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56页).doc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56页).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第 56 页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摘 要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后,学生心理健康倍受关注,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推动者、新课程改革的实旌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研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直影响教师自身的生活状态与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南京市50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努力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探索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疏导教师心理问题的有效实践操作模式,从而提高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
2、进教师身心的和谐发展。研究发现,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教师,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中学教师,且差异明显。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观上与教师的不良人格特征、认知偏差及成长经历有关,客观上与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尤其是对教师的评价及管理方式、职业竞争、物质待遇等直接相关。对教师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必须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进行:前者包括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变革管理方式、提高物质待遇等;后者主要借助于教师心理援助中心这样一个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情感与专业支持,向教师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个人情绪的处理技巧等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3、的方法,同时针对性地开展对教师团体的辅导、组织教师的互助沙龙活动。这样里外兼治,才能有效地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疏导教师的心理问题,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对策一、选题缘由及意义(-)背景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后,学生心理研究倍受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蓬勃兴起,且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推动者、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极端静止走向动态平衡。教师角色不仅要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还必须有情感的大量投入,不但要
4、有较高的“升学率”,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大量优秀教师流失,来自教师的校园暴力时有发生,教师与同事、领导、学生、家人的冲突事件不绝于耳,教师自杀的恶性事件也不罕见。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抽样调查,168所学校的2292名教师,有512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忧,有说不出的不安感,烦躁,睡眠障碍等。不可否认,南京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市教育局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通了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电话“陶老师热线”,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引起了教育行
5、政部门的注意。那么,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呢?2003底,笔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南京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研究申报立项,课题组对南京市中小学青年教师进行了抽样测试和调查,发现南京市青年教师的心身健康水平也不容乐观。接近四成的人感到经常不舒服,185的人经常失眠。三分之二的青年教师经常有“紧张”、“焦虑”、“烦恼”、“忧郁”等消极情绪。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是工作因素导致的。感到工作压力感程度较高的青年教师达564。教师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无论对于教师个人还是对于学生,显然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二)意义朱春红灵魂工
6、程师的心理困扰【J】大众心理学,2003,(3)IV1提升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教师是什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的模范公民,是蜡烛,是春蚕。这一观念一直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全心全意的献身精神”似乎成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教师,就意味着奉献。教师也不应当有自己的教育自由,不应当有自己的教育意念。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技术和课程的革新,各种理念、计划和建议泛滥成灾,似乎要把教师从多年的切身经历中异化出来,变成真正的公仆,甚至工具,其职责就是将别人作出的决定付诸行动不是教师认为什么需要教,而是市场认为应该教什么,教师的专业权利遭到了空前的凌越。但问题是,
7、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教师又能把握多少呢?由此带来了教师心灵的困惑与挣扎,焦虑与蜕变,也带来了人们对教师的不满和指责,对教育质量的担忧和抱怨。教师的心理健康就这样受到了关注和重视。有志之士纷纷从国家的前途、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利害关系出发,呼吁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受到重视。问题是我们不应当只从教师工具性价值的一面看待教师。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赋予了社会角色期望的“教师人”。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是否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态度与行为,不仅影响其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而且影响其家庭关系与生活质量。所以对教师心理问题的
8、关注和研究不应当只是发于教师的理想模式,单纯地将教师专业社会化过程中期望教师应有的行为及专业价值内化于其人格中,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教师应该怎样才有益于教育和社会的进步,而首先应当将教师作为主体的人来看待、评价和期望,关注教师作为人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加理智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教师作为人的生命质量。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某种意义上,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的幸福感2促进受教育者学生的健康成长。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
9、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V“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一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DrHain cGinott)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科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替代不了的。”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
10、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成正相关,并且相关程度较高2。近年来,有关师源性心理障碍和伤害的报道并不鲜见。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有机体在生命中的某一段时间里,某些外部条件对有机体的影响可以超过在其它时间所能达到的程度。简言之,有机体在关键期比在生命的其它时间对环境的刺激作用更敏感。这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指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极不稳定,处于模仿体验、实践探索、感悟修养和逐步定型的认知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另一方面是指这一时期是孩子个性心理培养的最佳时期,环境和教育十分重要,教师当然责无旁贷地负起这个责任来。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多
11、方面的,有人生观和态度品质方面的,也有个性及情绪情感方面的,还有认知和学习品质方面的,这里不作赘述。因此,无论是从教师的个人成长及身心健康的角度,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都是十分必要的。二、研究综述及趋势(一)国外研究概况国外尤其是西方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起步较早,大致从五个方面进行: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教师知识的研究;教师观念的研究;教师能力的研究;教师行为的研究。1951年,美国斯坦佛大学Fenton教授考察了241名教师,其中187(776)名教师被认为是心理健康者或者至少对教育这项工作能有良好的适应,其余542王加绵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发
12、展具有特殊意义的研究报告明辽宁教育,2000(1)VI名(224)经各方面调查都有问题,有人患了神经症,有的在人格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接受心理咨询专家的治疗。1961年,Shipley的研究发现,当时美国人口中适应困难的人数约占四分之一,而教师人数则高达三分之一:另据美国所作的有关教师不适应症的研究,600名抽检者中175患过神经质或神经症;35000名纽约教师中4患有精神障碍,13需要治疗日本的堀内敏夫教授曾调查东京市50所小学的1140名教师,发现其中适应不佳的有109名,占总数的9麟:1975年,加腾诚研究指出,教师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要偏高国外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则更多如N
13、atrass(1991)认为压力是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因素;Dunham(1976)调查发现,今天的教师正经历着比以往更多的和更严重的压力,使其不良反应更为严重;Traver和Cooper(1993)发现教师的压力水平比一般普通人群高,等等。(二)国内研究概况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1993年,贾德善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发表了基层中小学教师SCL-90评定结果的分析一文,自此,很多学者开始进行有关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从中国期刊网上的搜索来看,19942003年十年间,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文章有一百多篇;从2004年至今,又有200多篇关于此方面的文章
14、发表。如:贾林祥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999),董文军的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2002),叶一舵的当代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问题与展望(2002),戚瑞丰的关于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调查研究(2003),滕春燕等的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人格调查研究(2003),张淑芳等的郑州地区初中教师SCL-90调查分析(2003),张建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困惑分析及对策研究(2004),李百珍等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2004),冯维等的(243名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2004),向祖强等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15、(2004)等等。以上这些研究,一般都是对当地教师进行的实证研究,很少是跨地区的,采用的工具大都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其中独立使用居多。得出的结论一致性程度较高,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有近70的研究结果是教师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总体上看,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有如下特点:1研究工具单一,重复性研究较多。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的工具主要有(SCL-90症状自评量表、康乃尔健康问卷(CN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焦虑症状和特质问题(sTAD)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ScL_90症状自评量表,它的特点是容量大,反映精神症状面广,采用5分制计
16、分,能较准确地判断各症状的程度,省时间,易操作,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但该量表的使用也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它主要是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它的一个假设前提就是对象是有精神问题的:另外,该量表的常模还是1986年制订的,没有及时更新,单一使用该量表的科学性也值得深思。重复性研究较多。大多数此方面的研究多采用量表对教师的健康水平进行评估,针对一般性的影响因素(主客观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大多侧重于心理测量和经验描述,缺少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2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缺少专业性。大多数研究者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都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探讨的,教师的职业特征并不明显,或不系统,缺少操
17、作性。笔者将众多的标准概括成六条:(1)积极的自我观念。了解自己,悦纳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2)良好的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有效地适应环境与工作要求。(3)热爱职业,勤于工作。能从工作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并提高自我价值感。(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心境,活在现实环境中,撷取过去的经验,并策划未来。(5)能控制各种感受与情绪,真实地感受,并恰如其分地控制,不至于太过或不及。(6)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标准也适合普通人群,教师的职业特色并不明显。3侧重于数据调查的多,干预和维护方面的少。众多的研究重点都是对现状的数据分
18、析,如:与常模的比较,差异分析等,但维护和干预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即使有所涉及,也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VIII和一般性经验介绍的基础上,缺少解决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模式。笔者也作了归纳,此方面的探讨有以下几点:(1)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2)从教师个人的角度谈心理的自我调适;(3)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改善教师待遇、当前的大教育环境,但也是泛泛而谈,没有系统的操作方法。(三)发展趋势1研究工具走向科学化、多样化在没有更好的教师心理健康诊断工具的情况下,SCL-90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但要谨慎而科学地使用,只能据此推测,不能轻易下结论另外,单一的心理测量往往不
19、能反映真实情况,运用多量表测试是研究的趋势。同时,将量表测试与问卷调查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白评与他评相结合;在注重面的调查的同时,加强个案研究。动态研究、人际互动也是将来教师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2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兼于目前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许多概念还很混乱,而且多源于欧美或个别群体,所以导致了在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理论知识匮乏的阻碍。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应得到进一步加强。3教师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走向系统性和规范化。如前所述,目前教师心理的干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少有效的干预方案和实践模式,也没有明确的、合法的专门机构来从事这一工作,更没有相应的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现状 对策 研究 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