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及反思.docx
《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及反思.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支配一、 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相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和简洁的对称现象,简洁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理论活动等。二、教学目的 1驾驭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正确地进展计算。初步驾驭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
2、识。 4初步相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初步相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相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7通过视察、揣测、试验等活动,找出最简洁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分析及推理实力,初步形成有依次地、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 8体
3、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养成细致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理论活动,体验数学及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驾驭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正确地进展计算。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表内乘法。 难点:角的初步相识和数学广角中的相关学问。四、教具打算: 乘法口诀表、钉子板、口算练习表等五、全册课时支配:(约60课时)(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1、两位数加一位数 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
4、右(三)、角的初步相识(2课时左右)(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1、乘法的初步相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五)、视察物体(4课时左右)(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七)、相识时间(3课时左右)(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的:1结合实际问题,经验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
5、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实力。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育学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增加及别人合作沟通的意愿,感受数学及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重点: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打算:课件、尺子、小棒等。教学过程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一)介绍“1拃”的长度。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样吗?2教师示范1拃(
6、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三)汇报沟通。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觉?2探讨: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2)当测量一样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1学生汇报小组探讨的结果。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当选用一样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五)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
7、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二、理论中相识厘米(一)相识尺子。平常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运用什么工具啊?课件出示尺子图,同时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细致视察,你能在直尺上发觉什么?结合课件进展说明。1刻度线。尺子上的这些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匀称。2数字。(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2)结合课件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场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
8、“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二)相识厘米。1提醒课题,板书课题:相识厘米。2相识1厘米。(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2)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学生答复时结合课件进展。(3)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间隔 都是1厘米。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拟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1测量纸条的长度。(1)学生探
9、讨沟通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察,订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留意什么?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边演示边说明: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3动手测量小棒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三、练习中稳固新知(一)读物体的长度。(课件播放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 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 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 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4读小棒
10、的长度。(312厘米) 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二)估测。(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展测量物体的长度。(三)量一量。(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2题)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四、小结中谈收获今日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反思:本课在引入时,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理论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古代人的聪慧才智。接着再通过视察、比拟、比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扶植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展估测和实际测量打好根底。值得留意的是不要用课件放大1厘米
11、的长度作为标准,确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以实际1厘米的长度作标准。再通过学生探讨沟通,让学生在亲身经验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驾驭测量物体的方法。并通过读、估、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稳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实力,留意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时应当怎样求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的: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2相识长度单位米,相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育学生动手理论的实力以及激发学习爱好
12、。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教学打算:米尺、学生尺、长绳、1米长的绳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1测量铅笔的长度须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2用厘米尺测量教师手中铅笔的长度。(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须要留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课件出示:(二)引入新课。 1竞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教师测量上沿长度。)(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竞赛公允吗?为什么?(教师的尺子长,便利测量。)【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
13、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主动主动相识米。】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教师手中的尺子测量便利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相识米。(板书:相识米)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一)相识米。1视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打算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沟通)(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留意学生身高的差异)通常状况下,我们不行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
14、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举例说明)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生举例说明)6量比拟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m)(二)相识米和厘米的关系。11厘米究竟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2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别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长。 (2)经过测量发觉:1米有5个20厘米,即:20+20+20+20+20=100(厘米)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干脆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
15、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 100厘米) 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一)量一量。(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拿出打算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本题须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推算较难,只要能也许估算出结果即可。 (三)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相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反思本节课,通过测量铅笔的
16、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运用方法及留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根底。接着通过视察、比划、测量、估计深化对米的相识,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再通过对1米等于多少厘米的猜测,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主动性,让他们经验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探讨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索,从而进一步深化1米的实际表象。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嬉戏、视察、理论等活动,学生初步相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觉的学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4体会数学及生活的联络,感受、观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17、。目的解析: 创设好玩的嬉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作好铺垫。“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将所学学问及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教学重、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教学打算: 课件、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嬉戏导入(一)嬉戏名称:玩绳子。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态。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态,特点。(假如有学生摆出直的,则干脆导入新课。假如没有,教师可以干脆展示直的,
18、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二)板书:直的(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相识线段。(板书课题:相识线段)(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五)板书: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 (一)找一找,摸一摸:找寻生活中的线段。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2全班汇报。(留意订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精确性。)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4学生边答复,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6观赏生活中的线段。
19、(课件演示)(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小组探究,全班沟通。3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4你们真是好视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5独立完成,小组沟通。6全班汇报。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留意什么。7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1在纸上设计一条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款式多。 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3教师讲解示范后,教师小结。4教师小结:画线段时
20、,从尺的刻度0开场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不管横着、竖着、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 5你们还想设计多长的线段,自己画一画。6同桌检查,再画一条跟同桌一样的线段。7(教师巡察,刚好订正学生画法的错误。)三、稳固深化,应用拓展(一)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1题。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分线段。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推断的缘由。(二)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2题。1这题放在图形中,增加做题的兴趣性,吸引学生的留意力。2学生答复: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3可以适当地说说这道题浸透的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的学问。(三)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1题。1小组沟通,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2全班汇
21、报。(先测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出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3动手画一画,说说画时要留意什么?(四)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2题。1学生细致审题后,理解题目的意思。2画花在间隔 旗子3厘米的地方。3画树在间隔 旗子5厘米的地方。4画气球在间隔 旗子10厘米的地方。5展示学生的作业。6结合图形做一些练习:(1)花在间隔 气球()厘米的地方。(2)气球在间隔 树()厘米的地方。四、总结评价,完善板书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线段你有什么理解?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五、课外延长你知道吗?(介绍各种尺子的不同用处,丰富课外学问。)反思: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留意力集中的慢。设置课前的摆绳子嬉戏,难度不大,可以快速
22、地将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培育学生主动参及意识。通过摆、拉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知曲及直的不同,形象、直观地相识到线段是直的。强调“看成、作为”,留意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时,通过找、摸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发觉数学及现实生活是密不行分的。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扶植学生从直观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知世界。观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小组合作时,带动全体学生参及到自主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形象、直观的线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及反思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