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1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一元二次方程1.1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教学目的 1、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的过程中,形成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相识。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识别一元二次方程。 3、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娴熟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能写出一般形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重点难点重点: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前面我们曾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本节课我们将接着进展建立方程模型的探究。 1、展示课
2、本P.2问题一 引导学生设人行道宽度为xm,表示草坪边长为35-2xm,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5-2x)2=900 2、展示课本P2问题二 引导思索:小明及小亮第一次相遇以后要再次相遇,他们走的路程有何关系?怎样用他们再次相遇的时辰表示他们各自行驶的路程?通过思索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设经过ts小明及小亮相遇,用s表示他们各自行驶的路程,利用路程方面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t+ 0.01t2=3t 3、能把,化成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的形式吗?让学生绽开讨论,并引导学生把,化成下列形式: 4x2-140x+32 0.01t2-2t=0 (二)探究新知1、视察上述方程和,启发
3、学生归纳得出: 假如一个方程通过移项可以使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已知数且a0), 其中a,b,c分别叫作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2、让学生指出方程,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三)讲解例题例1:把方程(x+3)(3x-4)=(x+2)2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 3x2+5x-12=x2+4x+4, 化简,得 2x2+x-16=0。 二次项系数是2,一次项系数是1,常数项是-16。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
4、+c=0(a0)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方程的右边为0,二是左边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此外要使学生相识到: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都是包括符号的。例2: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 2x+3=5x-2; (2) x2=25;(3) (x-1)(x-2)=x2+6; (4) (x+2)(3x-1)=(x-1)2。解方程(1),(3)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2),(4)是一元二次方程。点评: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比拟,使学生深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四)应用新知课本P4,练习第3题,(五)课堂小结 1、一元二次方程的显著特征是: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
5、次数是2。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是根据一般形式确定的。 3、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六)思索及拓展 当常数a,b,c满意什么条件时,方程(a-1)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分别是什么?当常数a,b,c满意什么条件时,方程(a-1)x2-bx+c=0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a1时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a-1,一次项系数是-b;当a=1,b0时是一元一次方程。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1中A组第1,2,3题
6、。教学后记:1.2.1 因式分解法、干脆开平方法(1)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会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驾驭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用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思路是什么?(2) 如今我们已有了哪几种将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用两种方法解方程:9(1-3x)2=25(二)创设情境 说明:可用因式分解法或干脆开平方法解此方程。解得x1=
7、,x2=- 。 1、说一说: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什么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归纳结论: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2、想一想:展示课本11节问题二中的方程0.01t2-2t =0,这个方程能用因式分解法解吗?(三)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探究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0.01t2-2t=0,解答课本11节问题二。 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t(0.01t-2)=0,由此得出t=0或0.01t-2=0 解得 tl=0,t2=200。 t1=0说明小明及小亮第一次相遇;t2=200说明经过200s小明及小亮再次相遇。(四)讲解例题1、展示课本P8例3。按课本方式引导学生用因
8、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让学生讨论P9“说一说”栏目中的问题。要使学生明确:解方程时不能把方程两边都同除以一个含未知数的式子,若方程两边同除以含未知数的式子,可能使方程漏根。3、展示课本P9例4。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解,然后看书上的解答,交换修改,并说一说在解题时应留意什么。(五)应用新知课本P10,练习。(六)课堂小结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步骤是:先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使它的一边为0,另一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然后使每一个一次因式等于0,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两个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在解方程时,千万留意两边不能同时除以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否则可
9、能丧失方程的一个根。(七)思索及拓展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议一议:对于含括号的守霜露次方程,应怎样适当变形,再用因式分解法解。(1) 2(3x-2)=(2-3x)(x+1); (2) (x-1)(x+3)=12。解 (1) 原方程可变形为 2(3x-2)+(3x-2)(x+1)=0, (3x-2)(x+3)=0, 3x-2=0,或x+3=0, 所以xl= ,x2=-3 (2) 去括号、整理得 x2+2x-3=12,x2+2x-15=0, (x+5)(x-3)=0, x+5=0或x-3=0, 所以x1=-5,x2=3先让学生动手解方程,然后沟通自己的解题阅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对于含括
10、号的一元二次方程,若能把括号看成一个整体变形,把方程化成一边为0,另一边为两个一次式的积,就不用去括号,如上述(1);否则先去括号,把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再看是否能将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式的积,如上述(2)。布置作业教学后记:1.2.1 因式分解法、干脆开平方法(2)教学目的1、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思路是“降次”化一元二次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2、学会用因式分解法和干脆开平方法解形如(ax+b)2-k=0(k0)的方程。3、引导学生体会“降次”化归的思路。重点难点重点:驾驭用因式分解法和干脆开平方法解形如(ax+b)2-k=0(k0)的方程。难点:通过分解因式或干脆开平方将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为一
11、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若p=1,q=1,则pq=l( ), 若pq=l,则p=1,q=1( );(2) 若p=0,g=0,则pq=0( ), 若pq=0,则p=0或q=0( );(3) 若x+3=0或x-6=0,则(x+3)(x-6)=0( ), 若(x+3)(x-6)=0,则x+3=0或x-6=0( );(4) 若x+3= 或x-6=2,则(x+3)(x-6)=1( ), 若(x+3)(x-6)=1,则x+3= 或x-6=2( )。答案:(1) ,。 (2) ,。 (3),。 (4),。2、填空:若x2=a;则x叫a的 ,x= ;若x2=4,则x=
12、 ; 若x2=2,则x= 。答案:平方根, ,2, 。(二)创设情境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根本思路是什么?(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由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根本思路,你能想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思路吗? 引导学生思索得出结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思路是“降次”化一元二次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给出11节问题一中的方程:(35-2x)2-900=0。问:怎样将这个方程“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三)探究新知让学生对上述问题绽开讨论,教师再利用“复习引入”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按课本P6那样,用因式分解法和干脆开平方法,将方程(35-2x)2-9
13、00=0“降次”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因式分解法和干脆开平方法。(四)讲解例题展示课本P7例1,例2。 按课本方式引导学生用因式分解法和干脆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引导同学们小结:对于形如(ax+b)2-k=0(k0)的方程,既可用因式分解法解,又可用干脆开平方法解。 因式分解法的根本步骤是:把方程化成一边为0,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本节课主要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形式,然后使每一个一次因式等于0,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两个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干脆开平方法的步骤是:把方程变形成(ax+b)2=k(k0),然后干脆开平方得ax+b= 和ax+b=-
14、,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留意:(1) 因式分解法适用于一边是0,另一边可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 干脆开平方法适用于形如(ax+b)2=k(k0)的方程,由于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规定k0,当k0时,方程无实数解。(五)应用新知课本P8,练习。(六)课堂小结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思路是什么?2、通过“降次”,把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哪些?根本步骤是什么?3、因式分解法和干脆开平方法适用于解什么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七)思索及拓展不解方程,你能说出下列方程根的状况吗?(1) -4x2+1=0; (2) x2+3=0; (
15、3) (5-3x)2=0; (4) (2x+1)2+5=0。答案:(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和(4)没有实数根;(3)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通过解答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三种状况。布置作业1.2.1 因式分解法、干脆开平方法(3)考标要求:1 体会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解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2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用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左边是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右边是零的形式。一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解方程(2+x)(x-3)=0,就相当于解方程( )A 2+x=0 ,
16、B x-3=0 C 2+x=0 且 x-3=0 ,D 2+x=0或x-3=0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是降次,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解方程的过程:(1)解方程:,小明的解法是:解:两边同除以x得:x=2;(2) 解方程: (x-1)(x-2)=2,小亮的解法是:解:x-1=1,x-2=2 或者x-1=2,x-2=1,或者,x-1= -1,x-2= -2,或者x-1= -2,x-2= -1=2,=4,=3,=0其中正确的是( )A 小明 B 小亮 C 都正确 D 都不正确 3 下面方程不合适用因式分解法求解的是( )A 2-32=0, B 2( 2x-3) - =0 ,D 4 方程2 x
17、 (x-3) = 5 (x-3)的根是( )A x=, B x=3 C =, =3 D x=5 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a+1) (b+1),根据这个规则,方程x(x+1)=0的解是( )A x=0 B x= -1 C =0, =-1, D = -1 = - 2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6 方程(1+)-(1-)x = 0解是=_,=_7当x=_时,分式值为零。8 若代数式及代数式4(x-3)的值相等,则x=_9 已知方程(x-4)(x-9)=0的解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_.10 假如,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bx=0的解是_三 解答题(每小题10
18、分,共50分)11 解方程(1)+2x+1=0 (2) 4-12x+9=0(3) 25=9 (4) 7x (2x-3)=4 (3-2x) 12 解方程 =(a-2)(3a-4)13已 知k是关于x的方程4k-8x-k=0的一个根,求k的值。?14 解方程 :-2+1=015 对于向上抛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状况下,有如下关系:h=vt -g,其中h是上升到高度,v是初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为便利起见,本题中g取10米/),t是抛出后所经过的时间。 假如将一物体以每秒25米的初速向上抛,物体多少秒后落到地面1.2.2 配方法(1)教学目的 1、理解“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用配方法将一
19、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思想方法。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重点难点重点: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成可用因式分解法或干脆开平方法解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a22ab+b2=?2、用两种方法解方程(x+3)2-5=0。如何解方程x2+6x+4=0呢?(二)创设情境 如何解方程x2+6x+4=0呢?(三)探究新知1、利用“复习引入”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思索,得知:反过来把方程x2+6x+4=0化成(x+3)2-5=0的形式,就可用前面所学的因式分解法或干脆开平方法解。 2、怎样把方程x2+6x+4=0
20、化成(x+3)2-5=0的形式呢?让学生完成课本P10的“做一做”并引导学生归纳: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只要在二次项和一次项之后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使得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这种做法叫作配方将方程一边化为0,另一边配方后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或干脆开平方法解了,这样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作配方法。(四)讲解例题 例1(课本P.11,例5)解(1) x2+2x-3 (视察二次项系数是否为“l”) =x2+2x+12-12-3 (在一次项和二次项之后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使它及原式相等) =(x+1)2-4。 (使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用同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初中 数学 九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