痰汤加减。(六)肝火犯肺症状:
19、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例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七) 肺阴亏耗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午后低热,颧红,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例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其他疗法1 中成药 1.1 咳嗽属热性者可口服橘红丸,每次服6g,每天服23次。 1.2 热咳者亦可选用蛇胆川贝液,每次服10ml,每天服3次。 2 中药针剂 2.1 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适用于外感风热、风燥及痰
20、热郁肺者。 2.2 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外感风热及风燥者。 3 针灸疗法 可选用列缺、合谷、外关、尺泽、肺俞、曲池、大椎、太白,丰隆、太渊等穴位。4.西药疗法4.1 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 4.2 痰多者可选用祛痰药。 第二节 哮 证【概述】哮证是由于禀赋异常,遇诱因或感邪引发,以致肺失肃降,痰阻气道,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所致的哮喘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
21、唇指甲紫绀。(二)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三)有过敏史或家族史。(四)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五)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六)胸部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七)应与喘证相鉴别。【辨证论治】(一)发作期1.寒哮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例方:射干麻黄汤加减。2.热哮症状: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
22、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例方:定喘汤加减。(二)缓解期1.肺虚症状: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晄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于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治法:补肺固卫。例方:玉屏风散加减。2.脾虚症状:平素痰多,倦怠乏力,脘腹胀满,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沉缓或弱。治法:健脾化痰。例方:六君子汤加减。3.肾虚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弱;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红苔少,
23、脉细数。治法:补肾纳气。例方: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其他疗法1 中成药 1.1 虚寒型哮喘者,可口服黑锡丹,每次3g,每日服3次,淡盐水送服。 1.2 寒实型哮喘者,可口服紫金丹,每次服510粒(150mg),每日1次,睡前冷茶送下。 2 中药针剂2.1 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发作期热哮证。2.2 鱼腥草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适用于发作期热哮证。 2.3 元阳欲脱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 针灸疗法:可选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大椎、丰隆、定喘、太渊等穴。 4 外治
24、疗法 4.1 胡椒7粒,捣烂后用鸡蛋清拌和,贴于足心涌泉穴。 4.2 白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细辛各10g,共为末,加麝香,和匀,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约12小时去之,每10日敷1次。5 西药疗法 5.1 发作期可选用解痉药、祛痰药;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5.2 合并感染者,给予有效抗生素。第三节 喘 证【概述】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现喘
25、证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 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呼多吸少,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二)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三) 体检时见三凹征,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见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四) 本病应行血常规检查,并可做血清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血气分析及心肺功能测定。(五)本病应与哮病相鉴别。【辨证论治】(一) 实喘1风寒闭肺主症:喘息,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
26、平喘。例方:麻黄汤加减。2痰热遏肺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伴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或无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结,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泄肺热,化痰平喘。例方:桑白皮汤加减。3 .痰浊阻肺症状:喘而胸满闷窒,咳嗽痰多,痰白粘腻,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脉滑。治法:化痰降逆,理肺平喘。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4 .水凌心肺症状:喘咳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黯,苔白滑,脉沉细。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例方: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5. 肝气乘肺症状:每遇情志剌激而诱
27、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治法:疏肝解郁,降气平喘。例方:五磨饮子加减。(二)虚喘1.肺气虚症状: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舌质淡红,脉弱。治法:补肺益气。例方:补肺汤合玉屏风散加减。2.肾气虚症状: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青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治法:补肾纳气。例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 .喘脱症状: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四肢厥冷,脉浮大无
28、根,或见结代,甚或脉微欲绝。治法:回阳固脱,镇摄肾气。例方:参附汤合黑锡丹加减。其他疗法1 中成药 1.1 竹沥水1020ml,每日服23次,适用于痰多气喘者。 1.2 金匮肾气丸,每次服6g,每日服3次,适用于虚喘患者。 2 中药针剂 2.1 止喘灵注射液,每次2ml,肌内注射,每日23次,适用于各证型喘证患者。 2.2 痰热遏肺者,可用鱼腥草注射液40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3 水凌心肺及喘脱患者,可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可据病情反复使用。 3 针灸疗法 可选定喘、膻中、肺俞、大椎、合谷为主穴,每次
29、取12个穴位。配穴为:体虚畏寒加足三里、肾俞;痰多加丰隆;咳嗽频繁加天突。每日12次,1015次为一疗程。 4 西医疗法 4.1 合并感染者,可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4.2 保持气道通畅。 第四节 肺 胀【概述】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脏病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三脏虚损。肺气虚弱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壅塞于肺,气道不畅;肺气虚久之肾气亦虚,肾不纳气,而致胸中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气促、呼多吸少、咳嗽、咯痰、或唇舌紫绀、心悸浮肿等症。西医学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重度陈旧性肺结核等导致肺气肿,以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与肺胀之临床表现相似
30、,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水肿等,以咳、喘、痰、肿为特征。(二)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舌紫绀,脘腹胀满,四肢或颜面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三)有长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复发作史。(四)外感时邪、过劳、暴怒等可诱发本病。(五)体检可见桶状胸,胸部叩诊呈过清音;可闻及肺部哮鸣音及湿性罗音,心音遥远等。(六)线检查、心电图及血气分析有助于本病诊断。(七)本病应注意与哮病、喘证相鉴别。【辨证论治】(一)外寒内饮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稀白,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恶寒
31、,周身酸楚,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内逐水饮。例方:小青龙汤加减。(二) 痰热郁肺症状: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睛胀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或身热微恶寒,尿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治法:宣肺泄热,化痰平喘。例方:越婢加半夏汤加减。(三)痰瘀阻肺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紫暗,苔腻,脉滑。治法:涤痰祛瘀,泻肺平喘。例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四) 痰蒙神窍症状: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肢体抽动,咳逆喘促,或伴痰
32、鸣,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淡黄腻,脉细数或虚数。治法:涤痰,开窍,熄风。例方:涤痰汤合苏合香丸加减。(五)肺肾气虚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气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暗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或有结代。治法:补肺、纳肾、平喘。例方: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减。(六)阳虚水泛症状: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虚数或结代。治法:温肾健脾、化气利水。例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其他疗法1 中成药 1.1 黑锡丹,每次3g,每日3次,淡盐水送
33、服。1.2 金匮肾气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 2 中药针剂 2.1 痰热郁肺者,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或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2 痰蒙神窍者,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3 阳虚患者,可选用参附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 针灸疗法: 可酌选肺俞,膏肓为主穴,酌配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膈俞等穴针刺、艾灸治疗。 4 西医疗法 4.1 有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 4.2 伴发心力衰竭经上述治疗不能改善者,可酌情选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
34、剂。 第五节 肺 痈【概述】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西医学中的肺脓肿、化脓性肺炎,以及肺坏疽、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伴发化脓性感染者出现肺痈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气粗。(二)咯吐大量黄绿色脓痰或脓血痰,气味腥臭。(三)肺部叩诊局部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增强,语颤音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罗音。(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五)痰培养有致病菌。胸部线摄片,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透亮区及液平面。(
35、六)本病应注意与风温及肺脏其他疾患表现之痰热蕴肺证相鉴别。【辨证论治】(一)初期症状:发热微恶寒,咳嗽,咯黄稠痰,痰量由少渐多,咳时尤甚,口干鼻燥,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而滑。治法:清肺散邪。例方:银翘散加减。(二)成痈期症状: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肺化瘀消痈。例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三) 溃脓期症状:咯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排脓解毒。例方:加味枯梗汤加减。(四
36、)恢复期症状: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血渐少,臭味亦减,痰液转变为清稀,精神渐振,食欲改善,或见胸胁隐痛,难以久卧,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咽燥,面色不华,形瘦神疲,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清热。例方: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其他疗法 1 中药针剂 1.1 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炎琥宁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1.3 鱼腥草注射液2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2西医疗法 2.1 可选用有效抗生素。2.
37、2 并发大咯血者,可选用止血药。 第六节 肺 痨【概述】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西医学中的肺结核病出现本证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初期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颧红,盗汗,形体明显消瘦等症。(二)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三)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罗音。(四)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或痰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五)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六)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有助于诊断。(七)应与虚劳、肺
38、痿病证相鉴别。【辨证论治】(一) 肺阴亏虚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丝或血点,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口干咽燥,或有轻微盗汗,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治法:滋阴润肺。例方:月华丸加减。(二) 阴虚火旺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稠黄痰,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而干,苔薄黄或剥,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例方:百合固金汤加减。(三)气阴耗伤症状: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自汗与盗汗并见,纳
39、少神疲,便溏,面色白,颧红,舌质嫩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或细数。治法:益气养阴。例方:保真汤加减。(四)阴阳两虚症状: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形体消瘦,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质淡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治法:滋阴补阳。例方:补天大造丸加减。 其他疗法1 中成药 1.1 参茸丸,每次1丸,每日2次,适用于阴阳亏虚者。 1.2 可酌情选用二冬膏、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 2 中药针剂 2.1 生脉注射液305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
40、于气阴耗伤者。 2.2 参附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阳气虚弱者。 3 西医疗法3.1 肺结核诊断明确者,应按规范抗结核治疗。3.2 肺结核合并大咯血者,可选用止血药。第七节 肺 癌【概述】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内聚,气滞血瘀,而致癌毒阻结于肺,肺失肃降,以呛咳、反复咯血、顽固性胸痛、发热、气急、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疾病。肺癌是中西医学共同的疾病名称,西医学对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等。由于肿瘤部位的不同,临床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诊断要点】(一)近期发生的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或反复咯血痰或不
41、明原因的顽固性胸痛、气急、发热,或伴消瘦、疲乏等。(二)年龄在40岁以上,多有长期吸咽史。(三)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客观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阳性率在80左右,多次检查阳性率可提高。(四)胸部线摄片、摄影、支气管碘油造影、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病变性质,也是发现中心型早期肺癌的重要方法。(六)对高度怀疑患者,经上述检查未能确诊,可作经皮肺穿剌活检,或及时开胸探查。(七)应与肺痨、肺痈、肺胀等病证相鉴别。【辨证论治】(一)气血瘀滞症状:咳嗽、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剌,或咳血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脉弦细或细涩。治法:行气活血,理肺止咳。例方:桃红四物汤
42、合桑白皮汤加减。(二)痰湿蕴肺症状:咳嗽,咯痰,痰质稠粘,痰白或黄白相兼,气憋,胸闷痛,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暗,苔白腻或黄厚腻,脉弦滑。治法:行气祛痰,健脾燥湿。例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六君子汤加减。(三)阴虚毒热症状: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心烦寐差,潮热盗汗,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或数大。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例方: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四)气阴两虚症状:咳嗽痰少,或痰稀而粘,咳声低弱,气短喘促,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细弱。治法:益气养阴。例方:生脉散合清骨散加减。其他疗
43、法 1 中成药 1.1 香砂养胃片,每次4-8片,每日2次。适用于痰湿蕴肺证。 1.2 黄芪片,每次12片,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1.3 麻芩止咳糖浆,每次10ml,每日3次。适用于痰热壅盛证。 1.4 生脉饮,每次10ml,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2 中药针剂:生脉注射液30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3 手术治疗 :确诊者,尽可能早期手术。4 西医疗法4.1 化学药物治疗:选用23种作用于不同周期的抗癌药物联合、间歇、短程治疗。 4.2 免疫治疗:可酌情选用免疫调节剂治疗。 5 放射治疗 第三章 心脑病证第一节 心 悸【概述】心悸是由于心
44、失所养或邪扰心神,致心跳异常,自觉心慌悸动不安的病症。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及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诊断要点】(一)自觉心搏异常,心慌不安,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二)可见数、促、结、代、缓、迟等脉象。(三)常有情志剌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四)应查血常规、血沉、测血压及做心电图,必要时可查抗“O”、T3、T4及线胸部摄片,以明确诊断。【辨证论治】(一)心虚胆怯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数或虚数。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例方:安神定志丸加减。(二) 心脾两虚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
45、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少寐多梦,健忘,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例方:归脾汤加减。(三)阴虚火旺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例方:黄连阿胶汤加减。(四) 心阳不振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例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五)水饮凌心症状: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头晕,恶心呕吐,流涎,舌淡胖苔滑,脉弦滑或沉细,或结、或代。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例方:苓桂术甘汤加减。(六)心血瘀阻症状:心悸胸闷,心痛时作,痛如针剌,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七) 痰火扰心症状: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例方:黄连温胆汤加减。其他疗法1 中成药 1.1 心肾阴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