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商学院经济学说史期末题库(13页).doc
《上师大商学院经济学说史期末题库(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师大商学院经济学说史期末题库(13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师大商学院经济学说史期末题库-第 12 页经济学说史1. 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1)认为货币(金、银)是最好的财富,甚至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获得货币。这一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强烈要求。(2)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除了开采金银矿外,认为商业是获得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在商业中,又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货币总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一国货币财富增加。(3)认为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少支出多收入,实现外贸顺差,而国内的商品生产应服从于外贸出口需要,主张鼓励和发展有利于出口的本国工场手工业。(4)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如垄断对外贸易、奖励
2、和监督工业生产、保护关税、奖励增加人口等。总之,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5)简评:既错误地将财富归结为货币,又将金银与货币混为一谈;但相对于经院哲学的讳言财利仍是一大进步。2. 简述早、晚期重商主义思想的异同(1)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和货币平衡论;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和贸易平衡论。 (2)两者的共同点:都把金银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且都认为财富的源泉除开采金银矿以外是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都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主张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工商业。(3)两者的不同点在如何增加货币问题上:早
3、期重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输出国外以贮藏更多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保证外贸出超,就可以赚取到更多的货币。他们主张发展本国制造业,并采取保护关税政策。(4)上述不同点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早期重商主义反映资本主义发展最初阶段商业资本追求以贮藏形式来积累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出现在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时期,已经意识到货币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带来更多的货币。3. 简述威廉配第的工资理论l 工资的高低,取决于生产维持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l 劳动者本身的价值不能说成是由生产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l 配第的工资理论是为了寻找法律规定工资
4、的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说明应将工资定在怎样的水平上。l 认为工资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4. 大卫休谟对经济学作出了哪些贡献?(1)他的“人性论”是斯密经济学说的哲学基础,他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经济学论文发表于其1752年出版的政治论丛。(2)提出贸易差额平衡的学说,认为这种平衡是按着各国不同的经济情况而自然决定的,从而贸易不能始终有损或有利于某一国,为自由贸易论反驳重商主义的贸易控制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被称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理论,是休谟在经济学上最大的贡献。(3)18世纪最著名的货币数量论者。认为商品价格的提高是金银增加的必然结果,但价格变动并不紧随着金
5、银的增加而是需要一些时间,这是所谓价格滞后现象,而这种货币贬值只在最后才提高劳动价格即提高工资,这是所谓工资滞后。正是在这滞后时期,货币贬值对于工商业起了鼓舞作用。但最终,增加的货币将被完全吸收转化为价格水平的增长。5. 经济表将全部流通过程归纳为哪五次交换行为?(1)土地所有者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10亿里弗尔的粮食;(2)土地所有者阶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3)不生产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10亿里弗尔的粮食;(4)生产阶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农具等);(5)不生产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10亿里弗尔的工业原料。总结:每次均是流通10亿里弗尔产品;五次交换,共流通50亿
6、里弗尔的产品,其中农业产品30亿里弗尔,工业制造品20亿里弗尔。6. 简述魁奈的纯产品学说(1)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2)纯产品学说及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交换的等价原则。在自然秩序下,也即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只有彼此价值相等的东西才能互相交换。在流通领域是不可能找到财富产生的源泉,因而只能到生产领域中去寻找财富的源泉。(3)在农业生产中,产品的价值除了补偿生产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种子等)、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之外,还会有剩余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就是“纯产品”。(3) “纯产品”形成的收入即是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土地所有者在进行消费时,把“纯产品”转移到工业中。魁
7、奈认为,工业中的财富是经过土地所有者,从农业中转移过来的,农业是唯一的提供财富的源泉。(4)纯产品学说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商业是财富之源的观点,认定纯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第二、魁奈虽然只把农业看作是唯一提供剩余价值的部门,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正确的抽象观点:只有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5)纯产品学说的缺陷:片面将农业劳动看成是唯一的生产性劳动,并将纯产品看成是土地自然力的产物。7. 简述魁奈的赋税理论(1)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重农学派提出了废除其他赋税只征收一种单一地租税的主张。他们认为“纯产品”是赋税唯一可能的来源。“纯产品”归结为地租,于是
8、地租就是唯一能负税的收入。(2)在复合税制下,赋税的负担即使不直接加在地租上,也会通过转嫁间接地归于地主。因此不如直截了当地取消一切杂税,改而征收单一地租税。由于简化租制会减少征收费用,这种改革实际上减轻了地主的负担。8. 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何意思?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9. 亚当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靠哪两种方法?第一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
9、产力,第二是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减少非生产劳动者人数。前者靠加强劳动分工;后者靠增加资本。10. 简述亚当斯密有关价值决定的理论l 在原始社会所购劳动等于所费劳动。l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两者已不等,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商品价值不再以所费劳动来度量,但仍可以所购或所支配的劳动来度量,所购劳动除了包括所费劳动(即工资)外,还应包含利润和地租。l 这样,劳动价值论就转为收入构成价值论l 他实际上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已经不是唯一决定价值的因素了,借助劳动、土地和资本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价值不仅包括劳动的报酬,而且也包括资本和土地的报酬。所以,一旦开始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资本,以及土地成为私有财产,商品的价值
10、本身就转换为一种生产费用了。11. 简述亚当斯密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理论(1)与劳动价值论相联系,认为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其他一切劳动,即使是对社会有益的,也是非生产劳动。如手工工场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而家仆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2)把能否生产物质产品看成是划分标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是生产性劳动,而家仆的劳动,即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是非生产性劳动。(3)按照这个观点,把国王、官吏、牧师、军队都作为非生产劳动者,反对国家在这方面的过度支出,有一定积极意义。主张减少非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以减少非生产性开
11、支来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支出,以增加国民财富。12. 简述亚当斯密对政府职能的看法(1)他认为政府是个没有效率的管理人,因为它的一些工作人员是疏忽而浪费的,对行政管理工作并不直接感到兴趣,徒耗公币而已。他感叹地说,如果土地的管理交给政府,将得不到现有产量的四分之一。(2)他对政府的职能作如下理解: “按照自由的制度,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每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和某些公共设施。”(3)斯密主张一系列的政府干预这些干预或是前述的三类,或是扩展了可接受的政
12、府活动的范围。 法律应该保护各种合同的实施;纸币的发行应有控制;利率应该比最低市场利率略高,这样可促进健全合理的项目而不是浪费、投机性的项目;保障佃农安全,可促进土地的改良和投资;有两种保护性关税是合理的。国防工业使国内该产业的税收负担均等化,从保护主义到自由贸易的改革应该是逐步实行的。13. 李嘉图价值理论的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资本与劳动交换和价值规律的矛盾。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资本是劳动的价格。依据这一观点,如果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就无法说明资本家所得的利润由何而来;如果二者相交换,资本家所得不仅能补偿资本还有利润,那么交换必定是不等价的,与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
13、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不能对此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第二个矛盾: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两个数量相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如果剩余价值率相同,按照劳动价值论二者生产出来的商品必然价值量不同,剩余价值量不同,利润率不同。认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显然,如满足这一规律的要求,商品就不能按劳动决定的价值出卖,二者存在着不相容的矛盾。14. 李嘉图是如何分析影响工资与利润之间量的比例变化的各种因素的?(1)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2)利润量的决定:他认为在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上利润量的大小取决于工资的大小,利润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的
14、余额,利润同工资成反方向变化。(3)他详尽分析了影响工资利润之间量的比例变化的各种因素,认为财富增长、人口增长、土地报酬递减都会抬高工资,而压低利润;而机器运用、技术改良、农业科学发展,粮食自由进口都可以降低工资,而增加利润。总之,凡是减低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耗费劳动量增加的因素都倾向于提高工资和降低利润;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生产耗费劳动量的因素都倾向于降低工资而增加利润。(4)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变化首先引起工资变化,然后才引起利润变化,所以利润变化始终是工资变化的结果,绝不是它的原因。(5)李嘉图一方面认为利润量取决于工资量,另一方面又同斯密一样,认为利润大小取决于资本的供求关系。(
15、6)实际上,李嘉图认为边际土地上的利润率(地租为零)决定着整个经济中的利润率(通过自由竞争、资本流动)15. 李嘉图学派(1)李嘉图学派是指以J穆勒和麦克库洛赫为首的,以捍卫李嘉图学说为目的的经济学家小团体,因在与马尔萨斯等反对派的论战中共同为李嘉图辩护而得名。(2)导致李嘉图学派解体的两大矛盾是:其一,资本与劳动相交换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其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否违背劳动价值论?16.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有何政策寓意?(1)人口原理的宗旨:指出限制人口增长因素的存在、作用和发展趋势。(2)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寓意: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和罪恶归结为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以此反对把资本主义罪恶
16、归结为社会政治制度的观点和理论。(3)依据人口理论,马尔萨斯反对英国济贫法,认为其不仅不能增加维持人口的食物,而且增加人口,使饥饿问题更加恶化,建议取消该法,代之以“贫民习艺所” 。(这是马人口理论的政策结论)17.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1)马尔萨斯认为: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生产发展的条件。在这种关系中,如果发生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出现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2)有效需求是一种能支付生产费用的需求,即能支付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工资、利息和地租的需求。(3)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是产品顺利实现的问题。要使产品顺利实现,必须维持足够的“有效需求” ,即必须使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力。
17、(4)危机的避免有赖于一种既能增加需求同时又不增加供给的因素,需要有一个只消费而不生产的阶级,这个阶级由地主、仆役、官吏、军队组成。(5)地租的消费可以增加有效需求而不增加生产成本,而其他的收入形式(工资、利息、利润)虽然能提高购买力,但也同时提高生产成本。 他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最初探讨,涉及社会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与不平衡的基本关系分析,并在有效需求不足分析中受到后来的凯恩斯的重视。 马尔萨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支持谷物法,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为地主阶级利益辩护,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李嘉图相对立。18. 萨伊的价值理论(1)从生产论出发,萨伊提出了效用价值
18、论。他认为,人们赋予某种物品以价值,是因为它有用,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以,效用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衡量效用的尺度(他否认绝对价值的存在,只承认相对价值或交换价值)。(2)实际上,效用是价值的前提,但价值不是效用,否则难解价值之谜。萨伊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用价格代替价值分析后,把价格的决定归结为供给和需求关系。(3)当供求一致时,价格则由生产费用决定(价格不能低于生产费用,否则生产无法进行。生产费用由工资、利润、地租构成)。(4)所以,萨伊的价值论是效用论、供求论及生产费用论的混合体。19. 萨伊定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即所谓“萨伊定律”。这是萨伊销售论的核心。萨伊认为,任何人
19、从事生产都是为了卖掉产品再买进自己需要的产品。商品交换的最初形态是以物易物,即以产品交换产品,有了货币以后,情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为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只在瞬间起作用,最终还是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因此,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主同时也是买主,供给最终会创造它的需求,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发生。20. 为什么说西尼尔的经济学思想明显偏离古典经济学、转向了新古典经济学?l 实证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应当与所有的价值判断、政策宣传和提高福利分离开来。认为经济学是实证的,应当关注对生产和分配的分析。l 较早地把经济学定义为财富的科学。他认为财富:是提供效用的产品和劳务;是相对稀缺的产品和劳务;是能
20、进行交换的产品和劳务l 四大基本命题:第一,效用最大化原理。第二,人口原理。第三,资本积累原理。第四,收益递减原理21. 西尼尔为纯经济学的建立提出了哪些基本命题?(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尽可能多的财富。(收入或效用最大化原理)(2)各阶级中各个人由于担心财富会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会自行限制人口的增值。(人口原理 ,有的归纳为稀缺性假定)(3)在制造业,借助于将所生产的产品作为进一步生产的手段,生产能力可以无限提高。(资本积累原理,有的归纳为剩余产品法则)(4)农业报酬递减倾向。假定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所得报酬会递减。(收益递减原理)22. 巴师夏是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商学院 经济 学说 期末 题库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