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 时、分、秒教学目的:1、相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视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及生活的亲密联络,同时浸透珍惜时间、交通平安等思品教化。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生疏,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拟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简洁用详细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留意联络生活,唤醒学
2、生的生活阅历,留意给足学生视察、发觉、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留意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本钱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驾驭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 提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 板书课题:秒的相识。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学问?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答复引导探究。(1)相识
3、秒针。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出示钟面(有秒针):它及刚刚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提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视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2)相识1秒和几秒。提醒: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视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课件演示,学生细致视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觉?学生汇报,教师引
4、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觉了什么?(1分=60秒)你发觉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相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课件出示。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课件出示。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1分钟有多长?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课件验证。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1分钟能做哪些事?1秒原委有多长呢?出示钟表滴
5、答声,学生闭眼感受。1秒钟能做哪些事?学生畅谈,课件出示。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完毕其“生命”。感受几秒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教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计时验证。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教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三、课堂练习,稳固新知1课本第6页第2题。2课本第6页第1题。3课本第6页第3题。4课本第7页第7题。四、全课总结,升华新相识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3通过这节课的学
6、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晰的吗?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秒的相识”是在学生已经相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课的学问性目的相对简洁,但单位时间比拟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详细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扶植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留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利用学生熟识的场景,使学生直观相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扶植学生相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及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相识了“时、分”,
7、因此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展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操作、讨论、沟通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及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扶植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留意培育学生疼惜时间的意识。 4、留意让学生搜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育学生的理论实力。 5、多给学生供应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拟。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相识是
8、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一些做法。第2课时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目的: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相识,开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展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嬉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
9、”?“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应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
10、、十位、个位一样;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及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答复,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助算一算。
11、三、稳固练习:1、完成第5页“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赐予嘉奖。四、全课总结,回来评价:教师:如今是几时几分?我们刚刚是从9时开场上课,从上课到如今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珍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事,长大更好地建立祖国。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严密联络学生的
12、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爱好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信任学生,赐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时间及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历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稳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实力。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的: 1、使学生驾驭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口算。 2、可以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育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步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展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13、。 2、可以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26+30 48+20 49-20 56+3 28-924+9 35-20 46-7 98-90 78+9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20 3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1)视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与“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
14、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沟通算法。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视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展计算呢?假设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方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
15、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展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 79+4=83B、30+44=74 74+9=83C、30+40=70 9+4=13 70+13=833、比拟算式,发觉规律。师:比照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
16、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三、稳固练习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四、课堂小结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娴熟地进展计算。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目的: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17、2、经验探究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增加学生讲所学学问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1、口算。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5-20= 35-2= 36-8=二、探究新知1、获得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8、(专线大巴票价:48元,一般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一般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一般快客廉价多少元?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当怎么计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沟通,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师:同学们答复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
19、和4两局部,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生:列式65-48.师:请依据刚刚的口算阅历,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 )=( ) 再算(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局部,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依据讨论填空。(3)比拟算式。师:视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一样点:都是两位
20、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干脆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干脆减。三、稳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完成“练习二”第7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索后填空。(2)指名答复,集体订正。3、接力赛。教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知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依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展计算,然后告知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
21、位数。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目的: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展计算,驾驭笔算方法。2、培育学生迁移旧学问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实力。3、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实力。教学难点:驾驭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1、口算。53+6= 85-5= 67+9= 72-6=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2、口答。(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