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整理(8页).doc





《中国美术史整理(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整理(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中国美术史整理-第 8 页第五章 先秦美术一、 商周青铜艺术1、 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 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 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 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 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 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3) 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 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
2、,尤其口部;2) 品类增多;3) 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 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 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 方形器大为发展;2) 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 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 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 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 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
3、前发展);3) 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 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1) 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 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西周中后期:1) 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 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 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
4、C上半) 立鹤方壶 (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 镶嵌图像纹壶 犀牛尊 错金银工艺2、 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它形象狰狞可怕,用来“辩神奸”的图腾符号。春秋时代基本消失。3、青铜器铸造工艺:陶范:内外范两层拼合成中空铸模,铸造铜器,完成后打碎内外陶范失蜡法:春秋以后采用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它用石蜡做成器物模型,陶土包在外面做成外模,加热去掉石蜡,得到中空的铸模。能铸成精密的器物纹饰。错金银: 战国装饰铜器工艺。用各种金银红铜金属矿石等填充或镶嵌在
5、铜器的花纹缝隙间,色彩斑斓装饰效果。殷商时就有用宝石镶嵌在玉器象牙上,技术成熟。4、青铜器的分类酒器:爵、角、觚、觯、壶(有盖)、卣(有提柄)、方彝、盉(调酒,加热)、罍 斝(菌形柱,三脚)、觥(觥筹交错,有盖的)、尊(无盖,四羊方尊,水鸟酒尊)饪食器(祭祀):鼎(烧大块肉类,大禾人面方鼎,羊首鼎)、鬲(烧流食,稀饭)铙盥器:水器、盘、匜、鉴乐器:涌钟、镈、钲、铙、铎、铃、编钟组合(曾侯乙)兵器:戈、钺、矛、戟、剑生产工具:凿、耒、斧5、青铜器与纪念碑性艺术 国之重器重要性 问鼎中原象征性 钟鸣鼎食礼仪性 庙堂之高公共性 劳师动众群体性二战国时期楚文化1、战国楚墓帛画 龙凤仕女图 、 人物御龙
6、图绘画风格:战国帛画的主题是远古巫术文化的孓(读“绝”)遗,呈现楚人神奇浪漫的幻想世界。表现形式上,采用线描造型的手法,但是其人物,动物和器物的描绘,仍旧和同时期的青铜,漆器等图案装饰形式相似,基本上是剪影式全侧面的造型,不过楚国画工的勾线准确,并在人物面部略施粉彩,作为装点。采用白描技法。白描:所有形象都用墨笔勾画,轮廓十分清晰。这是战国楚帛画的表现手法,也是整个中国传统人物造型的基础,通常称之为白描。2、 楚系青铜器、漆器 曾侯乙编钟、立鹤方壶、铜鉴缶、王子午鼎 曾侯乙豆、曾侯乙漆棺、龙座凤鸟鼓架第三章 秦汉美术一、秦汉的建筑与雕刻1、秦陵兵马俑:属于纪念碑式的雕刻,出土于骊山秦始皇陵的东
7、部。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的威严。一号坑:战车步兵混合编组主体部队(秦皇兵马俑陪葬坑)二号坑: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统领一二号坑的军事指挥部队兵马俑的艺术特征:气势雄浑,规模雄大布局整齐精当,反映出秦军高超的战争组织能力俑塑造型,既有一定的规范又能刻画出人物的个性,形象生动,成功地多样寓于统一之中陶俑的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2、 汉代雕刻 霍去病墓前石刻:从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成就,树立了汉代的纪念碑是风格(墓前马踏匈奴像),与此前秦陵兵马俑的写实作风构成强烈的对比,揭示出秦汉艺术的多元面貌。陕西汉武茂陵陪葬霍去病墓
8、石刻:马踏匈奴,卧马,卧虎,卧象。主要手法:浮雕,圆雕,线刻艺术融汇在一起。 甘肃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像:汉武帝派张骞 “西域凿空”带中亚物产回汉。铜像制作于东汉后期,矫健的千里马侧首嘶鸣,三足腾空,蹬地一足落在龙雀背上,奔驰向前。它把力学的平衡原理运用的出神入化,显示出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它象征了永恒,体验凌越时空的美感,宏伟壮丽,运动感强,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可贵创造。东汉后期雕塑石狮子:狮子“天禄辟邪”吸收中西亚文化,昂首张口吐舌姿态,表情夸张。二、 汉代墓葬考古(汉画艺术)1、 几个重要的墓葬长沙马王堆汉墓: a.素纱禅衣 b.漆绘 c.辛追T形帛画(非衣)汉阳陵:着衣式武士俑狮子山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术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