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14页).doc
《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中国文学史笔记(尚学峰)整理(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笔记整理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主讲教师:尚学锋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说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疏漏之处还请见谅。)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面向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开设。这门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和特点。具体包括下列内容: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概况、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历史上各种文学体裁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各个时期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特点、地位及影响。各种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文学主张、创作成就、特点及影响。中国文学史(课程指定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参考资料)学前准备及课程学法指导
2、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当学过中学的历史课程,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应当学过文学概论课,能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术语;应当具有一定的古汉语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古代的文学作品。第一节 先秦文学总论一、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文学的样式有神话、诗歌和散文。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夏朝的文学:尚书中的夏书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夏朝的诗歌有
3、早期的歌谣候人歌和夏桀时的民谣。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早期的文字记载甲骨卜辞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卜辞通纂第七三五片(手写)铜器铭文:小臣邑斚铭:癸巳,王易小臣邑贝十朋,用作母癸彝。惟王六祀,彡日,在三月。商代的散文还有尚书中的商书以及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卦爻辞: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大壮上六)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睽上九)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大过九二)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九三)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中孚九二)艮其背,不获其
4、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艮卦辞)周朝的文学:历史散文空前地发展起来。尚书中的周书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了突出的进展,显示了古代散文在日益成熟。周书之外,诸侯国也各有国史。保留至今的诗经是周代乐官搜集和编定的乐歌,诗经成为我国诗歌史上辉煌的第一页。战国的文学: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诸子散文。历史散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左传和国语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史料,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战国策的出现,更是把历史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峰。在南方的楚地,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三、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1、应用性与现实性先秦文学尚处在文学的初起阶段,这一时期,文学还没有同学术及其
5、它艺术形式完全分离,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带有很强的应用性。先秦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品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关,其中总是大胆地表现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看法与感受,从来不回避现实问题。2、独创性与典范性先秦文学带有初创期的特点,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束缚创作的框框,不同的作者都力图在作品中自由地表现自己,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不同的体式和风格互相争奇斗妍,各放异采。正是由于先秦文学的独创性,它成了后代文学的典范被人们所称道和取法。3、鲜明的地域特征诗经和儒家、墨家、法家的散文,产生于北方,表现了北方人民重实际而轻冥想的特点。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想象丰
6、富,文辞华丽,则是南方楚文化的产物。庄子的奇思遐想,除了受楚文化的影响,又与齐地有关海洋的传说有关。同是北方的文学,也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面貌不同,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的差别。第二节 原始歌谣与神话一、原始歌谣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初的诗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原始人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交往和抒发感情的需要,除了借助语言之外,他们还会发出一些抑扬顿挫的呼声。这种呼声就是歌唱的前身。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就形成了最简单的诗歌。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短短的四句八字,写出了人们砍削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投击野
7、兽的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质朴简略的原始猎歌。吕氏春秋第三节诗经的结集与流传一、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六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先秦,它被称作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它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被确定下来,于是又有诗经之称。二、内容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风即“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风”乐调“大雅”崧高篇说:“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
8、”“风”即是指乐调。左传成公九年说:“钟仪操南音。范文子曰:乐操土风”。“土风”就是指钟仪演奏的地方乐调。“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这些乐歌既代表了各国的音乐面貌,在内容上又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该国的风土和风俗。“雅”正同时又与“夏”古字相通。“小雅”、“大雅”就是“小夏”、“大夏”。墨子第四节诗经的内容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
9、的生活和感情。1、颂赞诗周颂第五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一、诗经的艺术成就1、鲜明的形象性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小雅第六节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1、古代历史散文的形成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出现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早在殷商时代,朝廷就有了记载史事、掌管典籍的人员,甲骨文中称为“史”、“尹”、“作册”等。第七节春秋国语一、春秋的有关常识和写作特点1、春秋的有关
10、常识:A、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后来被儒家当作经书。B、书中按年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2、春秋记事的特点A、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每记一事,只寥寥数语,不带什么文学色彩。但它的语言简练明白,遣词造句都很讲究。如僖公十六年载“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简洁明了,错落有致,比起佶屈聱牙的尚书,确实有了很大进步。B、春秋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通过用语和行文寄予褒贬爱憎裁定是非曲直。对僭号称王的吴楚之君,即贬称为“子”,凡悖礼作乱,以下
11、杀上者,都斥之为“弒”。鲁隐公四年春,卫公子州吁杀卫桓公而自立为君,后来又被卫人所杀,春秋记载此事说:“卫州吁弒其君,卫人来告乱”,“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一“弒”一“杀”,褒贬自明。庄公三十二年庆父使人杀鲁君子般,春秋写道;“冬十月乙未,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春秋这种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也有不小的影响。二、国语的有关常识第八节左传的编纂和思想倾向一、左传的有关常识1、左传的书名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哀帝时,刘歆为左传争立学官,认为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一样,都是解释春秋的作品。因而称之为春秋左氏传。后来,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又把它和春秋合为一书。2、左传的作
12、者司马迁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则进一步指出,左丘明是“鲁太史”;但自唐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现在看来,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3、左传的记事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二、左传的思想倾向1、左传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其中有保守的一面,也有进步的一面。A、从保守的一面来看,作者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态度相当矛盾。昭公三年,齐国晏婴到晋国“请继室”,事毕之后,与晋国叔向有一段充满感慨的对话: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
13、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事宜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屡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栾、郤、胥、原、孤、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身为旧贵族的晏婴
14、和叔向,对此感到忧心忡忡。书中生动展现了当时宗法关系日益窳坏的现实。作者清醒地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民心的向背以及旧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趋势,但其同情又显然在晏婴、叔向这一类人物一边。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旧礼制,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敢于揭露统治者的丑行,却又反对“犯上”与“弑君”;对当时出现的顺应历史潮流的革新措施,或直接斥为“非礼也”,或借孔丘等人物之口加以非议,暴露出维护旧事物的保守立场。B、从进步的一面来看,左传集中反应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a左传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进步观点。庄公三十二年,史躄说:“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僖公二十
15、八年,楚国在城濮被晋国打败,楚国荣季说:“非神败令尹,令尹不勤民,实自败也。”哀公元年,吴师欲伐楚,楚令尹子西说:吴王夫差“视民如雠,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安能败我?”b、书中进一步宣扬了民为邦本,民重于君的思想襄公十四年,晋悼公对师旷说:“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师旷却答道:“或者其君实甚。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天之爱民甚矣,岂使一人肆于民之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昭公三十二年,史墨针对鲁君被季氏所逐,死于国外,发表评论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c、从民本思想出发,书中多方
16、面揭露了“残民”、“困民”的统治者,赞扬了“恤民”、“用民”的政治家。他把国与民联系起来,大力提倡爱国保民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书中具有进步意义的重要内容。d、左传的民本思想又很不彻底。书中一面提倡人重于天与神,一面又有不少宣扬天命、占卜和鬼神迷信的言论,一方面表现了历史的局限,一方面也是由于此类记载出于史官的传诵。第九节左传的写作特点一、总论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第十节左传作品选讲郑伯克段于鄢本文记载了鲁隐公元年郑庄公在鄢地打败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通过这一事件,表现了春秋时期统治者内部为争权夺利而骨肉相残的斗争。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初,
17、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二,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
18、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
19、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对上课的总结本文内容分析周代社会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之上的,这种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礼为基本的人伦规范。按照礼的要求,血缘亲属之间应当互相亲爱,子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更应该尊敬和服从,这就是所谓孝和悌。这一切,在郑庄公家庭内部都被破坏了。姜氏只因偏爱小儿子,就要改变继承关系。她的企图失败之后,又支持共叔段用武力推翻郑庄公。而郑庄公对母亲不孝,对弟弟不慈,也完全违背了
20、宗法伦理。作者对此深恶痛绝,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本文的写作特点A、叙事详密,微婉含蓄,暗寓讽刺。文章不仅写出了事件的全过程,而且前有追叙以交代缘由,后有补充以说明后事。全文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引人入胜。B、善于在叙事中刻划人物。郑庄公狡诈、残忍而又虚伪。文中通过他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前后表现,特别是通过他和臣下的几次对话,表现了他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使这个人物血肉丰满,跃然纸上。C、语言精粹简练。文中大量运用短句式,用语极为简洁省净,但又极为生动,对叙述事件、刻划人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十一节战国策的编纂和思想特点一、战国策的有关常识1、战国策书名、体例、编者和基本内容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中国 文学史 笔记 整理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